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辙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 []

太尉执事:辙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下,周览四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下奇闻壮观,以知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下,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翻译文

太尉执事:我性喜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下,广览四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我出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再说一个人的学习,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我年纪还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网友完善【上枢密韩太尉书】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拼音版/注音版

shàng shū mì hán tài wèi shū。

上枢密韩太尉书。

sū zhé。

苏辙。

tài wèi zhí shì zhé shēng hǎo wéi wén,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

sī zhī zhì shēn。

思之至深。

yǐ wéi wén zhě qì zhī suǒ xíng,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rán wén bù kě yǐ xué ér néng,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qì kě yǐ yǎng ér zhì。

气可以养而致。

mèng zǐ yuē wǒ shàn yǎng wú hào rán zhī qì。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jīn guān qí wén zhāng,

”今观其文章,

kuān hòu hóng bó,

宽厚宏博,

chōng hū tiān dì zhī jiān,

充乎天地之间,

chēng qí qì zhī xiǎo dà。

称其气之小大。

tài shǐ gōng xíng tiān xià,

太史公行天下,

zhōu lǎn sì hǎi míng shān dà chuān,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

yǔ yān zhào jiān háo jùn jiāo yóu,

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gù qí wén shū dàng,

故其文疏荡,

pō yǒu qí qì。

颇有奇气。

cǐ èr zi zhě,

此二子者,

qǐ cháng zhí bǐ xué wèi rú cǐ zhī wén zāi qí qì chōng hū qí zhōng ér yì hū qí mào,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dòng hū qí yán ér jiàn hū qí wén,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ér bù zì zhī yě。

而不自知也。

zhé shēng shí yǒu jiǔ nián yǐ。

辙生十有九年矣。

qí jū jiā suǒ yǔ yóu zhě,

其居家所与游者,

bù guò qí lín lǐ xiāng dǎng zhī rén suǒ jiàn bù guò shù bǎi lǐ zhī jiān,

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

wú gāo shān dà yě kě dēng lǎn yǐ zì guǎng,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bǎi shì zhī shū,

百氏之书,

suī wú suǒ bù dú,

虽无所不读,

rán jiē gǔ rén zhī chén jī,

然皆古人之陈迹,

bù zú yǐ jī fā qí zhì qì。

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kǒng suì gǔ mò,

恐遂汩没,

gù jué rán shě qù,

故决然舍去,

qiú tiān xià qí wén zhuàng guān,

求天下奇闻壮观,

yǐ zhī tiān dì zhī guǎng dà。

以知天地之广大。

guò qín hàn zhī gù dū,

过秦、汉之故都,

zì guān zhōng nán sōng huá zhī gāo,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běi gù huáng hé zhī bēn liú,

北顾黄河之奔流,

kǎi rán xiǎng jiàn gǔ zhī háo jié。

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zhì jīng shī,

至京师,

yǎng guān tiān zǐ gōng què zhī zhuàng,

仰观天子宫阙之壮,

yǔ cāng lǐn fǔ kù chéng chí yuàn yòu zhī fù qiě dà yě,

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

ér hòu zhī tiān xià zhī jù lì。

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jiàn hàn lín ōu yáng gōng,

见翰林欧阳公,

tīng qí yì lùn zhī hóng biàn,

听其议论之宏辨,

guān qí róng mào zhī xiù wěi,

观其容貌之秀伟,

yǔ qí mén rén xián shì dài fū yóu,

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ér hòu zhī tiān xià zhī wén zhāng jù hū cǐ yě。

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tài wèi yǐ cái lüè guān tiān xià,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tiān xià zhī suǒ shì yǐ wú yōu,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sì yí zhī suǒ dàn yǐ bù gǎn fā,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rù zé zhōu gōng zhào gōng,

入则周公、召公,

chū zé fāng shū zhào hǔ。

出则方叔、召虎。

ér zhé yě wèi zhī jiàn yān。

而辙也未之见焉。

qiě fú rén zhī xué yě,

且夫人之学也,

bù zhì qí dà,

不志其大,

suī duō ér hé wéi zhé zhī lái yě,

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

yú shān jiàn zhōng nán sōng huá zhī gāo,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yú shuǐ jiàn huáng hé zhī dà qiě shēn,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yú rén jiàn ōu yáng gōng,

于人见欧阳公,

ér yóu yǐ wéi wèi jiàn tài wèi yě。

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gù yuàn dé guān xián rén zhī guāng yào,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

wén yī yán yǐ zì zhuàng,

闻一言以自壮,

rán hòu kě yǐ jǐn tiān xià zhī dà guān ér wú hàn zhě yǐ。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zhé nián shào,

辙年少,

wèi néng tōng xí lì shì。

未能通习吏事。

xiàng zhī lái,

向之来,

fēi yǒu qǔ yú dòu shēng zhī lù,

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ǒu rán dé zhī,

偶然得之,

fēi qí suǒ lè。

非其所乐。

rán xìng de cì guī dài xuǎn,

然幸得赐归待选,

biàn dé yōu yóu shù nián zhī jiān,

便得优游数年之间,

jiāng yǐ yì zhì qí wén,

将以益治其文,

qiě xué wéi zhèng。

且学为政。

tài wèi gǒu yǐ wéi kě jiào ér rǔ jiào zhī,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yòu xìng yǐ。

