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王充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

王充 - []

或曰:“士之论高,何必以文?”

答曰:夫人有文质乃成。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施设,实情敷烈。夫文德,世服也。空书为文,实行为德,著之于衣为服。故曰: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华而晥者,大夫之箦,曾子寝疾,命元起易。由此言之,衣服以品贤,贤以文为差。愚杰不别,须文以立折。非唯于人,物亦咸然。龙鳞有文,于蛇为神;凤羽五色,于鸟为;虎猛,毛蚡蚖;龟知,背负文:四者体不质,于物为圣贤。且夫山无林,则为土山,地无毛,则为泻土;人无文,则为仆人。土山无麋鹿,泻土无五谷,人无文德,不为圣贤。上多文而后土多理。二气协和,圣贤禀受,法象本类,故多文彩。瑞应符命,莫非文者。晋唐叔虞、鲁成季友、惠公夫人号曰仲子,而怪奇,文在其手。张良当贵,出与神会,老父授书,卒封留侯。河神,故出图,洛灵,故出书。竹帛所记怪奇之物,不出潢洿。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棘子成欲弥文,子贡讥之。谓文不足奇者,子成之徒也。

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为优。或曰:“文儒不若世儒。世儒说圣人之经,解贤者之传,义理广博,无不实见,故在官常位,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招会千里,身虽亡,学传于后。文儒为华淫之说,于世无补,故无常官,弟子门徒不见一人,身之后,莫有绍传,此其所以不世儒者也。”

答曰:不然。夫世儒说圣情,共起并验,俱追圣人。事殊而务同,言异而义钧。何以谓之文儒之说无补于世?世儒业易为,故世人学之多;非事可析第,故宫廷设其位。文儒之业,卓绝不循,人寡其书,业虽不讲,门虽无人,书文奇伟,世人亦传。彼虚说,此实篇。折累二者,孰者为贤?案古俊又著作辞说,自用其业,自明于世。世儒当时虽尊,不遭文儒之书,其迹不传。周公制礼乐,名垂而不灭。孔子作《春秋》,闻传而不绝。周公、孔子,难以论言。汉世文章之徒,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扬子云,其材能若奇,其称不由人。世传《诗》家鲁申公,《书》家千乘欧阳、公孙,不遭太史公,世人不闻。夫以业自显,孰与须人乃显?夫能纪百人,孰与廑能显其名?

或曰:“著作者,思虑间也,未必材知出异人也。居不幽,思不至。使著作之人,总众事之凡,典国境之职,汲汲忙忙,〔何〕暇著作?试使庸人积闲暇之思,亦能成篇八十数。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发,何暇优游为丽美之文于笔札?孔子作《春秋》,不用于周也。司马卿不预公卿之事,故能作子虚之赋。扬子云存中郎之官,故能成《太玄经》,就《法言》。使孔子得王,《春秋》不作。〔籍〕卿、子云为相,赋玄不工。”

答曰: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谓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改法而制。周道不弊,孔子不作,休思虑间也!周法阔疏,不可因也。夫禀地之文,发于胸臆,岂为间作不暇日哉?感伪起妄,源流气。管仲相桓公,致于九合。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然而二子之书,篇章数十。卿、子云,二子之伦也。俱感,故才并;才同,故业钧。皆士而各著,不以思虑间也。问事弥多而见弥博,官弥剧而识弥泥。居不幽则思不至,思不至则笔不利。嚚顽之人,有幽室之思,虽无忧,不能著一字。盖人材有能,无有不暇。有无材而不能思,无有知而不能著。有鸿材欲作而无起,细知以问而能记。盖奇有无所因,无有不能言,两有无所睹,无不暇造作。

或曰:“凡作者精思已极,居位不能领职。盖人思有所倚着,则精有所尽索。著作之人,书言通奇,其材已极,其知已罢。案古作书者,多位布散盘解,辅倾宁危,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夫有所逼,有所泥,则有所自,篇章数百。吕不韦作《春秋》举家徙蜀;淮南王作道书,祸至灭族;韩非著治术,身下秦狱。身且不全,安能辅国?夫有于彼,安能不于此?深于作文,安能不浅于政治?”

答曰: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志有所存,顾不见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称干将之利,刺则不能击,击则不能刺,非刃不利,不能一旦二也。蛢弹雀则失鷃,射鹊则失雁,方员画不俱成,左右视不并见,人材有两为,不能成一。使干将寡刺而更击,舍鹊而射雁,则下射无失矣。人委其篇章,专为〔政〕治,则子产、子贱之迹不足侔也。古作书者,多立功不用也。管仲、晏婴,功书并作;商鞅、虞卿,篇治俱为。高祖既得下,马上之计未败,陆贾造《新语》,高祖粗纳采。吕氏横逆,刘氏将倾,非陆贾之策,帝室不宁。盖材知无不能,在所遭遇,遇乱则知立功,有起则以其材著书者也。出口为言,著文为篇。古以言为功者多,以文为败者希。吕不韦、淮南王以他为过,不以书有非,使客作书,不身自为;不作书,犹蒙此章章之祸。人古今违属,未必皆著作材知极也。邹阳举疏,免罪于梁。徐乐上书,身拜郎中。材能以其文为功于人,何嫌不能营卫其身?韩蚤信公子非,国不倾危。及非之,李斯奇,非以著作材极,不能复有为也。春物之伤,或之也,残物不伤,秋亦不。假令非不,秦未可知。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己;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或曰:“古今作书者非一,各穿凿失经之实传,违圣人质,故谓之蕞残,比之玉屑。故曰:“蕞残车,不成为道;玉屑箧,不成为宝。”前人近圣,犹为蕞残,况远圣从后复重为者乎?其作必为妄,其言必不明,安可采用而施行?”

