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苏轼 - []

光潋滟晴方,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翻译文

,西湖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浓妆也罢,总能很地烘托出她的丽质和迷人神韵。

网友补充:
    暂无!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拼音版/注音版

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òu yǔ qí èr。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sū shì。

苏轼。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

水光潋滟晴方好,

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

山色空蒙雨亦奇。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欲把西湖比西子,

dàn zhuāng nóng mǒ zǒng xiāng 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注释

潋滟: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方:正显得美。

空蒙:细雨迷蒙的样子。蒙,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网友补充:
    暂无!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评析

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网友补充:
    暂无!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光潋滟晴方」描写西湖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奇妙的。从「晴方」「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雨也,对西子来说,淡妆也,浓抹也,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比浓妆,雨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网友补充:
    暂无!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辑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遂成为西湖定评。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网友补充:
    暂无!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