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拍 · 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拼音版/注音版
gé pǔ lián jìn pāi zhōng shān xiàn pǔ gū shè tíng bì shǔ zuò。
隔浦莲近拍 · 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zhōu bāng yàn。
周邦彦。
xīn huáng yáo dòng cuì bǎo,
新篁摇动翠葆,
qū jìng tōng shēn yǎo。
曲径通深窈。
xià guǒ shōu xīn cuì,
夏果收新脆,
jīn wán luò,
金丸落,
jīng fēi niǎo。
惊飞鸟。
nóng cuì mí àn cǎo。
浓翠迷岸草。
wā shēng nào,
蛙声闹,
zhòu yǔ míng chí zhǎo。
骤雨鸣池沼。
shuǐ tíng xiǎo。
水亭小。
fú píng pò chǔ,
浮萍破处,
lián huā yán yǐng diān dǎo。
帘花檐影颠倒。
guān jīn yǔ shàn,
纶巾羽扇,
kùn wò běi chuāng qīng xiǎo。
困卧北窗清晓。
píng lǐ wú shān mèng zì dào。
屏里吴山梦自到。
jīng jué,
惊觉,
yī rán shēn zài jiāng biǎo。
依然身在江表。
隔浦莲近拍 · 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注释
隔浦莲近拍:词牌名。唐《白居易集》有《隔浦莲》曲,调名本此。此调疑为周邦彦自度曲。
中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中山,在溧水县东一十五里,高是一丈,周回五里。”县圃:县衙所属的园圃。姑射亭:周邦彦为丽水县衙后圃的亭子所起的名字。据南宋强焕《题周美诚词》:“(周邦彦)于治后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萧闲’,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姑射,取自《庄子·逍遥游》,该文说:姑射山中有神人居住,这个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新篁(huáng):新竹。
翠葆(bǎo):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这里比喻竹子的枝叶。葆是盖子的意思。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子作》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曲径”句: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语本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夏果”句:化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诗意。脆果,新鲜脆嫩的果实。
金丸:原指金弹子。《西京杂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馀,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李白《少年子》诗:“金丸落飞鸟”,是此句所本。但此处金丸是喻指金黄色的果实。
浓霭:浓厚的雾气。
“浮萍”二句:化用张先《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诗句。
纶(guān)巾:亦称“诸葛巾”,是一种以丝巾带做成的头巾。
羽扇:以鸟羽做成扇子。
羽扇纶巾,是古代风流儒雅的士大夫的打扮。苏轼《念奴娇》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困卧”句:用陶潜的典故,表示自己心情的恬淡。《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日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义皇上人。”
屏里吴山:屏风上画的杭州山水。吴山,杭州西湖东南的一座山,为西湖名胜之一。这是化用温庭筠《春日》诗:“评上吴山远,楼中塑管悲。”
江表:古人通常把长江以南称为江表。这里指江宁(今南京)、溧水一带。
-
暂无!
隔浦莲近拍 · 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赏析
此词通过描写园圃中优美的夏景来寄寓思乡之情,写景极为细腻生动,抒情自然而深挚,章法也很绝妙。
上片通过由远及近,由边缘渐至中心的方式描摹盛夏景色,勾勒出中山县圃姑射亭的环境。作者采用绿色作为主要的基调,然后在用暖色加以点缀,使用视觉和听觉,大大增强了对景色的主题感受。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碧色的竹叶和幽径蜿蜒的小径,给人清爽舒适的感觉。夏日微风吹来,新篁摇曳,翠盖亦随之晃动,似觉凉生几席。作者善于观察,此处选择了一些最能反映夏季生活特点的典型景物,如新篁,只有夏季才有,秋冬的竹子不能叫新篁。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夏季果实丰收,“新脆”二字最富妙用,一个“脆”字,概括了脆丰硕果实的赞叹,好像尝到了新鲜脆嫩的果实,似觉果香四溢,齿颊留芳。“金丸落,惊飞鸟”,化用了李白诗句“金丸落飞鸟”(《少年子》),运用如“金丸”色彩斑斓的词,令人目不暇接,此处金丸比喻夏果。
“浓翠迷岸草。”接着,作者目光转移到池塘。作者运用了最能唤起读者审美情趣的色彩美。夏季草木繁茂,江南大地成了绿色的海洋,眼前夏景,色彩斑斓,更富于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郁郁葱葱的岸草,喧闹的蛙声,这些夏日里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来表现田园的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浓翠,形容岸草,比直接写青草富于美感。着一“迷”字,就涂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赋予了青草以迷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池蛙的生动描绘,骤雨前那种湿润的、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作者通过绘画布局手法,使盛夏景色的安排各得其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美的境界。
下片由写景到抒景。“水亭小。”周围环境描写缩小到词人具体住处,一座小小的临水亭院,水亭,亦即姑射亭。为本篇的主景。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这句化用杜甫诗“灯前细雨檐花落”。其实在杜甫之前,还有人用过“檐花”。丘迟诗“共取落檐花”,何逊诗“檐花落枕前”,李白诗“檐花落酒中”,李暇诗“檐花照月莺对栖”,都用了“檐花”,各人所写自不相同,不能尽合。周邦彦用“檐花”加上“帘影”只是化用前人诗句描写他所居亭院的幽美、闲静。与前所写环境之幽美互相组合,协调一致,更增进了环境的整体美。没有必要和杜甫所写的“檐花”用意相合。所以《野客丛书》不同意《苕溪渔隐丛话》的意见:“详味周用‘檐花’二字,于理无碍,渔隐谓与少陵出处不合,殆胶于所见乎!大抵词人用事圆转,不在深泥出处,其组合之工,出于一时自然之趣。”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由周围环境写到住所,由住所写到住所中的主人。从远到近,由大到小,范围逐步收缩,最后集中到人,足见其层次结构之谨严。“困卧”二字正与“水亭小”相呼应,表示他此时虽在避暑,但心情并不愉快。他有一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下片云:“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这与《隔浦莲近拍》是同在溧水夏天写的。可见他在溧水任上心情苦闷,情绪消沉,有如社燕飘流之感。因此,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
“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作者从“卧”字起笔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直到写到梦醒后,“依然身在江表。”一笔刹住不再往下说,他那失望、惆怅的心情,可以思而得之了。
-
暂无!
隔浦莲近拍 · 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辑评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周美成“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按杜少陵诗“灯前细雨檐花落”,美成用此檐花二字,全与出处意不相合,乃知用字之难矣。
明代杨慎《词品》卷之二:杜诗“灯前细雨檐花落”,注谓檐下之花,恐非。盖谓檐前雨映灯花如花尔。后人不知,或改作“檐前细雨灯花落”,则直致无味矣。宋人小词多用檐花字,周美成云:“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又云:“檐花红雨照芳塘。”多不悉记。
明代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果如丸,巧喻。“浮萍”句,小而致。
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引徐士俊评曰:“金丸”句,惊鱼错认月如钩,正如鸟认果为丸耳。
清代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檐花,美成词“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无逸词“檐花红雨照芳塘”。以檐间画花为是,非雨花也。
清代陈洵《海绡说词》:自起句至换头第三句,皆惊觉后所见。“纶巾”“闲卧”,却用逆叙。“身在江表”,梦到吴山。船且到,风辄引去,仙乎仙乎。周词固善取逆势,此则尤幻者。“檐花帘影”,从“萍破处”见。盖晓灯未灭,所以有檐花。风动帘开,所以有帘影。若作帘花檐影,兴趣索然矣。胡仔固是胶柱鼓瑟,王楙又愈引愈远。可惜於此佳处,都未领会。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周邦彦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