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拼音版/注音版
dān ěr shān。
儋耳山。
sū shì。
苏轼。
tū wù ài kōng xū,
突兀隘空虚,
tā shān zǒng bù rú。
他山总不如。
jūn kàn dào bàng shí,
君看道傍石,
jìn shì bǔ tiān yú。
尽是补天馀。
儋耳山赏析
此诗首先写儋耳山的形势。因为儋耳山是当地最高的山,形势很险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占地位,“隘空虚”则补足“突兀”二字。次句“他山总不如”还是就儋耳山与周围众山的比较而言,直接说出。两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应得很自然,这是苏轼晚年诗不事雕镌、随意而出,情随境换的表现,显示他的诗已进入圆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写山下,说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娲补天所用剩的。这两句承上写山高而来,使诗境扩大,有尺幅千里之势。诗用女娲补天典故,说明道旁大石的奇巧,整座山的奇也就不在话下了。而“补天”正是文人用来匡扶时政、辅佐君王的常用典故;补天之余,等于说是受到朝廷的遗弃,没有派用处。当时刘安世等贤臣受排挤正被贬岭南,苏轼用这典故,妙在双关,为刘安世等人抱不平,当然也包含了为自己鸣不平的意思在内。
苏轼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提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强调诗歌要有含蓄之美,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能达到“发纤夫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深远境界,“笔力曲折,无不尽意”。《儋耳山》一诗忠实地践行着他的创作主张:借物抒情,以暗喻曲尽其意。前两句表面写山,实质也写了自己。联系作者的才学,这里是暗表了他与众不同的才能。后两句传达出他有补天之才而被弃置的愤懑和烦恼,觉得自己就是一块多余的石头。但作者转念一想,即使被弃置,只要真的是一块补天石也就够了。由此,此诗又表现出作者另一种过人的性格: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政治上的打击和生活中的挫折。
全诗借山和石传情,借山和石喻己,语言含蓄,感情丰富,具有无穷之余味。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