答曰:圣人作其经,贤者造其传,述作者之意,采圣人之志,故经须传也。俱贤所为,何以独谓经传是,他书记非?彼见经传,传经之文,经须而解,故谓之是。他书与书相违,更造端绪,故谓之非。若此者,韪是于《五经》。使言非《五经》,虽是不见听。使《五经》从孔门出,到今常令人不缺灭,谓之纯壹,信之可也。今《五经》遭亡秦之奢侈,触李斯之横议,燔烧禁防,伏之休,抱经深藏。汉兴,收《五经》,经书缺灭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晁错之辈,各以私意分拆文字,师徒相因相授,不知何者为是。亡秦无道,败乱之也。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可观读以正说,可采掇以示后人。后人复作,犹前人之造也。夫俱鸿而知,皆传记所称,文义与经相薄。何以独谓文书失经之实?由此言之,经缺而不完,书无佚本,经有遗篇。折累二者,孰与蕞残?《易》据事象,《诗》采民以为篇,《乐》须〔民〕欢,《礼》待民平。四经有据,篇章乃成。《尚书》、《春秋》,采掇史记。史记兴无异,以民事一意,《六经》之作皆有据。由此言之,书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折累二者,孰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诸子尺书,文明实是。说章句者,终不求解扣明,师师相传,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翻译文

有人说:“士人的议论高明,为什么一定要依靠借助文采呢?”

回答说:“人要具备文和质两个方才算完美。物有只开不结果的,有只结果不开的。《易》上说:“圣人的情感通过文辞表达出来。”说出口就成了语言,把简札编在一起就成了文章,文辞书写出来,真实的情感就显现了。体现德行的文采,就是社会的服饰。只见之于文字叫“文”,实际去做叫“德”,装饰在衣上叫“服”。所以说:道德越高的文饰就越多采,道德越明显的文饰就越鲜明。官大位尊的人道德丰盈,他的文饰就鲜明;子的道德高尚,他的文饰就华丽。官高位尊文饰就繁多,道德高尚文饰就丰盛。华丽而又光滑的,是大夫享用的席子,曾子病重卧床,让儿子把这种席子换掉。由此说来,以穿的服饰来区别贤人,贤人是以文采的多少来区分高低。愚昧杰出不能分别,必须要靠文采来判断。不仅人类是此,万物也都是这样。龙的鳞上有纹,在蛇类中是神物;凤的羽毛有五色,在鸟类中是首领;老虎威猛,毛色纹很多;龟智慧,背甲上有纹。这四种动物的躯体色华丽,在动物类中是圣贤。果山没有林木,就是土山;地上不草木,就是潟土;人没有文采,就是无用的人。土山上不会有麋鹿,潟土上不会五谷,人没有体现德行的文采就不会是圣贤。上多日星辰而大地多山川陵谷,阴阳二气协和,圣贤承受此二气,仿效地,所以文采繁多。祥瑞吉兆,没有不以文采来显现的。晋唐叔虞,鲁成季友,惠公夫人名叫仲子,他们下来就很奇怪,有字样在他们手上。张良命该显贵,出逃时与神人相会,黄石老人授以兵书,终于被封为留侯。黄河神异,所以出现河图;洛神灵,所以出现洛书。书籍所记载的怪奇的事物,不会出现在小坑中。物以文采为外表,人以文采为根基。棘子成想取消文采,子贡就讥讽他。认为文采不足为奇的,是棘子成这类人。

  能著书立说的是文儒,能解释经书的是世儒。两种儒同在社会上,不知哪一种更优些。有人说:“文儒不世儒。世儒解释圣人的经书,解释贤人的传述,意义道理广博,没有不见实效的,所以在官府有固定的职位;其中地位最高的是五经博士,聚集了许多门徒,招引会集了千里之外的学,即使他本人了,他的学说仍然流传于后代。文儒发表的是华而不实的议论,对社会毫无补益,所以没有固定的官职,不见他们有一个弟子门徒,他们本人亡之后,没有人继承他们的学业。这就是文儒不世儒的道理。”

  回答说:并非此。文儒世儒解释圣人的实情,是出于同一个动机,有同样的效验,目的都是想追随圣人。事情虽然不同但勉力从事是一致的,说的话不一样但道理却是相同的。为什么说文儒的议论对社会没有补益呢?世儒的学问容易做,所以世人学习的就多,平凡的事情都可以分出高低来,所以官府朝廷中都设置了他们的职位。文儒的学问,卓越非凡不循常规,人们很少读他们的书,他们的学问即使没有用来传授,门下即使没有弟子,但他们的著作文章奇伟不凡,世上的人同样流传他们的著述。那些世儒的都是虚妄的言论,只有这些文儒的才是有实际内容的文章。判断比较这两种儒,哪一个贤明呢?考察古代贤能的人著书立说,自己用自己的学问,自己在社会上出名。世儒在当时即使尊贵,果没有被文儒把他们写进书里,他们的事迹就不会流传。周公制礼作乐,名声流传而不灭绝。孔子编写《春秋》,名声流传而不灭绝。周公、孔子是圣人,难以用他们作例子来论证人才。汉代写书的人有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杨子云等人,他们的才能同奇人一样,他们的名声不是靠别人得来的。世人传闻的《诗》家鲁申公,《书》家千乘郡的欧阳和公孙弘,果不是遇上太史公将他们记载下来,世上的人也不会知道他们。凭自己的学问出名的人与依赖别人才出名的人相比,哪个更呢?能够记载一百个人的事迹使他们出名,与仅仅能使自己出名的人相比,哪个更高明呢?

