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

王守仁 - []

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原’数说标示学者,指为晚年定论,此亦恐非。”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是皆所谓理也。是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

夫析心与理而为二,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吾子既已知之矣,是果何谓而然哉?谓之玩物丧志,尚犹以为不可欤?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理”也。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翻译文

来信说:“听先对学讲过即物穷理之说就是玩物丧志,又把朱熹的一些关于‘厌繁就约’‘涵养本原’等观点的书信取出,一一给学看,认为是朱熹的晚年定论,这恐怕不对。”

朱熹所说的“格物”,其实质指“即物穷理”。也就是在万事万物上寻求其原本的理,是用自己的心在万事万物上推究理,这就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求理于万事万物,就像求孝顺之理于其双亲。求孝顺之理于其双亲,那么理是在我们心中呢,还是在于双亲之身呢?假果真在于双亲之身,那么双亲过世之后,我们心中就没有孝顺之理了吗?看见孩子掉到井里,必会有恻隐之心,那么恻隐之理是在孩子身上还是在我们内心的良知上呢?我们或者是跳进井里把他救上来,或者是搭把手把他捞出来。这都是所谓的理。那么,理在孩子身上,还是在我们内心的良知上呢?以此类推,万事万物的理都是这样,以此可知把心与理一分为二是不对的。

把心与理一分为二,这是告子的“义外”学说,曾被孟子深刻批判过。“重视外在知识而忽略内心修养,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既然你已明白这些,它到底该怎么说?我说玩物丧志,你还认为不对吗?我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把我心中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我本心的良知也就是所谓的理。把我心中的良知理应用到万事万物上,那么万事万物都得到理了。使我的心纯系良知就是致知;各种事物都得到理,即为格物。此乃心理合一。把心与理合二为一,那么凡是我前所讲的以及朱熹先晚年定论,就都可不言自明了。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拼音版/注音版

chuán xí lù juǎn zhōng dá gù dōng qiáo shū liù。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lái shū yún wén yǔ xué zhě,

来书云:“闻语学者,

nǎi wèi jí wù qióng lǐ zhī shuō yì shì wán wù sàng zhì,

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

yòu qǔ qí yàn fán jiù yuē hán yǎng běn yuán shǔ shuō biāo shì xué zhě,

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原’数说标示学者,

zhǐ wèi wǎn nián dìng lùn,

指为晚年定论,

cǐ yì kǒng fēi。

此亦恐非。

zhū zǐ suǒ wèi gé wù yún zhě,

”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

zài jí wù ér qióng qí lǐ yě。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jí wù qióng lǐ shì jiù shì shì wù wù shàng qiú qí suǒ wèi dìng lǐ zhě yě,

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

shì yǐ wú xīn ér qiú lǐ yú shì shì wù wù zhī zhōng,

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

xī xīn yǔ lǐ wèi èr yǐ。

析心与理为二矣。

fū qiú lǐ yú shì shì wù wù zhě,

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

rú qiú xiào zhī lǐ yú qí qīn zhī wèi yě。

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

qiú xiào zhī lǐ yú qí qīn,

求孝之理于其亲,

zé xiào zhī lǐ qí guǒ zài yú wú zhī xīn xié yì guǒ zài yú qīn zhī shēn xié jiǎ ér guǒ zài yú qīn zhī shēn,

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

zé qīn méi zhī hòu,

则亲没之后,

wú xīn suì wú xiào zhī lǐ yú jiàn rú zǐ zhī rù jǐng,

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

bì yǒu cè yǐn zhī lǐ,

必有恻隐之理,

shì cè yǐn zhī lǐ guǒ zài yú rú zǐ zhī shēn yú yì zài yú wú xīn zhī liáng zhī yú qí huò bù kě yǐ cóng zhī yú jǐng yú qí huò kě yǐ shǒu ér yuán zhī yú shì jiē suǒ wèi lǐ yě。

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是皆所谓理也。

shì guǒ zài yú rú zǐ zhī shēn yú yì guǒ chū yú wú xīn zhī liáng zhī yú yǐ shì lì zhī,

是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

wàn shì wàn wù zhī lǐ mò bù jiē rán,

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

shì kě yǐ zhī xī xīn yǔ lǐ wèi èr zhī fēi yǐ。

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

fū xī xīn yǔ lǐ ér wèi èr,

夫析心与理而为二,

cǐ gào zi yì wài zhī shuō,

此告子义外之说,

mèng zǐ zhī suǒ shēn pì yě。

孟子之所深辟也。

wù wài yí nèi,

“务外遗内,

bó ér guǎ yào,

博而寡要”,

wú zi jì yǐ zhī zhī yǐ,

吾子既已知之矣,

shì guǒ hé wèi ér rán zāi wèi zhī wán wù sàng zhì,

是果何谓而然哉?谓之玩物丧志,

shàng yóu yǐ wéi bù kě yú ruò bǐ rén suǒ wèi zhì zhī gé wù zhě,

尚犹以为不可欤?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

zhì wú xīn zhī liáng zhī yú shì shì wù wù yě。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wú xīn zhī liáng zhī,

吾心之良知,

jí suǒ wèi tiān lǐ yě。

即所谓“天理”也。

zhì wú xīn liáng zhī zhī tiān lǐ yú shì shì wù wù,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zé shì shì wù wù jiē dé qí lǐ yǐ。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zhì wú xīn zhī liáng zhī zhě,

致吾心之良知者,

zhì zhī yě shì shì wù wù jiē dé qí lǐ zhě,

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

gé wù yě。

格物也。

shì hé xīn yǔ lǐ ér wèi yī zhě yě。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hé xīn yǔ lǐ ér wèi yī,

合心与理而为一,

zé fán qū qū qián zhī suǒ yún,

则凡区区前之所云,

yǔ zhū zǐ wǎn nián zhī lùn,

与朱子晚年之论,

jiē kě yǐ bù yán ér yù yǐ。

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注释

玩物丧志,出自《尚书·周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阳明曾编辑《朱子晚年定论》,认为朱熹晚年时悔悟自己先前之说为误。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王守仁 - []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间,纵观山川形胜。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六|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王守仁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