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注释

枢密,指枢密使,官名,掌军政大权。

韩太尉,指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现在河南安阳)人,嘉祐元年任枢密使。

太尉执事:太尉侍从;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

:指平

思之至深:研究文章很深;之,代词,指文章。

文者气之所形:文是由气形成的。意思是说,养气能使文章内容充实,形式完美。气,养气。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的;不可,不可能。然,然而。

气可以养而致:气却可以通过修养获得;气,志气;养,修养。

养:培养。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

其:他的。

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充:充

称:相称,符合。

太史公:指汉代的司马迁,曾任太史令。

周览:饱览。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国家。这里泛指北方。

间:中间。

豪俊交游:豪杰来往。

疏荡:洒脱而不拘束。

颇:很。

奇气:奇特的气概。

二子者:两个人。

岂尝:岂,难道。尝,曾经。

气充乎其中:精神气质充在他们的胸中。

而溢乎其貌:洋溢在他们的外表。

动乎其言: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

而见乎其文: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

自知:自然知晓,自己明了。

十有九年矣:我出已经十九年了;辙,指苏辙;有,通“又”。

游:交往。

乡党:乡里。

所见:所看见的。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

百氏:指诸子百家。

虽:虽然。

陈迹:陈旧的东西。

以:用来。

其:我。

志:研习。

恐遂汩没:恐怕(志气)因而埋没。遂,因而。汩没,沉没、埋没。

决然舍去:毅然离开。

求:探求。

奇闻壮观: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

广大:广阔。

秦、汉之故都:秦朝和汉朝故都咸阳。

恣观:尽情观赏。

高:高峻。

顾:看到。

奔流:奔腾流泻。

慨然想见:感慨的想到。

京师:指京城汴梁。

仰观:瞻仰。

壮:壮丽。

仓廪:粮仓。

府库: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城池:指城墙和护城河。

苑囿(yuányòu):猎苑。

富:富丽。

大:广大。

巨丽:极其美

翰林:翰林学士,古代官名。

宏辩:宏伟善辩。

秀伟:秀美魁梧。

游:交往。

聚:聚集。

以才略冠下:才能谋略为下第一。

以:以致,因此。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四夷,指周边的少数民族。惮,畏惧。发,行动,发动。

周公:指姬旦。

召公:指姬奭。

方叔:指西周周宣王时卿士。

召虎:指召穆公。中国周朝诸侯国召国主之一。

而:可是。

焉:啊。

且:况且。

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志其大:立下大志。

虽:即使。

辙之来也:苏辙这次来(京)。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在山上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之高峻;终南,指终南山;嵩,指嵩山;华,指华山。

大:浩大。

深:深远。

欧阳公:指欧阳修(1007年-1073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却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太尉(感到遗憾)。

观:看到。

光耀:采。

闻一言以自壮:听到你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

尽:看尽。

大观:雄伟景象。

辙年少:我还很年轻。年少:年轻。

通习吏事:通晓官吏的业务。

向:先前。

斗升之禄:微薄的俸禄。

偶然:表示突然的,意想不到的,不是经常的。

其:我。

赐归待选:朝廷允许回乡等待朝廷的选拔。赐:准许。

优游:从容闲暇。

益:更加

学:学习。

苟:果。

辱教之:屈尊教导我。

幸:幸运。

网友完善【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评析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一篇干谒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者气之所形”,同时表达了对韩琦的仰慕之情及拜见之意,但在表现仰慕韩琦时,苏辙行文中没有流露出攀高枝、求高官的意思,只是将求见高人心切。盼望高人指点以达养气目的的内心表露出来了,文辞恳切,才华毕显。

网友完善【上枢密韩太尉书】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

全文欣赏

文章的第一段,大意是提出了“养气与作文”的关系这样一个观点,并且以孟子、司马迁作为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的例证。第二段,大意是叙述自己通过周览和交游两条途径来养其气,可惜的是没有见到太尉。第三段的大意是从“志其大”的假设,落实到求见太尉的宗旨。最后一段是求见太尉的结束语。

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

第一段,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表现。接着提出总领全文的“养气”说。在具体阐述“养气”说的时候,作者引古人事例作了说明。一是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者认为,孟子的文章,内容宽厚宏博,并且充溢在地之中,正是跟他的“气”的大小相称。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内在修养问题。二是司马迁。作者认为司马迁遍游下,知多见广,所以他的文章格疏放潇洒,跌宕多姿,颇有奇气。这实际上是强调外在阅历问题。最后,作者总结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气”充在他们心中。这段论述很周严。

第二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第二种是“求下奇闻壮观,以知地之广大”。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下的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下名山大川,广交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

写信的目的是想要求韩琦接见,文章至此,却还只字未提。

第三段,由上文欧阳公,自然引出韩琦。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表明欲见之意。“才略冠下”,才能谋略位居下第一。“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是说韩琦在内政方周、召二公之贤,在领兵方就像方叔、召虎那样能干。“这段最后“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明确求见之意。

第四段,再次自明志气,再次表明求见之意。“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事。这一段特别申明入京师“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可见其志向宏大。

网友完善【上枢密韩太尉书】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辑评

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沈惠乐:不像李白这样直白张扬了。他声东击西委婉曲折地向韩太尉求请,达到了目的。

网友完善【上枢密韩太尉书】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辙 - []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辙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