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苏轼 - []

世事一场大梦,人几度秋凉。夜来叶已鸣廊,看取眉头上。

贱常愁客少,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翻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阵阵,响动在这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出了白发。

并非,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光,我只拿着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网友完善【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拼音版/注音版

xī jiāng yuè zhōng qiū hé zi yóu。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sū shì。

苏轼。

shì shì yī chǎng dà mèng,

世事一场大梦,

rén shēng jǐ dù qiū liáng。

人生几度秋凉。

yè lái fēng yè yǐ míng láng,

夜来风叶已鸣廊,

kàn qǔ méi tóu bìn shàng。

看取眉头鬓上。

jiǔ jiàn cháng chóu kè shǎo,

酒贱常愁客少,

yuè míng duō bèi yún fáng。

月明多被云妨。

zhōng qiū shuí yǔ gòng gū guāng,

中秋谁与共孤光,

bǎ zhǎn qī rán běi wàng。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注释

版本注:此词一向版本颇多,原因自是苏子文采出众,作品备受关注和传抄、而此处仅能据《全宋词》选取其中一版,而将其他版本注在下的注释当中、还望注意查阅。

西江: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后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后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著意黄庭岁久》、《西江·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后人多谓係託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江秋》、《西江·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占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令》;因元丘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中秋和子由」:元延祐本题阕。《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黄州中秋」。龙榆校谓傅注本作「中秋寄子由」,与今见四种傅注题异,待考。

大梦:傅子立注引《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几度秋凉。夜来叶已鸣廊」句:傅子立注:「唐徐寅赋:『落叶辞柯,人几何?』」刘尚荣按:「此乃《人几何赋》首句,《徐正字诗赋·卷一》作『叶落』;别见《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秋凉:《苏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秋凉」,一作「新凉」。

鸣廊: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鸣廊」。元延祐本作「鸣榔」。

「看取眉头上」句:傅子立注:「正勤《落叶》诗:『年年见衰谢,看著二毛侵。』」刘尚荣按:「《宋诗纪事·卷九十二》引《宋高僧诗选》,『著』作『即』。」

贱常愁客少,明多被云妨」句:傅子立注引韩昌黎《醉后》诗:「人此少,贱且勤置。」又引潘逍遥《中秋无》诗:「西妒秋,浮云重叠。」

共孤光:傅子立注引南朝宋·谢希逸《赋》:「美人迈兮音绝,隔千里兮共明。」

把盏:元延祐本作「把琖」,《苏公二妙集》本作「把醆」,《东坡外集》作「把盏」。按此三字通用,今通作「盏」。

网友完善【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评析

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了人空幻的深沉喟叹。上阕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促,叹壮志之难酬;下阕写悲愤,藉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叶、孤光明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触景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网友完善【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赏析

词的上阕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促,叹壮志之难酬。下阕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之寥落。东坡的几首中秋词中,此篇自有其特色。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几度秋凉」,感叹人的虚幻与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几度秋凉」,有对于逝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秋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叶已鸣廊,看取眉头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物而引起的人惆怅。作者撷取秋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阕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火的情形;「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明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东坡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调歌头·明几时有》,在那首词中,东坡写道:「我欲乘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之「凄凉」;前者写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东坡对历史人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东坡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色与空寂的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东坡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格柔婉,可以看出东坡的词也有悲情婉约的一,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网友完善【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辑评

南宋·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独酌,作《西江》词曰:『世事一场大梦,人几度新凉,夜来叶已鸣廊,看取眉头上。贱常愁客少,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托盏凄凉北望。』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之心,末句可见矣。」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曰:『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凄凉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在钱塘作,时子由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

清·沈偶僧《古今词话》:一日不负朝廷,其怀之心,末句可见矣。

网友完善【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