  有人说:“从事著述的人,只是有空闲时间来思考罢了,不一定是他才智出众不同于平常人。居住的地方不幽静,文思就不会到来。果让从事著述的人,总揽各方的事,掌管国境之内的职责,心情急切忙忙碌碌,他还有什么空闲去从事著述呢?假使让一个平庸的人把闲暇时的思虑积累起来,也能写出八十多篇文章。周文王忙于政务太阳偏西也没有空吃饭,周公洗一次头要中断三回来接待客人,还有什么空余时间悠闲自在地用笔在简札上写出美丽的文章呢?孔子写成了《春秋》,是因为没有被周子重用。司马卿因为不能参预公卿的事务,所以能写成《子虚赋》。扬子云因为只当了中郎这样一个闲官,所以才能写成《太玄经》和《法言》。果孔子能当上王,《春秋》就写不出来;假司马卿和扬子云做了丞相,《子虚赋》和《太玄经》就不会有此的巧妙。”

  回答说:周文王忙得到太阳偏西了还没有空去吃饭,这是为推演《易》和增加卦数。周公洗一次头要中断三回,这是忙于为周朝改订法度和制礼作乐。周朝的礼制不败坏,孔子就不会写作《春秋》,并不是因为他有空闲时间来思考,而是因为周代的礼制已经不完备,不能再沿用了。他承受了地的文采,发自内心而写作,哪里是闲着无事而写作以免荒废日呢?这乃是对虚妄有所感触而引起的,就像源会流淌热气会蒸腾一样非写不可。管仲辅佐齐桓公,以致于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商鞅辅佐秦孝公,为秦国开创了帝王之业。然而他们两人写的书,也有几十篇之多。司马卿和扬子云,也是管仲、商鞅这类人。由于他们都有所感触,因此才干不相上下;才干相同,因此学问相当。他们都在做官而又各自著书,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空闲。过问的事情越多见识也就越广博,官务越繁忙见识也就越深厚。居住的地方不幽静文思就不会到来,文思不来下笔就不流利,顽固愚笨的人,有幽室供他思考,即使他无所忧虑,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来。人才有能与不能,而不在于有没有空闲。有缺乏才智而不能思考的人,没有具备才智而不能写作的人。有才智很高想写作而无所缘起的人,没有才智很低而由于有空闲就能记录成文的人。大概奇才有无从下笔的,没有不会写作的,有看不到的,没有缺乏功夫进行写作的。

  有人说:“凡是著书立说的人他的精力智慧已经穷尽,居官位就不能胜任职责。大约人的思想偏重于某个方,那么精力也就会在这方用尽。著书立说的人,写的东西精深奇特,他的才智已经到了极限,他的智慧已消耗殆尽。考察古代著书立说的人,大多处在闲散无事的地位;至于辅佐将要倾覆的社稷,安定将要危亡的国家,这不是著书立说的人所能做到的。有所推动,有所坚持,就会有所开端,写出成百篇的文章来。吕不韦写《吕氏春秋》,全家流放四川;淮南王作《淮南子》,遭祸至全家被处;韩非著《韩非子》一书,自己被害在秦国的狱中。自身尚且不能保全、怎么能辅佐国家呢?在那方有所擅,在这方怎么能不有所不足呢?精通写文章,怎么能不在政治上有所不足呢?”

  回答说:人有优的地方,必然也有劣的地方;人有工巧的时候,必然也有笨拙的时候。并不是由于低劣,而是心思没放在这方;并不是由于笨拙,而是精神没有集中于这方。心中存有某种志向,就会连泰山也看不见;思想达到了某种境地,自己就没有空闲来有所谋求。世人称赞干将的锋利,但它能刺就不能砍,能砍就不能刺,不是剑刃不锋利。而是同时不能起两种作用。用蛢弹雀就不能同时弹,用弓射鹊就不能同时射雁;方和不能同时都画成,眼睛向左右看不能同时两边都看见,一个人果同时做两件事,结果一件事也做不成。果干将不用来刺而改为砍,不用蛢射鹊而改为射雁,就一定能砍下来,一定能射中而不会失误了。人果放弃他的写作,专心搞政治,那么子产和子贱的事迹就不值得一比了。古代著书的人,很多都是能建立功业的人,只是没有受到重用。管仲和晏婴,功业和著书都有所建树;商鞅和虞卿,文章和政治都有所成就。汉高祖得下之后,使用武力治国的主张没有改变,陆贾写出《新语》,汉高祖大体都采用了。吕氏阴谋篡权,刘氏的下将要倾覆,果不是陆贾的政策,汉家帝室就不会得安宁。有才智的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他的遭遇何,果遇到乱世,就会去建立功业,有所感触,就会以他的才智从事著述。说出口就是语言,写成字就是文章。古代凭说话建功的人多,为写文章而遭受败家灭族的人极少。吕不韦、淮南王是由于别的事而犯罪,不是因为著书才有罪的。让门客来写书,自己并不写,即使不写书,也仍然要蒙受灾祸,灾祸害人,从古至今接连不断,不一定都是在写作上才智穷尽了的人。邹阳在狱中上书,被梁孝王免去了罪;徐乐给汉武帝上书,自己被拜为郎中。才智能以文章的形式有功于人,为什么要怀疑它不能保护自身呢?韩王安果早点听从公子韩非的意见,国家不会有倾覆的危险。至于韩非的,是因为李斯嫉妒他才能出众,并不是由于他著书才智竭尽,不能在政治上再有作为的缘故。春植物受到伤害,有的因此而了;有些被摧残过的植物果不再受伤害,到秋也会大成熟。果韩非不的话,秦王朝的前途就很难说了。所以有才学的人能够使自己的德行受人尊敬,却不能使别人必定效法自己;能够使自己的议论切实可行,却不能使别人必定采纳自己的主张。

  有人说:“从古到今写书的人不止一个,各自牵强附会失去了经传的真实内容,违背了圣人的本质意义,所以称之为残缺之物,把它比作玉屑。因此说:‘残缺之物装车,不能成为什么学说;玉屑装箱子,不能成为什么宝物。”前人最接近圣人,还被称为残缺之物,何况远离圣人随前人之后重新来写书的人呢?他们的著作必定是愚妄的,他们的言论必定是不贤明的,怎么能够采用而用来施行呢?”

