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洵

六国论

苏洵 -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翻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占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割去五座城,明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削减,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果凭着一统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网友补充:
    暂无!

六国论拼音版/注音版

liù guó lùn。

六国论。

sū xún。

苏洵。

liù guó pò miè,

六国破灭,

fēi bīng bù lì,

非兵不利,

zhàn bù shàn,

战不善,

bì zài lù qín。

弊在赂秦。

lù qín ér lì kuī,

赂秦而力亏,

pò miè zhī dào yě。

破灭之道也。

huò yuē liù guó hù sàng,

或曰:“六国互丧,

lǜ lù qín yé yuē bù lù zhě yǐ lù zhě sàng,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gài shī qiáng yuán,

盖失强援,

bù néng dú wán,

不能独完,

gù yuē bì zài lù qín yě。

故曰弊在赂秦也。

qín yǐ gōng qǔ zhī wài,

” 秦以攻取之外,

xiǎo zé huò yì,

小则获邑,

dà zé dé chéng,

大则得城,

jiào qín zhī suǒ de,

较秦之所得,

yǔ zhàn shèng ér dé zhě,

与战胜而得者,

qí shí bǎi bèi zhū hóu zhī suǒ wáng,

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

yǔ zhàn bài ér wáng zhě,

与战败而亡者,

qí shí yì bǎi bèi。

其实亦百倍。

zé qín zhī suǒ dà yù,

则秦之所大欲,

zhū hóu zhī suǒ dà huàn,

诸侯之所大患,

gù bù zài zhàn yǐ。

固不在战矣。

sī jué xiān zǔ fù,

思厥先祖父,

bào shuāng lù,

暴霜露,

zhǎn jīng jí,

斩荆棘,

yǐ yǒu chǐ cùn zhī dì。

以有尺寸之地。

zǐ sūn shì zhī bù shèn xī,

子孙视之不甚惜,

jǔ yǐ yǔ rén,

举以予人,

rú qì cǎo jiè。

如弃草芥。

jīn rì gē wǔ chéng,

今日割五城,

míng rì gē shí chéng,

明日割十城,

rán hòu dé yī xī ān qǐn。

然后得一夕安寝。

qǐ shì sì jìng,

起视四境,

ér qín bīng yòu zhì yǐ。

而秦兵又至矣。

rán zé zhū hóu zhī dì yǒu xiàn,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bào qín zhī yù wú yàn,

暴秦之欲无厌,

fèng zhī mí fán,

奉之弥繁,

qīn zhī yù jí,

侵之愈急,

gù bù zhàn ér qiáng ruò shèng fù yǐ pàn yǐ。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zhì yú diān fù,

至于颠覆,

lǐ gù yí rán。

理固宜然。

gǔ rén yún yǐ dì shì qín,

古人云:“以地事秦,

yóu bào xīn jiù huǒ,

犹抱薪救火,

xīn bù jìn,

薪不尽,

huǒ bù miè。

火不灭。

cǐ yán dé zhī。

”此言得之。

qí rén wèi cháng lù qín,

齐人未尝赂秦,

zhōng jì wǔ guó qiān miè,

终继五国迁灭,

hé zāi yǔ yíng ér bù zhù wǔ guó yě。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wǔ guó jì sàng,

五国既丧,

qí yì bù miǎn yǐ。

齐亦不免矣。

yān zhào zhī jūn,

燕、赵之君,

shǐ yǒu yuǎn lüè,

始有远略,

néng shǒu qí tǔ,

能守其土,

yì bù lù qín。

义不赂秦。

shì gù yàn suī xiǎo guó ér hòu wáng,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sī yòng bīng zhī xiào yě。

斯用兵之效也。

zhì dān yǐ jīng qīng wèi jì,

至丹以荆卿为计,

shǐ sù huò yān。

始速祸焉。

zhào cháng wǔ zhàn yú qín,

赵尝五战于秦,

èr bài ér sān shèng。

二败而三胜。

hòu qín jī zhào zhě zài,

后秦击赵者再,

lǐ mù lián què zhī。

李牧连却之。

jì mù yǐ chán zhū,

洎牧以谗诛,

hán dān wèi jùn,

邯郸为郡,

xī qí yòng wǔ ér bù zhōng y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qiě yān zhào chù qín gé miè dài jìn zhī jì,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kě wèi zhì lì gū wēi,

可谓智力孤危,

zhàn bài ér wáng,

战败而亡,

chéng bù dé yǐ。

诚不得已。

xiàng shǐ sān guó gè ài qí dì,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qí rén wù fù yú qín,

齐人勿附于秦,

cì kè bù xíng,

刺客不行,

liáng jiàng yóu zài,

良将犹在,

zé shèng fù zhī shù,

则胜负之数,

cún wáng zhī lǐ,

存亡之理,

dāng yǔ qín xiāng jiào,

当与秦相较,

huò wèi yì liàng。

或未易量。

wū hū yǐ lù qín zhī dì,

呜呼!以赂秦之地,

fēng tiān xià zhī móu chén yǐ shì qín zhī xīn,

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lǐ tiān xià zhī qí cái bìng lì xī xiàng,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zé wú kǒng qín rén shí zhī bù dé xià yàn yě。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ēi fū yǒu rú cǐ zhī shì,

悲夫!有如此之势,

ér wèi qín rén jī wēi zhī suǒ jié,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rì xuē yuè gē,

日削月割,

yǐ qū yú wáng,

以趋于亡,

wèi guó zhě wú shǐ wèi jī wēi zhī suǒ jié zāi fū liù guó yǔ qín jiē zhū hóu,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qí shì ruò yú qín,

其势弱于秦,

ér yóu yǒu kě yǐ bù lù ér shèng zhī zhī shì gǒu yǐ tiān xià zhī dà,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ér cóng liù guó pò wáng zhī gù shì,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shì yòu zài liù guó xià yǐ。

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注释

兵:兵器

善:

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率:都,皆。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暴(pù)露:暴露在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视:对待

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同“餍”,足。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判:决定。

至于:以至于。

颠覆:灭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说的道理。

终:最后。

继:跟着。

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既:连词,既然

免:幸免。

始有远略:起初有远的谋略,这句中的“始”与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互相呼应。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斯:这。

始:才。

速:招致。

再:两次。

却:使······退却。

洎(jì):及,等到。

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向使:以前假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当(tǎng):同“倘”,果。

易量:容易判断。

以:用。

礼:礼待。名作动。

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势:优势。

而:却。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劫持。

日:每,一,名作状。下文“”同。

于:比。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可以:可以凭借。

苟:果。

从:跟随。

故事:旧事,先例。

下:指在六国之后。

网友补充:
    暂无!

六国论评析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选自苏洵史论文章《权书》十篇里的第八篇。《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网友补充:
    暂无!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网友补充:
    暂无!

六国论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六国论作者苏洵的简介

苏洵 - []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于散文,尤其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六国论|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洵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