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宿九仙山

苏轼 - []

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宿九仙山翻译文

度翩翩的王导、谢安可称得上古仙式的游山人,一旦离开人间名山空闻一晃就是五百春。

华美道观留有汉时得道者的塑像,桃源仙境里可惜不闻秦人的音讯。

夜晚困惫一下子倒在香气缭绕的帐边熟睡.恍惚中梦游高山峻岭感到寒气逼人。

夜半梦中突然被无量院的老僧唤醒,只见云峰缺口涌出清冷冰的一轮。

网友补充:
    暂无!

宿九仙山拼音版/注音版

sù jiǔ xiān shān。

宿九仙山。

sū shì。

苏轼。

fēng liú wáng xiè gǔ xiān zhēn,

风流王谢古仙真,

yī qù kōng shān wǔ bǎi chūn。

一去空山五百春。

yù shì jīn táng yú hàn shì,

玉室金堂馀汉士,

táo huā liú shuǐ shī qín rén。

桃花流水失秦人。

kùn mián yī tà xiāng níng zhàng,

困眠一榻香凝帐,

mèng rào qiān yán lěng bī shēn。

梦绕千岩冷逼身。

yè bàn lǎo sēng hū kè qǐ,

夜半老僧呼客起,

yún fēng quē chù yǒng bīng lún。

云峰缺处涌冰轮。

宿九仙山注释

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有无量院。诗人于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相传是东晋葛洪、许迈等炼丹成仙之处。

流王谢:指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和孝武帝时的“流宰相”谢安。

一去:指王导、谢安离开人世。

五百春:即五百年,举其成数而言。

玉室金堂:指华美的佛寺。

馀汉士:指寺院内保存有汉末在此炼丹得道之人的泥塑偶像。

“桃失秦人”句:陶渊明《桃源记》写武陵人寻访到桃源,里边的居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秦人,指桃源里的居民,这里代指王导、谢安等“九仙”,

榻:狭而较矮的床。

香凝帐:指床帐周围有香气缭绕。

岩:高峻的山。

客:诗人自指,因其作客无量院,故称。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冰轮:亮。

网友补充:
    暂无!

宿九仙山评析

这首七言律诗首二句叙九仙本身,而以王导、谢安为代表。三四句叙寻访九仙遗迹,就九仙本事及九仙山物点化,对仗工稳。后四句作者怀深情地写出自己在九仙山的住宿活,并热情颂赞九仙山的自然奇观。全诗清新自然,动形象。

网友补充:
    暂无!

宿九仙山赏析

首联写作者诗题自注中所说之事。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与晋孝武帝时的“流宰相”谢安,二人既是政治家,又登山临,苏轼仰慕他们,因此特地从九仙之中提出他们二人作为代表,说具有超逸度的王、谢二人,他们政事之暇,不喜处身人间烟火浓烈处,却常登山临,赏玩自然美景,称得上是古代仙人式的游山客。可是自从他们逝世以后,到这座仙山来游赏的流人物很少,光阴白驹过隙,山一空就是五百年。这两句之中还含有诗人的言外之意:今日我逸兴勃发,像王导、谢安那样登览此山,方使空山又有知音。

颔联“玉室”句,《晋书·许迈传》载,许迈在写给友人王羲之的信中道:“自山阴至临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汉末诸得道者皆在焉。”即此句的出处。金堂玉室,指华美的道观,昔时仙人道士炼丹之地,已成佛寺——无量院。馀汉士,指院内尚竖立着左元放等得道之士的泥塑偶像。“桃失秦人”句,用陶渊明《桃源记》记武陵人寻访到桃源,路遇居民而对话之事。这一联说,诗人白昼游览九仙山时,只见山上桃盛开,山涧流淙淙,清静幽美,同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不过那些“秦人”却遍寻无着,唯在古玉室金堂之中,尚能瞻仰到左元放等人的塑像。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了。

颈联点题。白日尽兴游览,晚上一进无量院,诗人便感到困惫不堪了,所以他赶忙钻进帐内,倒在床上。在缭绕帐边的浓郁香气中,迷迷糊糊,酣然入睡。不料,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梦,一进梦乡,诗人恍恍惚惚,觉得自己又在那些数不清的高峻山峰之间游赏着,而山顶冷凛凛,寒气逼身。这里“冷逼身”是一笔兼写虚实二境。虚者,“冷逼身”是诗人梦中所感;实者,诗人睡在山上无量院中,山高而寒冷,又值深夜,冷袭人,凉意传导入梦,梦中人便觉得“冷逼身”了。

尾联写夜半赏。夜半时分,诗人正游于梦境之中,却被无量院中老僧唤醒。原来老僧素知苏轼游兴最浓,故而唤他起来领略美景。诗人赶快披衣出屋,在老僧的指点下,翘首仰望宇,只见云峰群,缓缓移动,峰峦缺处涌出了一轮白玉盘一样的,影影绰绰,似见吴刚蟾蜍,疑非人间,诗人快乐得几乎要“起舞弄清影”了。“云峰缺处涌冰轮”,清新自然,动形象,是写景名句,无量院中有冰轮阁,即因此句得名。

然而,它没有露在诗的表,而是织进了字里行间,读者须知人论世,方能体味得到。由此,这首诗也就比单纯的游山诗,更富意趣了。

网友补充:
    暂无!

宿九仙山辑评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后四句磊砢妥帖,便入钱刘集中,亦称警策。”

网友补充:
    暂无!
宿九仙山作者苏轼的简介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宿九仙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