  回答说:圣人写经,贤人作传,要阐述著书人的本意,采集圣人的遗志,所以经必须要有传来解释。都是贤人所写的,为什么偏认为经传是对的,而其他的书和记都不对呢?那些可以见到的经传以及解释经的文章,说明经必须要传才能解释清楚,所以说它们是对的。其他书与传上的解释不相符合,别创一说,所以说它们不对。像这样的话,以五经作为是非标准,假说的话不符合五经,即使完全正确,也不会被人听信。假使五经从孔子门中出来,至今毫无残缺散失,称得上是纯粹完整的东西,相信它是可以的。现在五经已经遭受了秦朝的糟踏,受到李斯主张的触犯,焚烧并禁止流传,伏这类人,怀抱经书深藏在山中。汉朝兴起,征收五经,经书残缺散失而下落不明,篇章亡佚散失而不完备。晁错这类人,各按自己的想法,分割拆散文字的本意,师徒相继沿袭传授,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秦朝无道义,所以就败乱了。秦朝即使无道,并没有烧诸子的著作。诸子的著作,文章篇目全都存在,可以阅读用来纠正各种言论,可以拿来给后人看。后人重新写书,就和前人创作一样。都博学而有智慧,全是史书所称道的,文义与经书不相上下,为什么单认为诸子的著作偏离了经书的真实呢?由此说来,经书残缺而不完整,诸子百家的书没有散失不全的,而经书反而有遗失的篇目。分析比较二者,谁是支离破碎的呢?《易》是根据事物的表象写成的,《诗》是向民间采集而编辑成篇的,《乐》的成书有赖于老百姓的欢愉,《礼》的成文全靠老百姓安乐讲礼节。四经都有所依据,它的篇章才能写成。《尚书》和《春秋》,采取了史官的记载。史官的记载与诸子的著作没有区别,与依据百姓和事象写成的经书是同一个道理。六经的写作全都有所依据。由此说来,诸子的书是根本,经书则是枝节,枝节偏离了事实,根本却具备了道的实质。分析比较二者,谁才是玉屑呢?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失误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错误的人在诸子。诸子的著述,文句明白,事情真实。解释经书章句的人不想求得彻底地理解而去问个一清二楚,一代代师承下去,仍就此解释经书章句的人,就不会是通晓古今的人。

网友完善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拼音版/注音版

lùn héng juǎn èr shí bā shū jiě piān。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

