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时光只解催人老拼音版/注音版
cǎi sāng zǐ shí guāng zhǐ jiě cuī rén lǎo。
采桑子 · 时光只解催人老。
yàn shū。
晏殊。
shí guāng zhǐ jiě cuī rén lǎo,
时光只解催人老,
bù xìn duō qíng,
不信多情,
cháng hèn lí tíng,
长恨离亭,
lèi dī chūn shān jiǔ yì xǐng。
泪滴春衫酒易醒。
wú tóng zuó yè xī fēng jí,
梧桐昨夜西风急,
dàn yuè lóng míng,
淡月胧明,
hǎo mèng pín jīng,
好梦频惊,
hé chǔ gāo lóu yàn yī shēng。
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 · 时光只解催人老赏析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之作。短短四十四个字,写出人生一种深沉的感慨。音节嘹亮,情感郁勃,如同天际的雁唳。虽然是那样短促的数声,却悲凉凄紧,盘旋回荡,使人心情无法立刻平息下来。不过它虽然使人沉思,惹起人们一缕闲愁,却不会使人们觉得透不过气。它那强力震撼的幅度,恰好维持在情感能容纳的宽度之内,因而人的感动是在情感的振幅之内回荡。它引起深深的赞叹,使读者浮起对人生的许多联想,正如一杯真正醇美的酒产生的魅力。
“时光只解催人老”这是每一个珍惜时光的人同样都有的感受。看似平常,细想起来,所谓“时光”,到底是怎么回事,它除了每时每刻催人老去,还有别的什么意义,词人一入手就端出“时光”这个问题逼到人们眼前,逼着人们不能不点头承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这样就先把读者的感情有力地调动起来了。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人,是宇宙间富有感情的生物,照理,在亲人之问,不应该永远彼此分开,永远在离别之中过日子吧。可是,尽管不相信事情会如此不妙,事实却又正是如此。再想想吧,人一天天的老下去,又一天天的隔别着。如今,不相信的不由不相信了。这又怎能不使人为之慨叹不已。
“泪滴春衫酒易醒”因为感时光之易逝,怅亲爱的分离,无可开解,只有拿酒来暂时麻木一下自己;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不能使自己暂时忘却烦恼。
以上几句,三层抒發,一层比一层迫紧。惊心于时光易逝,这是一。想不到有情人长期隔别,这是二。企图忘却而又不能忘却,这是三。三层意思,层层相扣,层层拉紧,把读者投入强烈的心情震荡之中。于是,在下阕,词人进一步给以更具体、更浓密的形象,使读者的心灵震荡达到最高的频率。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已经是“泪滴春衫酒易醒”,忽然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这好梦,是离人的重逢,是生活的欢乐,是美好事物的幻现,然而每当希望它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好梦频惊”四字恰似点睛之笔,它一手拉着上面,一手牵起下面,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的沉重的分量。
“何处高楼雁一声”杂乱的音响、色彩,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在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音。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这一声代表什么,是感觉深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但总的说来,此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词人不会让自己沉溺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他在沉思默想,觉悟到要把握住自己的感情,进而更透彻地去理解人生和世界。像此词结句,用意是何等超脱高远,它把感情升华到一个更加明净的境界。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