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晏几道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 - []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红。

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中。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翻译文

当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时我们初次相见,当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戏。只见你在阶前和别的姑娘鬥草,裙子上沾,玉钗在头上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须穿针乞巧拜新。我和你在穿针楼上重逢,只见你靓妆照人,眉际沁出翠黛,羞得粉脸出娇红,我们两个人已是情意,却道得空灵。不料华年似,伊人亦行云,不知去向了。

网友完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拼音版/注音版

lín jiāng xiān dòu cǎo jiē qián chū jiàn。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

yàn jǐ dào。

晏几道。

dòu cǎo jiē qián chū jiàn,

斗草阶前初见,

chuān zhēn lóu shàng céng féng。

穿针楼上曾逢。

luó qún xiāng lù yù chāi fēng。

罗裙香露玉钗风。

jìng zhuāng méi qìn lǜ,

靓妆眉沁绿,

xiū liǎn fěn shēng hóng。

羞脸粉生红。

liú shuǐ biàn suí chūn yuǎn,

流水便随春远,

xíng yún zhōng yǔ shuí tóng。

行云终与谁同。

jiǔ xǐng cháng hèn jǐn píng kōng。

酒醒长恨锦屏空。

xiāng xún mèng lǐ lù,

相寻梦里路,

fēi yǔ luò huā zhōng。

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多用于咏仙,故名。

鬥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

穿针:指七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

“罗裙”句:七夕夜,你身着罗裙,裙湿香露;头戴玉钗,插香,立于夜之中。唐·温庭筠《菩萨蛮》云:“双隔香红,玉钗头上。”

“流”句:从李煜“流春去也,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这里指心爱的女子行踪不定。

飞雨:微雨。

网友完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评析

宋代斗草之,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时间上,宋代人斗草除在端午节外.在春社及清明也有斗草活动。

这首相思词写男子与相爱的女子在“斗草”时节初识又于“七巧”节重逢,离别后引起无限相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爱过的女子的深深怀念。

网友完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赏析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不过是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景中不仅有人,也有人物的感情透出;而且,通过这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暗暗交代了双方的感情由浅丽深,逐步递变。更妙的是,这个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忆叙他与她在两个特定环境中的初次相见和再次相逢。“鬥草阶前初见”写有一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鬥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鬥草,据《荆楚岁时记》:“五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戏”。“穿针楼上曾逢”写转眼又到了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这种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罗裙香露玉钗。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红。”这三句,是补叙两次见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丛中的露,玉钗头上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在眼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下片则陡转话题,抛开往日美的回忆,陷入眼前苦苦相思的苦闷之中。

“流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了心中的无限惆怅。“流便随春远”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

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不知去向,所以只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中”,春雨飞中,他独个儿跋山涉,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这首词写怀人。表现作者对往日相逢的美回忆和今孤独相思的不堪。全词前后反衬,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所以有很强的感染力。

网友完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辑评

毛晋:字字娉娉袅袅挽嫱(王嫱)施(西施)之袂。

刘逸:词人正写了与女子的初见、重逢,至于锦屏前的相叙,他更接近了,但词人却没有正写,只是通过“锦屏空”来透露,这样写就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梦中相寻路上的“飞雨落”,这一句写得也很含蓄,不仅给梦境以迷蒙的色彩,而且含蓄地暗示出女子的遭遇和梦中的难寻,同时还透露出小晏无可奈何的情怀,抒发了自己活中的真正哀愁。

网友完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晏几道 - []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晏几道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