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的解释说明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不三不四的出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不三不四的例子
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就想天鹅屁吃!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不三不四的补充资料
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sānbù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是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成语典故
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这帮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设法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逼他离开,正设计围攻他,没想到鲁智深把他们全打入粪坑里求饶。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不伦不类、非驴非马、非僧非俗
【反义词】正正经经、中规中矩、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谜语】二除七;二分之七;3.5
【歇后语】七个钱放两处;七尺布拦腰剪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你这样子~,也想天鹅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