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
从(cóng)弟:堂弟。从,堂房亲属。
逆旅: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逆,迎接;旅,客。
过客:过往的客人。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秉,执;以,因由、道理;有以,有原因。
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序:通「叙」,叙说。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这里专指兄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故以季代称弟
群季:这里泛指诸弟。
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咏歌:吟诗。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句:谓一边欣赏着幽静的美景,一边谈论着清雅的话题。
琼筵(yán):华美的宴席。
羽觞(shāng):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金谷酒数:金谷,园名,晋·石崇于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西北)中所筑,他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其《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此序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文章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此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李白的这篇序言记。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豪情纵横的诗意。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此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气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此乃李白的本真!
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飘浮不定的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尽情欢乐能有几时呢?在一个春夜里,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天空高悬一轮皎洁的明月,银辉轻轻泻下。轻柔的春风送来桃李的芬芳,大家饮酒吟诗畅叙天伦,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辰啊!他展开长兄的宽广胸怀,把人生的宠辱浮沉轻轻挥去,吐纳借酒放歌的豪情。在这个欢畅的时候,正适合作者吟出雅逸的诗篇。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
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五 ·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
- 雪中二首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春日六言十二首
- 玉环琵琶
- 芦山寺
- 谢吴秘丞作石屏集后序
- 新秋杂题六首坐
- 次韵汪以南闲居漫吟十首
- 和一峰入道门
- 香狸
- 送荀道士归庐山
- 卜算子 · 潮生浦口云
- 再和示子长
- 送友人弃官归山居
- 过张水部新居
- 送萧司空之南都四首
- 即事
-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
- 县斋东堂盆荷着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草圣和席间韵二首
- 甲戌夏再过武林诸君招游西湖感兴二首
- 重九日陪诸公游花田
- 冬夜袁无竞过酌
- 鹧鸪天 · 寿冯超然七十,辛巳七月
- 逍遥咏
- 初秋雨夜同黎君选徐木之傅元子诸从右文伯承集松风阁分赋
- 赴野渡招赏桂
- 寄雍陶先辈
-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诸葛武侯
- 题京口医者蒋彦恒思济堂卷
- 渡海
- 十月十七日夜
- 送彭从龙归清江迎妇四首
- 春兴诗卷次韵四首
- 菩萨蛮
- 次韵聂茂宣见贻就简陆伯渊
- 鹿邑署中
- 探芳信同嘿园丈策六游李氏园。绯杏连林,春韶正丽,裴
- 姜女祠
- 发陈留寄智夫侄
- 送卢左司赴阙舟中口占
- 论诗
- 减字木兰花 · 其二
- 诗寄东坡
-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 梅庵为龙溪吴逑赋
- 闻蝉
- 谒张文献祠
- 醉眠亭
- 游龙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