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 与客携壶拼音版/注音版
yuè xià dí yǔ kè xié hú。
月下笛 · 与客携壶。
jiāng kuí。
姜夔。
yǔ kè xié hú,
与客携壶,
méi huā guò le,
梅花过了,
yè lái fēng yǔ。
夜来风雨。
yōu qín zì yǔ。
幽禽自语。
zhuó xiāng xīn,
啄香心,
dù qiáng qù。
度墙去。
chūn yī dōu shì róu tí jiǎn,
春衣都是柔荑剪,
shàng zhān rě cán rōng bàn lǚ。
尚沾惹、残茸半缕。
chàng yù diàn shì sǎo,
怅玉钿似扫,
zhū mén shēn bì,
朱门深闭,
zài jiàn wú lù。
再见无路。
níng zhù,
凝伫,
céng yóu chù。
曾游处。
dàn xì mǎ chuí yáng,
但系马垂杨,
rèn láng yīng wǔ。
认郎鹦鹉。
yáng zhōu mèng jué,
扬州梦觉,
cǎi yún fēi guò hé xǔ duō qíng xū qiàn liáng jiān yàn,
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
wèn yín xiù gōng yāo zài fǒu zěn zhī dào wù le rén,
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
nián shào zì nèn xū dù。
年少自恁虚度。
月下笛 · 与客携壶注释
月下笛:词牌名,调始周邦彦《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
壶:酒器。
幽禽(qín):幽栖的小鸟。
香心:花心。
柔荑(tí):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
残茸(róng)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
玉钿(diàn):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梅花像钗钿一样。
朱门:红漆大门,指意中人所居之处。
认郎鹦鹉:只有架上的鹦鹉还认得我。
彩云:比喻美好事物或薄命佳人。
倩(qiàn):借助。
吟袖:诗人的衣袖,此处是作者自指。
弓腰:形容女子纤细柔弱的腰肢,舞蹈时腰肢弯曲的姿态。
恁(nèn):如此。
-
暂无!
月下笛 · 与客携壶赏析
上片描写春游的所见所感。开端从春景写起。“与客携壶”,开头便是借酒浇愁。“梅花”两句交待时令,已到仲春,更兼风雨,摧残梅花情景可知。情亦如花,倍受间隔。“自语”“啄”“度”将鸟儿的可爱情态描摹得栩栩如生。由这美丽的春光,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春衣的描写。词人身上穿着的春衣,都是恋人用白晰柔嫩的手亲自剪裁的,那衣服上至今还残留着一些断线残丝。词人将恋人的手比做柔荑,娇艳动人,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再见无路”表达的是一片无奈的心情,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片则描写故地凝思。“凝伫”二字看似写状态,实则写心情。在物是人非之时重游旧地,或属无心,或似有意,管不住双脚似的来到曾经良辰美景的庭院,但见人去楼空。在美人门前呆呆且久久地凝望。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八字以清淡萧条之笔写现下孤寂心态,更反衬昔日的风流。“系马垂杨”写当年潇洒神色,俊逸风采。一个’但”字,又勾回现今。“认郎鹦鹉”写常来常往之熟稔,而今垂杨依旧,无马可系,只剩一片凄凉。此处鹦鹉或许一如往常地在招呼来客,但对词人来说,却已事过境迁,人面不知何处。“扬州梦觉”化用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表达了和杜牧相似的感情历程。“彩云飞过”或象征过去的那段美好恋情,或象征昔日的爱人,如今都化为陈迹,再也寻访不到了。这里词人一片痴心,都化作对燕子的喃喃私语,流露出无限的深情。“吟袖弓腰”,以局部代表整体,从中可以想象出伊人身姿的曼妙。“倩梁间燕”,这富有情致的一笔。结尾几句自伤自叹,空怀悲戚。
此词写追怀旧情。上阙由眼前风雨摧花、耳边幽禽独语、衣上残茸半缕,引出对旧情的思念和相见无路的怅恨。下阙以“凝伫”承上启下,旧游处仅见垂扬、鹦鹉,又感慨今日物是人非;虽知人去梦醒,却又欲罢不能,而向梁间燕子殷勤寄语;最后明知多情误人,虚度年华,仍在苦涩中咀嚼昔日的甜美。全词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以景衬情,回环蕴藉。这首词虽是伤春怀人之作,然而读后并不觉得沉重,清新的语言,婉转的情调,使它成为描写思念之情的动人佳作。
-
暂无!
月下笛 · 与客携壶辑评
现代词人沈祖棻《宋词赏析》:首言本欲排愁,而风雨无情,既催花谢,幽禽自语,更啄花去,所见皆可恨可悲、无可奈何之景;纵观四周,既触目而伤怀,反顾一身,又睹物而念远,将何以为情耶?花之谢,人之隔,固明知其不可“再见”,然于“曾游处”,仍不能不“凝伫”。上片愈说得明白,愈说得斩钉截铁,愈见下片“凝伫”之痴绝、之一往情深。然纵一再“凝伫”,所得再见者,亦惟有“垂杨”、“鹦鹉”而已。杨能“系马”,鹦能“认郎”,物愈有情,人愈伤感。“彩云”句一问,“吟袖”句再问,问之不已者,情之所不能已也。末用拙重之笔作收,所谓愈朴愈厚也。“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即苏轼《青玉案》之“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也,与贺铸《半死桐》之“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情境自别。
现代词人沈祖棻《姜夔词小札》:上片愈说得明白,愈说得斩钉截铁,愈见下片“凝伫”之痴绝、之一往情深。
-
暂无!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