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姜夔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扬州慢】

姜夔 -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扬州慢】翻译文

淳熙年丙申冬至这,我经过扬州。夜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碧绿凄冷,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一派繁荣景色,而我今看到却荠麦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

网友完善【扬州慢】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扬州慢】拼音版/注音版

yáng zhōu màn。

扬州慢。

jiāng kuí。

姜夔。

huái zuǒ míng dōu,

淮左名都,

zhú xī jiā chù,

竹西佳处,

jiě ān shǎo zhù chū chéng。

解鞍少驻初程。

guò chūn fēng shí lǐ,

过春风十里,

jǐn jì mài qīng qīng。

尽荠麦青青。

zì hú mǎ kuī jiāng qù hòu,

自胡马窥江去后,

fèi chí qiáo mù,

废池乔木,

yóu yàn yán bīng。

犹厌言兵。

jiàn huáng hūn qīng jiǎo chuī hán,

渐黄昏、清角吹寒,

dōu zài kōng chéng。

都在空城。

dù láng jùn shǎng,

杜郎俊赏,

suàn ér jīn zhòng dào xū jīng。

算而今、重到须惊。

zòng dòu kòu cí gōng,

纵豆蔻词工,

qīng lóu mèng hǎo,

青楼梦好,

nán fù shēn qíng。

难赋深情。

èr shí sì qiáo réng zài,

二十四桥仍在,

bō xīn dàng lěng yuè wú shēng。

波心荡、冷月无声。

niàn qiáo biān hóng yào,

念桥边红药,

nián nián zhī wèi shuí shēng。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注释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白石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西元一一七六年)。

至日:冬至。

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荠麦:荠菜和野的麦。

弥望:眼。

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白石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姪婿。

黍离:《诗经·王》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

解鞍:解下马鞍。

少驻:稍作停留。

初程:初段行程。

十里:唐·杜樊川《赠别》诗:「春十里扬州路,捲上珠帘总不。」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和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馀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渐:向,到。

清角:悽清的号角声。

杜郎:即杜樊川。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樊川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俊逸清赏。锺仲伟《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豆蔻词工: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初。」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青楼梦:唐·杜樊川《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青楼,妓院。

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红药:红芍药,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

网友完善【扬州慢】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扬州慢】评析

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笔法空灵,寄寓深,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网友完善【扬州慢】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扬州慢】赏析

姜白石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但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词人先从自己的行踪写起,写自己初次经过扬州城,在著名的竹西亭解鞍下马,稍作停留。走在漫的扬州道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得旺盛而齐整的荠麦。而昔日那个晚唐诗人杜樊川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一去不复返。自金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的了。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馀悸和刻骨痛恨。一个「厌」字,很恰当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的罪恶。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词人很自然地实现了由视觉到听觉的转移。

词的下阕,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樊川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杜樊川算是个俊才情种,他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可是,当他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波荡漾,冷峻的光下,四周寂籁无声。唉,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年年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樊川「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情景交融是这首词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移情入景,乐景写哀,都是词人经常使用的手法。特别是乐景写哀,词人在文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桥的冷寂……正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十里扬州路」(杜樊川《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等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夜」(杜樊川《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无声」的哀景。下阕写杜樊川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樊川,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樊川的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波合成一个画,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馀音缭绕,馀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扬州慢》大量化用杜樊川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流俊赏,把杜樊川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人称姜白石的词清雅空灵,此词表现得非常突出。此词的清雅空灵不但表现在词语上,「清」「寒」「空」「波心」「冷」,而且还表现在造境上,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之后的残破,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

网友完善【扬州慢】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扬州慢】辑评

宋·张玉田《词源》:白石词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入神观飞越。

清·先著《词洁辑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无声」,是「荡」字着力。所谓一字得力,通首光彩,非炼字不能,然炼变亦未易到。「」、「桥」、「」点明今昔情景的不同。

清·陈亦峰《白雨斋词话》:「犹厌言兵」的「厌」字,写得极其传神。意谓扬州遭兵火后,荒废的池沼、尚存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论战事。「无数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此韵味。」

清·郑鹤翁批《白石道人歌曲》:绍兴三十年,完颜亮南寇,江淮军败,中外震骇。亮寻为其臣下弑于瓜州。此词作于淳熙三年,寇平已十有六年,而景物萧条,依然有废池乔木之感。

唐季特《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维扬乱后景色,悽怆已极。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信不虚也。至文笔之清刚,情韵之绵邈,亦令人讽诵不厌。起首八字,以拙重之笔,点明维扬昔时之繁盛。「解鞍」句,记过维扬。「过春」两句,忽地折入现时荒凉景象,警动异常。且十字包括一切,十里荠麦,则乱后之人与屋宇,荡然无存可知矣。正与杜甫「城春草木深」同意。「自胡马」三句,更言乱事之惨,即废池乔木,犹厌言之,则人之伤心自不待言。「渐黄昏」两句,再点出空城寒角,尤觉悽寂万分。换头,用杜牧之诗意,伤今怀昔,不尽歔欷。「重到须惊」一层,「难赋深情」又进一层,「二十四」两句,以现景寓情,字练句烹,振动全篇。末句收束,亦含哀无限。正亦杜甫「细柳新蒲为谁绿」之意。玉田谓白石《琵琶仙》,与少游《八六子》同工。若此首,亦与少游《庭芳》同为情韵兼胜之作。惟少游笔柔,白石笔健。少游所写为身世之感,白石则感怀家国,哀时伤乱,境极悽焉可伤,语更沈痛无比。参军芜城之赋,似不得专美于前矣。周止庵既屈白石于稼轩下,又谓白石情浅,皆非公论。

沈紫曼《宋词赏析》:首两句,赒济指为「俗滥处」,不知于下名胜、昔日繁华,特郑重言之,益见「荠麦青青」、「废池乔木」、「黄昏清角」种种荒凉之不堪回首,乃有力之反衬,非漫然之滥调也。「过春」两句,序所谓「《黍离》之悲」。十里街,惟馀荠麦,则屋宇荡然可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则居人心情可知。「渐黄昏」两句,点明时刻,补足荒寒景况。下阕用杜牧诗意,而以「重到须惊」四字翻进一层。「俊赏」与起两句绾合,「须惊」、「难赋」与「过春」以下绾合,昔之繁盛,今之残破,俱在其中;而上阕著重景色,下阕著重情怀,意虽接连,词无重复。「二十四桥」两句,与「黄昏」相应,又以「仍在」二字点出今昔之感。结句言昔之「名都」,今则「空城」,纵「桥边红药」,年年自开,岂复有春游之盛?「知为谁」,叹固不知,人亦不知也。清初蒋超《金陵旧院》云:「锦绣歌残翠黛,楼台已尽曲池烟。荒园一种瓢儿菜,独佔秦淮旧日春。」词中荠麦,即诗中瓢儿菜也。

网友完善【扬州慢】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扬州慢】作者姜夔的简介

姜夔 - []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未仕,一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扬州慢|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姜夔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