wáng chōng。

王充。

huò yuē shì zhī lùn gāo,

或曰:“士之论高,

hé bì yǐ wén dá yuē fū rén yǒu wén zhì nǎi chéng。

何必以文?” 答曰:夫人有文质乃成。

wù yǒu huá ér bù shí,

物有华而不实,

yǒu shí ér bù huá zhě。

有实而不华者。

yì yuē shèng rén zhī qíng xiàn hū cí。

《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

chū kǒu wèi yán,

”出口为言,

jí zhá wéi wén,

集札为文,

wén cí shī shè,

文辞施设,

shí qíng fū liè。

实情敷烈。

fū wén dé,

夫文德,

shì fú yě。

世服也。

kōng shū wéi wén,

空书为文,

shí xíng wéi dé,

实行为德,

zhe zhī yú yī wèi fú。

著之于衣为服。

gù yuē dé mí shèng zhě wén mí rù,

故曰:德弥盛者文弥缛,

dé mí zhāng zhě rén mí míng。

德弥彰者人弥明。

dà rén dé kuò qí wén bǐng。

大人德扩其文炳。

xiǎo rén dé chì qí wén bān。

小人德炽其文斑。

guān zūn ér wén fán,

官尊而文繁,

dé gāo ér wén jī。

德高而文积。

huá ér hàn zhě,

华而晥者,

dài fū zhī zé,

大夫之箦,

zēng zǐ qǐn jí,

曾子寝疾,

mìng yuán qǐ yì。

命元起易。

yóu cǐ yán zhī,

由此言之,

yī fú yǐ pǐn xián,

衣服以品贤,

xián yǐ wén wèi chà。

贤以文为差。

yú jié bù bié,

愚杰不别,

xū wén yǐ lì zhé。

须文以立折。

fēi wéi yú rén,

非唯于人,

wù yì xián rán。

物亦咸然。

lóng lín yǒu wén,

龙鳞有文,

yú shé wèi shén fèng yǔ wǔ sè,

于蛇为神;凤羽五色,

yú niǎo wèi jūn hǔ měng,

于鸟为君;虎猛,

máo fén yuán guī zhī,

毛蚡蚖;龟知,

bēi fù wén sì zhě tǐ bù zhì,

背负文:四者体不质,

yú wù wèi shèng xián。

于物为圣贤。

qiě fú shān wú lín,

且夫山无林,

zé wèi tǔ shān,

则为土山,

dì wú máo,

地无毛,

zé wèi xiè tǔ rén wú wén,

则为泻土;人无文,

zé wèi pú rén。

则为仆人。

tǔ shān wú mí lù,

土山无麋鹿,

xiè tǔ wú wǔ gǔ,

泻土无五谷,

rén wú wén dé,

人无文德,

bù wéi shèng xián。

不为圣贤。

shàng tiān duō wén ér hòu tǔ duō lǐ。

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

èr qì xié hé,

二气协和,

shèng xián bǐng shòu,

圣贤禀受,

fǎ xiàng běn lèi,

法象本类,

gù duō wén cǎi。

故多文彩。

ruì yīng fú mìng,

瑞应符命,

mò fēi wén zhě。

莫非文者。

jìn táng shū yú lǔ chéng jì yǒu huì gōng fū rén hào yuē zhòng zi,

晋唐叔虞、鲁成季友、惠公夫人号曰仲子,

shēng ér guài qí,

生而怪奇,

wén zài qí shǒu。

文在其手。

zhāng liáng dāng guì,

张良当贵,

chū yǔ shén huì,

出与神会,

lǎo fù shòu shū,

老父授书,

zú fēng liú hóu。

卒封留侯。

hé shén,

河神,

gù chū tú,

故出图,

luò líng,

洛灵,

gù chū shū。

故出书。

zhú bó suǒ jì guài qí zhī wù,

竹帛所记怪奇之物,

bù chū huáng wū。

不出潢洿。

wù yǐ wén wèi biǎo,

物以文为表,

rén yǐ wén wèi jī。

人以文为基。

jí zi chéng yù mí wén,

棘子成欲弥文,

zǐ gòng jī zhī。

子贡讥之。

wèi wén bù zú qí zhě,

谓文不足奇者,

zi chéng zhī tú yě。

子成之徒也。

zhù zuò zhě wéi wén rú,

著作者为文儒,

shuō jīng zhě wèi shì rú。

说经者为世儒。

èr rú zài shì,

二儒在世,

wèi zhī hé zhě wèi yōu。

未知何者为优。

huò yuē wén rú bù ruò shì rú。

或曰:“文儒不若世儒。

shì rú shuō shèng rén zhī jīng,

世儒说圣人之经,

jiě xián zhě zhī chuán,

解贤者之传,

yì lǐ guǎng bó,

义理广博,

wú bù shí jiàn,

无不实见,

gù zài guān cháng wèi,

故在官常位,

wèi zuì zūn zhě wèi bó shì,

位最尊者为博士,

mén tú jù zhòng,

门徒聚众,

zhāo huì qiān lǐ,

招会千里,

shēn suī sǐ wáng,

身虽死亡,

xué chuán yú hòu。

学传于后。

wén rú wèi huá yín zhī shuō,

文儒为华淫之说,

yú shì wú bǔ,

于世无补,

gù wú cháng guān,

故无常官,

dì zǐ mén tú bú jiàn yī rén,

弟子门徒不见一人,

shēn sǐ zhī hòu,

身死之后,

mò yǒu shào chuán,

莫有绍传,

cǐ qí suǒ yǐ bù rú shì rú zhě yě。

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

dá yuē bù rán。

” 答曰:不然。

fū shì rú shuō shèng qíng,

夫世儒说圣情,

gòng qǐ bìng yàn,

共起并验,

jù zhuī shèng rén。

俱追圣人。

shì shū ér wù tóng,

事殊而务同,

yán yì ér yì jūn。

言异而义钧。

hé yǐ wèi zhī wén rú zhī shuō wú bǔ yú shì shì rú yè yì wèi,

何以谓之文儒之说无补于世?世儒业易为,

gù shì rén xué zhī duō fēi shì kě xī dì,

故世人学之多;非事可析第,

gù gōng tíng shè qí wèi。

故宫廷设其位。

wén rú zhī yè,

文儒之业,

zhuō jué bù xún,

卓绝不循,

