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
宋福州闽县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自幼聪颖,志趣广远。年十七,父殁。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黄榦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熹以仲女妻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黄榦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决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吏治廉明,曾陈说抗金保民大计。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时边备废弛,忌者恐其直言边事,排挤致使归里,遂授徒著书以终。晚年隐居于武夷,潜心闽学研究,世称「勉斋先生」。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赐谥「文肃」。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祀于孔庙,又建黄勉斋祠于府学内。著有《周易系辞传解》一卷、《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孝经本旨》一卷、《论语注语问答通释》10卷、《勉斋先生讲义》一卷、《朱侍讲行状》一卷、《勉斋诗钞》一卷、《黄勉斋先生文集》八卷、《晦庵先生语续录》四十六卷、《勉斋集》四十卷、《书传》、《易解》、《四书通释》等。
以下是黄榦作品集:
干拜。违几舄十有馀年,祸患馀生,不复有人世之念,以是愚贱之迹久自绝于门下。今者不自意乃得俯伏道左,以慰拳拳慕恋之私。惟是有怀未吐而舟驭启行,深夜不敢造谒,坐局不敢离远,终夕展转如有所失。恭惟明公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而抑遏摧伏,不使得以尽其才。一旦有警,拔起于山谷之间,而委之以方面之寄。明公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已足以折冲于千里之外。虽然,今之所以用明公与其所以为明公用者,亦尝深思之乎?古之立大功于外者,内不可以无所主,非张仲则吉甫不能成其功、非魏相则充国无以行其计。今之所以主明公者,何如哉?黑白杂揉、贤不肖混殽、佞谀满前、横恩四出。国且自伐,何以伐人?此仆所以深虑夫用明公者,尤不可以不审夫自治之策也。国家以仁厚操驯天下士大夫之气,士大夫之论素以宽大长者为风俗。江左人物素号怯懦,秦氏和议又从而销靡之,士大夫至是奄奄然不复有生气矣。语文章者多虚浮,谈道德者多拘滞。求一人焉,足以持一道之印,寄百里之命,已不复可得,况敢望其相与冒霜露、犯锋镝,以立不世之大功乎?此仆所以又虑夫为明公用者,无其人也。内之所以用我,与外之所以为我用者,皆有未满吾意者焉。
- «
- »
推荐诗词古文
- 迷迭香赋
- 江城梅花引 · 荆溪阻雪
- 送朝邑
-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
- 依韵寄成都李希淳屯田
- 念奴娇 · 其五酬王城山
- 声声慢 · 柳花咏
- 途中二首
- 白纻词
- 协平兄以诗讚予隶书次韵答之
- 舆病高厓道中作
- 静寄轩为吴僧一元赋
- 送郑推官
- 北山诗三十八首
- 和张子白来韵
- 吊邹汝愚谪石城
-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
- 寻云陟累榭送严子善之上犹
- 春日述怀五首
-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 帝京篇
- 三月初三日
- 荷花词,次韵周伯温参政四首其一
- 入都再游摩诃禅林
- 元夕集朱氏兄弟山下草堂得歌字
- 雨花臺
- 和公择游寿圣院啜茶题名
- 送沈琛笙归衡山
- 寄曹秋岳
- 送林公似有之宰古田
- 古囊寿藏
- 临江仙 · 感事
- 张持道生辰三首
- 过豫章
- 懒
- 日出
- 皇太妃閤春帖子五首
- 题东山图玉山同赋
- 夜坐
- 十二乐秋辞
- 夏日寓山斋
- 大长公府羣花屏诗
- 无锡山中留题
- 题赵鼎之一山诗卷
- 咏石季伦
- 醉歌
- 人日洪爽寰兄枉草堂并索书传稿
- 晓登灵岩
- 田家
- 劝农三首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