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 []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翻译文

韵译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散译

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皎洁的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网友补充:
    暂无!

夜归鹿门歌拼音版/注音版

yè guī lù mén gē。

夜归鹿门歌。

mèng hào rán。

孟浩然。

shān sì zhōng míng zhòu yǐ hūn,

山寺钟鸣昼已昏,

yú liáng dù tóu zhēng dù xuān。

渔梁渡头争渡喧。

rén suí shā àn xiàng jiāng cūn,

人随沙岸向江村,

yú yì chéng zhōu guī lù mén。

余亦乘舟归鹿门。

lù mén yuè zhào kāi yān shù,

鹿门月照开烟树,

hū dào páng gōng qī yǐn chǔ。

忽到庞公栖隐处。

yán fēi sōng jìng zhǎng jì liáo,

岩扉松径长寂寥,

wéi yǒu yōu rén zì lái qù。

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注释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中。《经注·沔》中记载:「襄阳城东沔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

喧:吵闹。

开烟树:指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景升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网友补充:
    暂无!

夜归鹿门歌评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上个场景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下个场景侧重于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全诗笔法顺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网友补充:
    暂无!

夜归鹿门歌赏析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邈已远」的诗句。

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网友补充:
    暂无!

夜归鹿门歌辑评

宋·刘须溪《王孟诗评》:此诗为昔人所甚赏,尚非孟胜场,作手自辨。

明·高漫士《批点唐诗正声》:浩然作《鹿门歌》,其本象清彻闲淡备至。

明·钟退谷《唐诗归》:幽细之调,得此一转有力(「余亦」句)。

明·唐仲言《唐诗解》:此篇不加斧凿,字字超凡。

明·唐仲言《汇编唐诗十集》:浅浅说去,自然不同,此老胸中有泉石。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清彻,真澄明霞。陈继儒曰:明,清徐引,一种高气,凌虚欲下。知此可读孟诗。

清·张揔《唐怀》:窈然幽绝。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幽」之一字,非孟襄阳其谁与?然篇不多见,即此五十六字,亦足当诸家工百言。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韵事佳题,词不烦而意有馀,更妙在「庞公」不多铺张。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句句下韵,紧调也。脉却舒徐。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入画(「余亦」句)。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幽秀至此,直是诗中精灵。

清·施均甫《岘佣说诗》:孟公边幅太窘,然《夜归鹿门》一首,精幽绝妙,才力小者,学步此仲,参之李东川派,亦可名家。

网友补充:
    暂无!

孟浩然 - []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夜归鹿门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孟浩然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