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拼音版/注音版
zuǒ qiān zhì lán guān shì zhí sūn xiāng。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hán yù。
韩愈。
yī fēng cháo zòu jiǔ zhòng tiān,
一封朝奏九重天,
xī biǎn cháo zhōu lù bā qiān。
夕贬潮州路八千。
yù wèi shèng míng chú bì shì,
欲为圣明除弊事,
kěn jiāng shuāi xiǔ xī cán nián yún héng qín lǐng jiā hé zài xuě yōng lán guān mǎ bù qián。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zhī rǔ yuǎn lái yīng yǒu yì,
知汝远来应有意,
hǎo shōu wú gǔ zhàng jiāng biān。
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注释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
湘:韩昌黎侄孙韩湘,字北渚,昌黎姪老成长子,长庆三年(西元八二三年)进士,任大理丞。北渚时二十七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昌黎南迁。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髙,此指朝廷、皇帝。
潮州:一作「潮阳」,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非确数。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馀的生命。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雪拥蓝关马不前」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
汝(rǔ):你,指韩北渚。
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好收吾骨瘴江边」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北渚交待後事。
瘴(zhàng)江边:指贬所潮州。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
暂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评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昌黎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
暂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诗人韩昌黎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这首诗和《谏迎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昌黎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後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昌黎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卒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不奈「马不前」。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表现昌黎被贬原因。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太白《登金陵凤凰台》),何况天子在「九重」之上,更不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昌黎用其意,向姪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昌黎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髙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髙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少陵,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少陵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昌黎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
-
暂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辑评
曾艇斋《艇斋诗话》:韩退之「雪拥蓝关」,「马不前」三字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金圣叹《贯华堂批唐才子诗》:一二不对也,然为「朝」字与「夕」字对,「奏」字与「贬」字对,「一封」、「九重」字与「八千」字对,「天」字与「潮州」、「路」字对,于是诵之,遂觉极其激昂。谁谓先生起衰之功止在散行文字!才奏便贬,才贬便行,急承三四一联,老臣之诚悃,大臣之丰裁,千载如今日。五六非写秦岭云、蓝关雪也,一句回顾,一句前瞻,险如逼出「瘴江边」三字。盖君子诚幸而死得其所,即刻刻是死所,收骨江边,正复快语。安有谏迎佛骨韩文公肯作「家何在」妇人之声哉!
何义门《义门读书记》:安溪云:妙在许大题目,而以「除弊事」三字了却。结句卽是不肯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之意,非怨怼,亦非悲伤也。
李榕村《榕村诗选》:《佛骨表》孤映千古,而此诗配之。
汪碧巢《韩柳诗选》:情极凄感,不长忠爱,此种诗何减《风》、《骚》遗意?
纪晓岚《瀛奎律髓汇评》:语极凄切,却不衰飒。三四月是一篇之骨,末二句卽收缴此意。
王晓斋《小清华园诗谈》:怨诗如「冉冉孤生竹」,比之《绿衣》,似不减其敦厚。尤妙在许大题目,而以「除弊事」三字了却。……李义山之「曾共山翁把酒时……」(《九日》),皆能寓悲凉于蕴藉。然不如韩昌黎之「一封朝奏九重天……」,虽不无怨意,而终无怨辞,所以为有德之言也。
程伯臧《韩诗臆说》:时未离秦境,而语已及此,其感深矣(末句下)。
吴北江《唐宋诗举要》引:大气盘旋,以文章之法行之,然已开宋诗一派矣。
俞乐静《诗境浅说》:昌黎文章气节震铄有唐,卽以此诗论,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仅有。
-
暂无!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韩愈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