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拼音版/注音版
dié liàn huā guò lián shuǐ jūn zèng zhào huì zhī。
蝶恋花 ·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sū shì。
苏轼。
zì gǔ lián yī jiā jué dì。
自古涟漪佳绝地。
rào guō hé huā,
绕郭荷花,
yù bǎ wú xīng bǐ。
欲把吴兴比。
juàn kè chén āi hé chǔ xǐ,
倦客尘埃何处洗,
zhēn jūn táng xià hán quán shuǐ。
真君堂下寒泉水。
zuǒ hǎi mén qián yú jiǔ shì。
左海门前鱼酒市。
yè bàn cháo lái,
夜半潮来,
yuè xià gū zhōu qǐ。
月下孤舟起。
qīng gài xiāng féng pàn yī zuì,
倾盖相逢拚一醉,
shuāng fú fēi qù rén qiān lǐ。
双凫飞去人千里。
蝶恋花 ·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庵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庵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帘》。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过涟水赠赵晦之」。
涟漪:龙榆生笺:「《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毛传:『涟,风行水成文也。』」
绝地:毛本作「丽地」。
真君堂:龙榆生笺:「《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其有真君存焉?』注:『真君,真宰也。』」案:此所称真君堂当在涟水,待考。
鱼酒市: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酤(gū)酒市」。
倾盖:龙榆生笺:「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茅维《苏集》本作「〔扌棄〕」,龙本作「拚」。刘尚荣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云:『判,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自宋以後多用「?」字或「拚」字,而唐人则多用「判」字,亦有写作「〔扌棄〕」者。此殆从「?」字之形演变而成者也。』」张说甚当,录以备考。
双凫:龙榆生笺引《後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蝶恋花 ·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评析
宋哲宗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米元章以太常博士来知涟水军。他亦为涟水境内的风光水色所吸引、所感动,亦用「涟漪」一词来替代涟水名称,来赞美涟水。他的《蝶恋花.海岱楼玩月》开头一句就是「千古涟漪清绝地」。他在自己的一些诗题中,也常用「涟漪」一词来代称涟水。如:五言古诗《涟漪瑞墨堂书》、七言古诗《自涟漪寄薛绍彭》等。米芾对涟水充满感情、充满厚爱,他称自己是「涟漪老垒」、「涟漪老令」。
由于苏东坡、米元章这样的大家都称涟水为「涟漪」。故在其他一些人诗词中也这样称涟水了。「涟漪」词性美,涟水变得更美了。
涟水建县始于西汉,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县史。初名淮浦县,是江苏省境内建县最早的几个临海县份之一。古「四渎」之一的古淮河入海口就在县境。
那时,境内还有硕项湖、中涟河、东涟河、西涟河等自然河流,南北朝时期县名更为涟水,也是因为境内有涟河的缘故。元明清时期,称为安东县,则是因县域属淮安府东境,而且是国家东部的滨海门户。直到民国二年,统一全国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纔复称涟水县。
在宋代,「涟漪」一词是涟水的代称和美称。正因为如此,西元一九九二年,涟水县正式将涟水城中的「城中湖」改名为「涟漪湖」,赋予它丰厚的更美的文化底蕴。
涟水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具水上交通之便,富鱼盐垦牧之利。「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这是唐朝大诗人高达夫对涟水的写实性赞美;
东坡更称赞道:「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诗人们充满情热的字里行间,描绘出一个富庶美丽、令人神往、大可媲美桃花源的所在。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