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 今夜雨拼音版/注音版
yè jīn mén jīn yè yǔ。
谒金门 · 今夜雨。
sū shì。
苏轼。
jīn yè yǔ,
今夜雨,
duàn sòng yī nián cán shǔ。
断送一年残暑。
zuò tīng cháo shēng lái bié pǔ,
坐听潮声来别浦,
yuè míng hé chǔ qù。
月明何处去。
gū fù jīn zūn lǜ xǔ,
孤负金尊绿醑,
lái suì jīn xiāo yuán fǒu jiǔ xǐng mèng huí chóu jǐ xǔ,
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
yè lán hái dú yǔ。
夜阑还独语。
谒金门 · 今夜雨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为词牌。西汉武帝以西域大宛马铜像立于皇宫鲁班门外,因改鲁班门称金马门。西汉文士东方曼卿、扬子云、平津侯等曾待诏金马门,称「金门待诏」。调名本意即咏朝官等待君王召见。敦煌曲子词存四首,「开于阗」一首歌颂将帅武功,「常伏气」一首有「远谒金门朝帝美」当为创调之作。五代冯正中三首,其「吹皱一池春水」阕为传世名篇。《金奁集》入「双调」。元高拭词注「商调」。宋杨湜(Shí)《古今词话》,因韦端己词起句,名《空相忆》;张东泽词有「无风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楼外垂杨如此碧」句,名《垂杨碧》;李清臣词有「杨花落」句,名《杨花落》;李方舟名《出塞》;韩涧泉词有「东风吹酒面」句,名《东风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萧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句,名《春早湖山》。双调,仄韵四十五字,每句用韵,前後阕各四仄韵,因有三个六字句,使此调表情压抑,悲咽。韦端己此词最能体现调情特点,并为唐宋通用之体。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调名下题作「秋感」。
月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明朝」,兹从傅注本、龙本。
「夜阑还独语」句:傅子立注:「杜工部诗:『夜阑接软语。』」刘尚荣按:「句出《赠蜀僧闾丘师兄》,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七》。」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谒金门 · 今夜雨评析
《谒金门·今夜雨》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雨後与友人听潮,下片写秋夜雨後与友人饮别。全词艺术与逻辑巧妙结合,表达了词人在政治上的「愁」感。
词的上片,写秋夜雨後与友人听潮。「今夜雨」三字,如同电影的台词,明白地点出时间和自然气象。即使在江南,秋雨也难得。正是秋夜雨「断送」「残暑」,大自然顿时改变模样,词人顿时感到痛快,真是久热逢甘雨。再去会友的江边「听潮声」,将是潮声欢腾,人心甜润,人潮相印,颇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的韵味。然而,面对秋夜怡人的潮声,不得不思考「明朝何处去。」这是双关语。一是问明天再去什么地方欣赏自然景色,一是问日後他们的政治归宿是什么,能否再相会。此等句非常妙,起到了总上启下的连带作用。
词的下片,写秋夜雨後与友人饮别。有感於秋雨「断送」「残暑」而饮酒,饮酒也应是祝愿秋雨「断送」「残暑」。「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开头两句,就承上转入感情交流中。古代文人,以酒为媒,以酒开心,是修身的一大法宝。「金尊绿醑」含道义,地久天长现真情。为了不负於秋雨和江潮,痛饮乾杯。「来岁今宵圆否」便是文人的共同心愿,但愿一「圆」吧。「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藉酒感秋,倾诉衷肠。酒醉必入梦,酒醒必梦醒。酒醒梦醒头脑醒,人生话题又面临。自然界的秋雨「断送」「残暑」,可现实的「残暑」又不知何时「断送」,问君还有「愁几许」,恰是一江秋潮滚滚流,清尊断送秋。现在,「夜阑」了,朋友走吧,酒中多少情,梦中多少诗,留给词人一人「独语」,「明朝何处去」等到「来岁今宵」再谈。
全词,以秋雨「断送」「残暑」起兴,引发了词人政治上的「愁」感:「明朝何处去」「夜阑还独语」,一说明北宋社会禁锢较严,无有言论自由,二表示词人胸有不平,无处痛诉。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苏轼相关作品推荐: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復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 苏轼
子由作二颂,颂石臺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