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 其一春水拼音版/注音版
nán pǔ qí yī chūn shuǐ。
南浦 · 其一 · 春水。
wáng yí sūn。
王沂孙。
liǔ xià bì lín lín,
柳下碧粼粼,
rèn qū chén zhà shēng,
认曲尘乍生,
sè nèn rú rǎn。
色嫩如染。
qīng liū mǎn yín táng,
清溜满银塘,
dōng fēng xì cēn cī hú wén chū biàn。
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
bié jūn nán pǔ,
别君南浦,
cuì méi céng zhào bō hén qiǎn。
翠眉曾照波痕浅。
zài lái zhǎng lǜ mí jiù chù,
再来涨绿迷旧处,
tiān què cán hóng jǐ piàn。
添却残红几片。
pú táo guò yǔ xīn hén,
葡萄过雨新痕,
zhèng pāi pāi qīng ōu,
正拍拍轻鸥,
piān piān xiǎo yàn。
翩翩小燕。
lián yǐng zhàn lóu yīn,
帘影蘸楼阴,
fāng liú qù,
芳流去,
yīng yǒu lèi zhū qiān diǎn。
应有泪珠千点。
cāng láng yī gě,
沧浪一舸,
duàn hún chóng chàng píng huā yuàn。
断魂重唱苹花怨。
cǎi xiāng yōu jìng yuān yāng shuì,
采香幽径鸳鸯睡,
shuí dào jiān qún rén yuǎn。
谁道湔裙人远。
南浦 · 其一春水注释
南浦: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词借旧曲名,另倚新声,用作词牌名。双调一百五字,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粼粼:清澈貌。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故称淡黄色为曲尘,也作“麴尘”。此处用以比喻新柳之色泽。
“清溜”句:化用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银塘泻清溜。”清溜,清澈的水流。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
参(cēn)差(cī):层层丛聚之貌。縠(hú)纹:绉纱似的皱纹,常以喻水的波纹。縠,一种轻纱。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涨绿:谓春水上涨。旧处:指昔日离别之地。
残红:凋残的花。
拍拍:形容鸟翅拍打之状。
翩翩:飞翔貌。
“应有”句:化用苏轼词句意揣想别后闺中女子伤心情状。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沧浪一舸(gě):意谓离人乘舟远行。舸,船只。
蘋花怨:指闺怨。
湔(jiān)裙人:指所思念的闺中女子。湔,洗涤。
-
暂无!
南浦 · 其一春水赏析
王沂孙是一个善于状物的词人,在他的笔下,无论梅花、春水、柳或落叶,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词之开篇,由“柳”字带起,点出“春水”。“柳下碧粼粼”,杨柳阴下,春水溶溶,绿波荡漾,清澈澄明。接下二句,“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由“粼粼”二字唤出,写水中杨柳之倒影。“曲尘”原是酒曲上所生一种菌,色嫩黄,用以比喻新柳之色,形象生动。吴文英《齐天乐·会江湖诸友泛湖》即有“曲尘忧沁伤心水”之句。上面三句,从静处着笔,言柳言水,色彩分明。“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二句转换角度,从动态落墨,再绘春水。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中有:“银塘泻清溜。”上句即从此中化出,换“泻”为“满”,更显生动。清澈的水流注满银色池塘,徐徐春风温暖和煦,拂过水面,兴起波纹层层。着一“遍”字,言波纹之多之广。以上五句,描摹春水,写景如画,如在目前。
“别君南浦”以下至上片结句,词笔转入追忆,亦围绕“春水”而展开。“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二句追溯昔日离别情事。当日南浦相送,与君别离,尚记得翠眉照影,映在清浅水波之中。“翠眉照影”,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人,取陆游《重游沈园》诗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三句之意,言闺中女子惜别形象,凝伫水边,目送舟行;另一方面是指杨柳,呼应开头,王沂孙的另一首词《醉落魄·小窗银烛》即有“垂杨学画蛾眉绿”之句。新柳之于女子,共此离别悲感,意境优美,迷离而深广。“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二句紧承“别君”而来,推想闺中女子之相思。南浦一别,音容渺茫。春去春来,重新来到分别之地,眼见春水新涨,层波荡漾,昔日旧影难寻,前迹全迷,惟有几片落花,漂流在水上。闺中女子触景伤怀,一时之间生出许多哀伤与感叹,此处之绿水暗比相思,绵远而悠长。加以“残红几片”,词情摇曳生姿。
词的下片换头处笔势回转,仍写眼前春水,描绘出一幅清新鲜活的生动画面。“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春水像葡萄酒的色泽,加上水面轻鸥正拍打翅膀飞,还杂着翩翩乳燕,整幅画境自然活泼,满孕生机。“新”、“轻”、“小”三字,下得轻盈纤巧,富有灵性。“帘影”以下,词人复从对方着笔,点染相思情状,仍然紧扣“春水”主题。“帘影蘸楼阴”词人着一“蘸”字,暗示了春水之清澈。词中言“楼阴”、“帘影”映照水中,实则点出楼上闺中女子,故而言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此二句与周邦彦《还京乐·禁烟近》词中有“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词词意缠绵,周词则笔势奔放。这几句句句有水,以水写相思,语意通,而字又不显重复。
“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薠花怨。”“沧浪一舸”遥应“别君南浦”,补写离别送行。江水苍茫,人随“断魂舟远去。“蘋花怨”即闺怨,着一“重”字,于言外传出女子望穿秋水的深情。“采香幽泾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末尾二句以女子怨怼之语作结,收束全词。采蘋之人失望日久,又目睹汀州幽泾中,鸳鸯在此歇息,成双成对,致使满腔愁情难以排解。进而女子心生埋怨:远行在外,有谁肯想着家中“湔裙”之人。“湔裙”也是点出春水的。“远”字明写空间之遥远,暗写彼此间阻之悲苦。“沧浪一舸”起到末尾,都是写想象中妻子对自己的望断秋水而不得见的幽怨。
全词一字不提春水,但句句贴切春水,写来不粘不脱,纵收联密,不但直接为春水涂色,回忆处也都是春水画境,而且是有生活画、风俗画意味。
-
暂无!
南浦 · 其一春水辑评
清代词论家许昂霄《词综偶评》:“别君南浦”四句,点化文通《别赋》,却又转进一层,匪夷所思。“应有泪珠千点。”用东坡词意。
清代词论家周济《宋四家词选》:碧山故国之思甚深,托意高,故能自尊其体。
清代词论家吴衡照《莲子居词话》:王碧山春水云:“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数句刻画精巧,运用生动,所谓空前绝后矣。
清代词论家邓廷桢《双砚斋词话》:《南浦》咏春水云:“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皆态浓意远,如曳五铢。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寄慨处,清丽纡徐,斯为雅正。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词则》:玉田以春水一篇得名,用冠词集之首,以中仙此篇较之,毕竟何如。南宋诸家,白石、碧山,纯乎纯者也;梅溪、梦窗、玉田辈,大纯而小疵,能雅不能虚,能清不能厚也。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云韶集》:“和云”三句,神化之句,碧山《春水》一篇不能及也。
近代词学家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咏春水不难于写景言情,而难于寓情于景,沉思入细。此作一往情深,且有托意。“南浦”以下四句及“帘影”至结句皆经意之作。如永叔之方夜读,树树秋声;如司马之听琵琶,弦弦掩抑。与玉田《春水》词。可堪双美。
-
暂无!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入元,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意旨隐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后人易名为《碧山乐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王沂孙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