rén guǎ qí shū,

人寡其书,

yè suī bù jiǎng,

业虽不讲,

mén suī wú rén,

门虽无人,

shū wén qí wěi,

书文奇伟,

shì rén yì chuán。

世人亦传。

bǐ xū shuō,

彼虚说,

cǐ shí piān。

此实篇。

zhé lèi èr zhě,

折累二者,

shú zhě wèi xián àn gǔ jùn yòu zhù zuò cí shuō,

孰者为贤?案古俊又著作辞说,

zì yòng qí yè,

自用其业,

zì míng yú shì。

自明于世。

shì rú dāng shí suī zūn,

世儒当时虽尊,

bù zāo wén rú zhī shū,

不遭文儒之书,

qí jī bù chuán。

其迹不传。

zhōu gōng zhì lǐ yuè,

周公制礼乐,

míng chuí ér bù miè。

名垂而不灭。

kǒng zǐ zuò chūn qiū,

孔子作《春秋》,

wén chuán ér bù jué。

闻传而不绝。

zhōu gōng kǒng zǐ,

周公、孔子,

nán yǐ lùn yán。

难以论言。

hàn shì wén zhāng zhī tú,

汉世文章之徒,

lù jiǎ sī mǎ qiān liú zi zhèng yáng zi yún,

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扬子云,

qí cái néng ruò qí,

其材能若奇,

qí chēng bù yóu rén。

其称不由人。

shì chuán shī jiā lǔ shēn gōng,

世传《诗》家鲁申公,

shū jiā qiān shèng ōu yáng gōng sūn,

《书》家千乘欧阳、公孙,

bù zāo tài shǐ gōng,

不遭太史公,

shì rén bù wén。

世人不闻。

fū yǐ yè zì xiǎn,

夫以业自显,

shú yǔ xū rén nǎi xiǎn fū néng jì bǎi rén,

孰与须人乃显?夫能纪百人,

shú yǔ jǐn néng xiǎn qí míng huò yuē zhù zuò zhě,

孰与廑能显其名? 或曰:“著作者,

sī lǜ jiān yě,

思虑间也,

wèi bì cái zhī chū yì rén yě。

未必材知出异人也。

jū bù yōu,

居不幽,

sī bù zhì。

思不至。

shǐ zhù zuò zhī rén,

使著作之人,

zǒng zhòng shì zhī fán,

总众事之凡,

diǎn guó jìng zhī zhí,

典国境之职,

jí jí máng máng,

汲汲忙忙,

hé xiá zhù zuò shì shǐ yōng rén jī xián xiá zhī sī,

〔何〕暇著作?试使庸人积闲暇之思,

yì néng chéng piān bā shí shù。

亦能成篇八十数。

wén wáng rì zè bù xiá shí,

文王日昃不暇食,

zhōu gōng yī mù sān wò fā,

周公一沐三握发,

hé xiá yōu yóu wèi lì měi zhī wén yú bǐ zhá kǒng zǐ zuò chūn qiū,

何暇优游为丽美之文于笔札?孔子作《春秋》,

bù yòng yú zhōu yě。

不用于周也。

sī mǎ zhǎng qīng bù yù gōng qīng zhī shì,

司马长卿不预公卿之事,

gù néng zuò zǐ xū zhī fù。

故能作子虚之赋。

yáng zi yún cún zhōng láng zhī guān,

扬子云存中郎之官,

gù néng chéng tài xuán jīng,

故能成《太玄经》,

jiù fǎ yán。

就《法言》。

shǐ kǒng zǐ dé wáng,

使孔子得王,

chūn qiū bù zuò。

《春秋》不作。

jí zhǎng qīng zi yún wéi xiāng,

〔籍〕长卿、子云为相,

fù xuán bù gōng。

赋玄不工。

dá yuē wén wáng rì zè bù xiá shí,

” 答曰:文王日昃不暇食,

cǐ wèi yǎn yì ér yì guà。

此谓演《易》而益卦。

zhōu gōng yī mù sān wò fā,

周公一沐三握发,

wèi zhōu gǎi fǎ ér zhì。

为周改法而制。

zhōu dào bù bì,

周道不弊,

kǒng zǐ bù zuò,

孔子不作,

xiū sī lǜ jiān yě zhōu fǎ kuò shū,

休思虑间也!周法阔疏,

bù kě yīn yě。

不可因也。

fū bǐng tiān dì zhī wén,

夫禀天地之文,

fā yú xiōng yì,

发于胸臆,

qǐ wèi jiàn zuò bù xiá rì zāi gǎn wěi qǐ wàng,

岂为间作不暇日哉?感伪起妄,

yuán liú qì。

源流气。

guǎn zhòng xiāng huán gōng,

管仲相桓公,

zhì yú jiǔ hé。

致于九合。

shāng yāng xiāng xiào gōng,

商鞅相孝公,

wèi qín kāi dì yè。

为秦开帝业。

rán ér èr zi zhī shū,

然而二子之书,

piān zhāng shù shí。

篇章数十。

zhǎng qīng zi yún,

长卿、子云,

èr zi zhī lún yě。

二子之伦也。

jù gǎn,

俱感,

gù cái bìng cái tóng,

故才并;才同,

gù yè jūn。

故业钧。

jiē shì ér gè zhe,

皆士而各著,

bù yǐ sī lǜ jiān yě。

不以思虑间也。

wèn shì mí duō ér jiàn mí bó,

问事弥多而见弥博,

guān mí jù ér shí mí ní。

官弥剧而识弥泥。

jū bù yōu zé sī bù zhì,

居不幽则思不至,

sī bù zhì zé bǐ bù lì。

思不至则笔不利。

yín wán zhī rén,

嚚顽之人,

yǒu yōu shì zhī sī,

有幽室之思,

suī wú yōu,

虽无忧,

bù néng zhe yī zì。

不能著一字。

gài rén cái yǒu néng,

盖人材有能,

wú yǒu bù xiá。

无有不暇。

yǒu wú cái ér bù néng sī,

有无材而不能思,

wú yǒu zhī ér bù néng zhe。

无有知而不能著。

yǒu hóng cái yù zuò ér wú qǐ,

有鸿材欲作而无起,

xì zhī yǐ wèn ér néng jì。

细知以问而能记。

gài qí yǒu wú suǒ yīn,

盖奇有无所因,

wú yǒu bù néng yán,

无有不能言,

liǎng yǒu wú suǒ dǔ,

两有无所睹,

wú bù xiá zào zuò。

无不暇造作。

huò yuē fán zuò zhě jīng sī yǐ jí,

或曰:“凡作者精思已极,

jū wèi bù néng lǐng zhí。

居位不能领职。

