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李孝光作品集:
天根盘海底,大浪舂其南。
众山尽萌芽,迸出白玉簪。
涛波蚀之半,玲珑兀空龛。
其阴生琪玕,其阳产楩楠。
绝顶逼太白,才可一剑函。
银河从天来,白凤毛毵毵。
鱼龙撼不醒,醉如卧箔蚕。
其中黑无底,铜杖不可探。
一线出山腹,牛乳清而甘。
清寒漱草木,日出香馣馣。
云雾忽卷去,玉气射紫岚。
千峰碧菡萏,春霞散红酣。
或黝如苍璧,或青如挼蓝。
或树旗杠一,或覆鼎足三。
或抉如怒猊,或呀如洪蚶。
或如马善踶,或如虎视眈。
耸者如楼观,窾者如罂甔。
仰者如箕踞,俯者如负儋。
或螺髻绀目,俨雅如瞿昙。
或庞眉骀背,伛偻如老聃。
矫如天女戏,卑如童子参。
万鬼若斫削,天巧未易谈。
招提十八寺,过者尝挽骖。
中有天人师,久卧老柏庵。
法界如尘沙,一一毛端含。
长风吹游子,鬓发青䰐鬖。
幽寻忽至此,佳处若已谙。
我家雁山顶,择胜不敢贪。
但悲食糜子,腐作书中蟫。
相逢一大笑,新诗出长锬。
明朝芙蓉路,惟听霜钟韽。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馀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曏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馀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 «
- »
- 盐官绝句四首南寺千佛阁
- 思边
- 诉衷情近 · 雨晴气爽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八节
- 广州劝驾一首
-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嗣崧诗
- 三国演义 · 第五十四回 ·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 题光福画卷
- 八翁吟十首
- 晚泊
-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 遣怀
- 满江红
- 故人王逢年书来云留闢太保府中书记多甘泉应制之作且为日东访余于青州率尔言答
- 题沈君小影
- 岁朝咏史作
- 东晋
- 种莲
- 览镜七首
- 寿大司空蒋公石庵七十华诞
- 赋得灵隐寺飞来峯赠卢祠部
- 孟子孟子去齐
- 楞伽晓月
- 感作二首
- 临安县观钱氏庙
- 金谷故址
- 十六字令春
- 菩萨蛮 · 咏南洋果品十阕
- 湖庄述怀
- 再别旵上人
- 秋月
- 感春二首
- 西王母哀十首
- 并附家居泛白龙潭诗三首
- 游桃源观
- 史伯友好礼斋
- 初冬汪汉衝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 江馆三首
- 制参王公
- 府江吟
-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臺为韵
- 瑞莲歌次可行叔韵
- 荅问读书居
- 题归去来辞画四首
- 棠梨双白头
- 九溪道中二首
- 游息洞
- 龙隐洞读元佑党人碑
- 乙丑十月望前一日同人小集赋诗
- 过废园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