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黄庭坚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千秋岁】

黄庭坚 - []

苑边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沈

【千秋岁】翻译文

秦少游被贬官,曾经在梦中作词,词中说:“醉卧在古藤树荫下,了然不知南北。”(友人秦观)竟于元符庚辰年在光华亭中去世。崇宁甲胄年间,我来到宜州,途中路过衡阳。我看了秦观的遗迹,开始追和他的《千秋岁》一词。

还记得,在小园边的百丛外,我们一同退朝。马儿飞驰,马头的玉饰敲击作响。宴会上,歌声像云,在羽扇旁萦绕,舞蹈像,在丝带间回旋。急促的鼓声突然停歇,杯盘放得乱七八糟,我们仍相对欢笑。

就算挥洒泪,我们又怎能再会?只得醉卧在伞盖般的藤阴。友人离去了,唯有词空空地还在。朝中的美宴不复,我们四人的郊游的时光也不再。再感慨,愁绪万顷波涛中的小珠,沉入深

网友完善【千秋岁】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千秋岁】拼音版/注音版

qiān qiū suì。

千秋岁。

huáng tíng jiān。

黄庭坚。

yuàn biān huā wài。

苑边花外。

jì de tóng cháo tuì。

记得同朝退。

fēi qí yà,

飞骑轧,

míng kē suì。

鸣珂碎。

qí gē yún rào shàn,

齐歌云绕扇,

zhào wǔ fēng huí dài。

赵舞风回带。

yán gǔ duàn,

严鼓断,

bēi pán láng jí yóu xiāng duì。

杯盘狼藉犹相对。

sǎ lèi shuí néng huì。

洒泪谁能会。

zuì wò téng yīn gài。

醉卧藤阴盖。

rén yǐ qù,

人已去,

cí kōng zài。

词空在。

tù yuán gāo yàn qiāo,

兔园高宴悄,

hǔ guān yīng yóu gǎi。

虎观英游改。

zhòng gǎn kǎi,

重感慨,

bō tāo wàn qǐng zhū shěn hǎi。

波涛万顷珠沈海。

【千秋岁】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念奴娇”的别称。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元符庚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藤州:州治在广西藤县。

崇宁甲申: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

珂:马笼头的装饰。

严鼓:急促的鼓声。

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

虎观: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网友完善【千秋岁】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千秋岁】评析

《千秋岁·苑边外》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边沙外》词,用秦观词韵,是作者悼念故人秦观的作品。该词回忆词人与友人秦观过去的欢乐日子,又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悲伤,沉痛伤感,饱含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网友完善【千秋岁】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千秋岁】赏析

该词的上阙写朝为官时的欢乐。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碎”,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驰的快意情状。“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严鼓断”两句里,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果有他们的老师苏东坡在座的话,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起。可惜政治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活。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章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秦观等人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

词的下片写词人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他是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坟有宿草,而他仍奔赴贬所途中。他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九三十日,于宜州。“醉卧藤阴盖”,用的是秦观《事近》词中的句子。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他感叹“人已去”而“词空”,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表示痛惜。“兔园”两句里,更强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是因为秦观已不人间。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对他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秦观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是无情的政治波吞没了他的命。“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秦观的,使他感慨百端。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的沉痛情绪。

这首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词,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网友完善【千秋岁】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千秋岁】辑评

近代文学评论家唐圭璋:“波涛万顷珠沉”和秦词末句“落红万点愁”相比,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词末句“仙山杳杳空云”,却又要劲健、形象得多。

当代学者、西北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王早娟:“《千秋岁》一词,黄庭坚使用跌宕起伏的笔法使词呈现出波澜起伏的曲折美。”

网友完善【千秋岁】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黄庭坚 - []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千秋岁|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黄庭坚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