gài rén sī yǒu suǒ yǐ zhe,

盖人思有所倚着,

zé jīng yǒu suǒ jǐn suǒ。

则精有所尽索。

zhù zuò zhī rén,

著作之人,

shū yán tōng qí,

书言通奇,

qí cái yǐ jí,

其材已极,

qí zhī yǐ bà。

其知已罢。

àn gǔ zuò shū zhě,

案古作书者,

duō wèi bù sàn pán jiě,

多位布散盘解,

fǔ qīng níng wēi,

辅倾宁危,

fēi zhù zuò zhī rén suǒ néng wéi yě。

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

fū yǒu suǒ bī,

夫有所逼,

yǒu suǒ ní,

有所泥,

zé yǒu suǒ zì,

则有所自,

piān zhāng shù bǎi。

篇章数百。

lǚ bù wéi zuò chūn qiū jǔ jiā xǐ shǔ huái nán wáng zuò dào shū,

吕不韦作《春秋》举家徙蜀;淮南王作道书,

huò zhì miè zú hán fēi zhe zhì shù,

祸至灭族;韩非著治术,

shēn xià qín yù。

身下秦狱。

shēn qiě bù quán,

身且不全,

ān néng fǔ guó fū yǒu cháng yú bǐ,

安能辅国?夫有长于彼,

ān néng bù duǎn yú cǐ shēn yú zuò wén,

安能不短于此?深于作文,

ān néng bù qiǎn yú zhèng zhì dá yuē rén yǒu suǒ yōu,

安能不浅于政治?” 答曰:人有所优,

gù yǒu suǒ liè rén yǒu suǒ gōng,

固有所劣;人有所工,

gù yǒu suǒ zhuō。

固有所拙。

fēi liè yě,

非劣也,

zhì yì bù wéi yě,

志意不为也,

fēi zhuō yě,

非拙也,

jīng chéng bù jiā yě。

精诚不加也。

zhì yǒu suǒ cún,

志有所存,

gù bú jiàn tài shān sī yǒu suǒ zhì,

顾不见泰山;思有所至,

yǒu shēn bù xiá xùn yě。

有身不暇徇也。

chēng gàn jiàng zhī lì,

称干将之利,

cì zé bù néng jī,

刺则不能击,

jī zé bù néng cì,

击则不能刺,

fēi rèn bù lì,

非刃不利,

bù néng yī dàn èr yě。

不能一旦二也。

píng dàn què zé shī yàn,

蛢弹雀则失鷃,

shè què zé shī yàn,

射鹊则失雁,

fāng yuán huà bù jù chéng,

方员画不俱成,

zuǒ yòu shì bù bìng jiàn,

左右视不并见,

rén cái yǒu liǎng wèi,

人材有两为,

bù néng chéng yī。

不能成一。

shǐ gàn jiàng guǎ cì ér gèng jī,

使干将寡刺而更击,

shě què ér shè yàn,

舍鹊而射雁,

zé xià shè wú shī yǐ。

则下射无失矣。

rén wěi qí piān zhāng,

人委其篇章,

zhuān wéi zhèng zhì,

专为〔政〕治,

zé zǐ chǎn zi jiàn zhī jī bù zú móu yě。

则子产、子贱之迹不足侔也。

gǔ zuò shū zhě,

古作书者,

duō lì gōng bù yòng yě。

多立功不用也。

guǎn zhòng yàn yīng,

管仲、晏婴,

gōng shū bìng zuò shāng yāng yú qīng,

功书并作;商鞅、虞卿,

piān zhì jù wèi。

篇治俱为。

gāo zǔ jì dé tiān xià,

高祖既得天下,

mǎ shàng zhī jì wèi bài,

马上之计未败,

lù jiǎ zào xīn yǔ,

陆贾造《新语》,

gāo zǔ cū nà cǎi。

高祖粗纳采。

lǚ shì hèng nì,

吕氏横逆,

liú shì jiāng qīng,

刘氏将倾,

fēi lù jiǎ zhī cè,

非陆贾之策,

dì shì bù níng。

帝室不宁。

gài cái zhī wú bù néng,

盖材知无不能,

zài suǒ zāo yù,

在所遭遇,

yù luàn zé zhī lì gōng,

遇乱则知立功,

yǒu qǐ zé yǐ qí cái zhù shū zhě yě。

有起则以其材著书者也。

chū kǒu wèi yán,

出口为言,

zhe wén wèi piān。

著文为篇。

gǔ yǐ yán wèi gōng zhě duō,

古以言为功者多,

yǐ wén wèi bài zhě xī。

以文为败者希。

lǚ bù wéi huái nán wáng yǐ tā wèi guò,

吕不韦、淮南王以他为过,

bù yǐ shū yǒu fēi,

不以书有非,

shǐ kè zuò shū,

使客作书,

bù shēn zì wèi rú bù zuò shū,

不身自为;如不作书,

yóu méng cǐ zhāng zhāng zhī huò。

犹蒙此章章之祸。

rén gǔ jīn wéi shǔ,

人古今违属,

wèi bì jiē zhù zuò cái zhī jí yě。

未必皆著作材知极也。

zōu yáng jǔ shū,

邹阳举疏,

miǎn zuì yú liáng。

免罪于梁。

xú lè shàng shū,

徐乐上书,

shēn bài láng zhōng。

身拜郎中。

cái néng yǐ qí wén wèi gōng yú rén,

材能以其文为功于人,

hé xián bù néng yíng wèi qí shēn hán zǎo xìn gōng zǐ fēi,

何嫌不能营卫其身?韩蚤信公子非,

guó bù qīng wēi。

国不倾危。

jí fēi zhī sǐ,

及非之死,

lǐ sī rú qí,

李斯如奇,

fēi yǐ zhù zuò cái jí,

非以著作材极,

bù néng fù yǒu wéi yě。

不能复有为也。

chūn wù zhī shāng,

春物之伤,

huò sǐ zhī yě,

或死之也,

cán wù bù shāng,

残物不伤,

qiū yì bù zhǎng。

秋亦不长。

jiǎ lìng fēi bù sǐ,

假令非不死,

qín wèi kě zhī。

秦未可知。

gù cái rén néng lìng qí xíng kě zūn,

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

bù néng shǐ rén bì fǎ jǐ néng lìng qí yán kě xíng,

不能使人必法己;能令其言可行,

bù néng shǐ rén bì cǎi qǔ zhī yǐ。

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huò yuē gǔ jīn zuò shū zhě fēi yī,

