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为什么荷叶会出淤泥而不染?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咏露珠》诗,呈现了一幅铺展在荷塘里的美丽画面:清冷的秋夜,荷叶上有一滴露珠在月光清辉之下闪亮,仿佛坠自苍穹。宋朝学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这样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人则用荷花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的高尚品格。

荷叶为什么会出“淤泥而不染”呢?1997年德国波恩大学植物学教授巴斯洛特研究植物叶子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荷叶表面结构,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荷叶的表面上" target="_blank" title="表面上">表面上生长着许多高度约为5~9微米、间距约为12微米的乳突,每个乳突表面上" target="_blank" title="表面上">表面上又生长着许多直径为200纳米的蜡状突起,这相当于在“微米结构”上生长着“纳米结构”。在荷叶的表面上" target="_blank" title="表面上">表面上,这样的“微纳米结构”看上去像密密麻麻的“小柱子”,再加上蜡状物的排斥效应,使得液滴不能钻到“小柱子”间隙内部,只能在“小柱子”顶端跑来跑去。于是,液滴与荷叶表面就呈现出了排斥性,我们称之为“荷叶效应”,也可称之为“疏水效应”。当有污染物落在荷叶表面时,随液滴滚动,它们会轻易地被带走。这就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奥秘。

具有荷叶效应表面,都有自清洁功能。如果该表面与水滴间的排斥效应极为强烈,就称为“超疏水表面”,这类表面同时具有很好的减小阻力功效。如果荷叶乳突上的蜡状物丧失了,荷叶的超疏水性质也就被破坏了。但荷叶自身能够不断地分泌蜡质,随着蜡质的补充,超疏水性质便可恢复。

与荷叶类似,自然界具有优良超疏水性的植物表面几乎都具有微纳米结构。据不完全统计,自然界中约有1200种能够在水面上行走的昆虫,它们的腿部也具有微纳米结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对自然界中多种植物叶面和花瓣进行了研究,不仅人工合成了诸多超疏水材料,还制备出了具有清洁功效的衣物,在超疏水领域颇有影响。

【知识点】自清洁的超疏水材料

仿照荷叶表面的自清洁性质,科学家研制出各种各样“荷叶效应”的材料具有广阔的工业和生活应用前景。由这样的材料制成的衣服、领带不易被弄脏;将这些材料涂在餐具表面,餐具上的油污就很容易清洗;将这些材料涂在输油管道的壁面上,就可以降低摩擦,节约输运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将这些材料涂在机身、电缆上面,可以起到防止结冰的功效;“鲨鱼皮”泳衣威名远扬,也是由于织物上的微纳米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减阻作用。

【发散思维】水面最多能高出茶杯边缘多少?

【本文关键词】表面张力 荷叶效应 自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