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动物卷

鱼儿是怎样呼朋唤友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非常简单,可以通过语言和手势来表达意思。可是儿就不一样了,平时我们甚至都听不到它们“说话”,那么它们是不是从来都不相互交流呢?可奇怪的是,我们却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儿一起嬉戏,一起寻找吃的,那么到底儿是怎样呼朋唤友的呢?事实上,任何一种动物,它们之间都有自己特有的交流方式,尽管有很多方式是我们无法感知的,但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信息的传递,当然儿也在这个行列中。有些生活在热带的通过改变体色交流,比如藻躄。如果它们发现了敌害,就会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此来躲避敌人的攻击,同时也给同伴们传递了相应的信息,让它们提高警惕。还有些会“说话”的也靠声音交流,虽然它们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但是却不影响它们相互间的交流,比如箱鲀。更有趣的是一些岩礁类,如小热带,它们会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发出声音,以吓跑来袭的类。当然,除此之外,很多类还可以释放一种叫作“信息素”的物质来进行交流,这种物质可以通过水来传播,让周围的同伴们感受到信号。

【科学家】沙赫里曼·加扎利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海洋学家加扎利发现,类通过发出不同的声响互相交流,如呼噜声、唧唧声和砰砰声等。加扎利最初是把放在缸里,给它们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适应环境,然后才开始水下录音。开始发出声音时,他便试图破译声音包含的内容。他说:“我们有99%的把握确定这是发出的声音,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明白声音的意义。”

加扎利比较了不同类的发声之后发现,鲂类会发出许多不同的声响,而且喜欢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鳕则通常很安静,只有在产卵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加扎利说:“我们猜测它们是通过声音,让雄和雌同时分别产下卵子和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不过,如果有谁想跟自己的宠物金“对话”,恐怕不太容易。加扎利说:“金有非常好的听力,但听力好和发声无关,它们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知识点】会叫的儿先倒霉

石首类以善叫而闻名,其声音像碾轧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猫叫声和呼哨声,其叫声在交配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集群。人们爱吃的黄花(黄)就属于石首的一种,它有一副“金嗓子”,除了能发出“咕……咕”的叫声外,还能唱出“哗啦”“咯咯”“哥罗”等3种不同音符。但是,正是因为它美妙的“歌喉”,常常招致灭顶之灾。有经验的渔民根据黄花所具有的特殊嗓音、音量大小、“旋律”的优美程度,就可以判断群的数量和游动方向,从而把它们一网打尽。

【发散思维】你在池边喂时,是否发现儿会游过来?它们是看见了你的影子,还是听到了你的脚步声,或是闻到了食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