或曰:“古今作书者非一,

gè chuān záo shī jīng zhī shí chuán,

各穿凿失经之实传,

wéi shèng rén zhì,

违圣人质,

gù wèi zhī zuì cán,

故谓之蕞残,

bǐ zhī yù xiè。

比之玉屑。

gù yuē zuì cán mǎn chē,

故曰:“蕞残满车,

bù chéng wéi dào yù xiè mǎn qiè,

不成为道;玉屑满箧,

bù chéng wéi bǎo。

不成为宝。

qián rén jìn shèng,

”前人近圣,

yóu wèi zuì cán,

犹为蕞残,

kuàng yuǎn shèng cóng hòu fù zhòng wèi zhě hū qí zuò bì wèi wàng,

况远圣从后复重为者乎?其作必为妄,

qí yán bì bù míng,

其言必不明,

ān kě cǎi yòng ér shī xíng dá yuē shèng rén zuò qí jīng,

安可采用而施行?” 答曰:圣人作其经,

xián zhě zào qí chuán,

贤者造其传,

shù zuò zhě zhī yì,

述作者之意,

cǎi shèng rén zhī zhì,

采圣人之志,

gù jīng xū chuán yě。

故经须传也。

jù xián suǒ wéi,

俱贤所为,

hé yǐ dú wèi jīng zhuàn shì,

何以独谓经传是,

tā shū jì fēi bǐ jiàn jīng zhuàn,

他书记非?彼见经传,

chuán jīng zhī wén,

传经之文,

jīng xū ér jiě,

经须而解,

gù wèi zhī shì。

故谓之是。

tā shū yǔ shū xiāng wéi,

他书与书相违,

gèng zào duān xù,

更造端绪,

gù wèi zhī fēi。

故谓之非。

ruò cǐ zhě,

若此者,

wěi shì yú wǔ jīng。

韪是于《五经》。

shǐ yán fēi wǔ jīng,

使言非《五经》,

suī shì bú jiàn tīng。

虽是不见听。

shǐ wǔ jīng cóng kǒng mén chū,

使《五经》从孔门出,

dào jīn cháng lìng rén bù quē miè,

到今常令人不缺灭,

wèi zhī chún yī,

谓之纯壹,

xìn zhī kě yě。

信之可也。

jīn wǔ jīng zāo wáng qín zhī shē chǐ,

今《五经》遭亡秦之奢侈,

chù lǐ sī zhī héng yì,

触李斯之横议,

fán shāo jìn fáng,

燔烧禁防,

fú shēng zhī xiū,

伏生之休,

bào jīng shēn cáng。

抱经深藏。

hàn xìng,

汉兴,

shōu wǔ jīng,

收《五经》,

jīng shū quē miè ér bù míng,

经书缺灭而不明,

piān zhāng qì sàn ér bù jù。

篇章弃散而不具。

cháo cuò zhī bèi,

晁错之辈,

gè yǐ sī yì fēn chāi wén zì,

各以私意分拆文字,

shī tú xiāng yīn xiāng shòu,

师徒相因相授,

bù zhī hé zhě wéi shì。

不知何者为是。

wáng qín wú dào,

亡秦无道,

bài luàn zhī yě。

败乱之也。

qín suī wú dào,

秦虽无道,

bù fán zhū zǐ。

不燔诸子。

zhū zǐ chǐ shū,

诸子尺书,

wén piān jù zài,

文篇具在,

kě guān dú yǐ zhèng shuō,

可观读以正说,

kě cǎi duō yǐ shì hòu rén。

可采掇以示后人。

hòu rén fù zuò,

后人复作,

yóu qián rén zhī zào yě。

犹前人之造也。

fū jù hóng ér zhī,

夫俱鸿而知,

jiē zhuàn jì suǒ chēng,

皆传记所称,

wén yì yǔ jīng xiāng báo。

文义与经相薄。

hé yǐ dú wèi wén shū shī jīng zhī shí yóu cǐ yán zhī,

何以独谓文书失经之实?由此言之,

jīng quē ér bù wán,

经缺而不完,

shū wú yì běn,

书无佚本,

jīng yǒu yí piān。

经有遗篇。

zhé lèi èr zhě,

折累二者,

shú yǔ zuì cán yì jù shì xiàng,

孰与蕞残?《易》据事象,

shī cǎi mín yǐ wéi piān,

《诗》采民以为篇,

lè xū mín huān,

《乐》须〔民〕欢,

lǐ dài mín píng。

《礼》待民平。

sì jīng yǒu jù,

四经有据,

piān zhāng nǎi chéng。

篇章乃成。

shàng shū chūn qiū,

《尚书》、《春秋》,

cǎi duō shǐ jì。

采掇史记。

shǐ jì xìng wú yì,

史记兴无异,

yǐ mín shì yī yì,

以民事一意,

liù jīng zhī zuò jiē yǒu jù。

《六经》之作皆有据。

yóu cǐ yán zhī,

由此言之,

shū yì wèi běn,

书亦为本,

jīng yì wèi mò,

经亦为末,

mò shī shì shí,

末失事实,

běn dé dào zhì。

本得道质。

zhé lèi èr zhě,

折累二者,

shú wèi yù xiè zhī wū lòu zhě zài yǔ xià,

孰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

zhī zhèng shī zhě zài cǎo yě,

知政失者在草野,

zhī jīng wù zhě zài zhū zǐ。

知经误者在诸子。

zhū zǐ chǐ shū,

诸子尺书,

wén míng shí shì。

文明实是。

shuō zhāng jù zhě,

说章句者,

zhōng bù qiú jiě kòu míng,

终不求解扣明,

shī shī xiāng chuán,

师师相传,

chū wèi zhāng jù zhě,

初为章句者,

fēi tōng lǎn zhī rén yě。

非通览之人也。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注释

暂无注译
网友完善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完善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王充 - []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为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成模式,与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王充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