小班科学活动(数学图形):圆圆的、方方的
小班科学活动(数学图形):圆圆的、方方的
一、教材的分析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内容应生活化,内容来于生活,选择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科学活动的要点也指出:“科学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幼儿的实际,选择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我所教学的《圆圆的、方方的》这一活动,正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建立在孩子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符合以上理论。在平日生活中,圆圆的西瓜、圆圆的苹果、钟、灯、棒棒糖等圆形的物品,电视机、箱子面、桌面、椅子面等方形物品,是孩子们常见的,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的感知觉所接受。 但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数学活动,一般在我们的、孩子的眼里都显得比较枯燥,说教相对比例较重。然而,在《规程》中又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动静交替。”数学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也不例外。所以,在今天小班数学活动《圆圆的、方方的》中,我在其中穿插游戏化方法进行教学,这同时也符合《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一理论导向。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不丰富,好动、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是教有实效的。 在小班数学《圆圆的、方方的》活动中,我觉得它蕴含着各领域的教育价值。例如:语言领域中,学说“圆圆的、方方的”,大胆地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艺术领域,用色彩鲜艳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美;社会领域中,通过环节三帮助小动物,互相交流,从而符合《纲要》中所说:“乐意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体现了人文教育和关怀,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作为数学教学,更是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物体的形状,运用匹配等知识。由此可见,它也是一门综合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需求。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2.学说“圆圆的”“方方的”,并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3.对生活中圆圆的、方方的物品感兴趣。重点是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而难点是“找到相匹配的图形”。重点解决的方法:1、支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构物不可缺少的支架。正是在这一支架的支持下,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和独立活动。而在这里老师提供的支架从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图形,然后到用于观察、比较的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方形的实物图片,再到幼儿自由操作时的材料提供、语言层层深入的引导等,到最后支架的撤销带着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去找生活中的物品,这是一个连贯的提供支架、逐渐撤销支架的过程。也是突破重点的过程。2、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小班孩子具有具体形象思维,好模仿,语言运用能力正是高速发展的时刻等特点。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我融入了语言因素学说“圆圆的、方方的”。而为达到此目标,我则请孩子们在找到相应图形的生活用品后,用语言表达什么是圆圆的、什么是方方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