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2019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及应对措施”希望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包容的金鱼

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2019年国考行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应对措施”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在这里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2019年国考行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应对措施

一、学习常见问题分析:

(1)主观去判断材料重点,而不是从材料中分析出重点在哪,进而导致容易犯错。

(2)遇到干扰选项,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排除。

二、现就第一个问题,分享个人的应对方法:

(1)首先强调犯错原因,引起学生重视。

(2)接下来强调分析的步骤,首先要读第一句,接下来读二句,然后去判断与上文关系,判断之后,接着读第三句,然后再分析与上文关系。最终读完材料,自然能确定重点是在哪。

(3)在分析过程中,强调只需要大概读懂每句句义,分析完重点之后,再认真阅读重点句即可。

【例题】

我国古代诗人探索多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诗歌形式美和韵律美,这使古诗英译困难重重。就诗的外型看,每句字数相同与否,使其或呈方阵,或呈长短句式,而英语诗歌的行数和每行的音步数固定,但字数不固定,外型均呈长短句式,英诗虽然有可能译出近似原诗的长短句式,却难以再现古诗的方阵外型,其中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例如下面的回文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这首诗仅用十四个字却起到了二十八字的作用,诗起来声调和谐,婉转悦耳,极具音乐美感,但这样特殊的诗歌形式在英文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古诗英译造成美感缺失

B.诗歌翻译要兼顾形式与内容

C.古诗形式很难在英译时体现出来

D.语言差异是诗歌翻译不可逾越的障碍

【参考解析】先确定题型,然后再去读材料,提炼第一句的重点——寻找多样的表达形式表现诗歌的美,是古诗英译的难点。接着读第二句,提炼句义之后,去判断上文的关系:是在解释第一句话。紧接着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例子,判断清楚之后,判断与上文的关系,依然是在解释第一句话,故确定这段材料是总分,第一句为重点。进而根据第一句的内容选出来答案为C。

栏目推荐:

|

|

|

|

|

|


相关推荐:

2017公务员时政热点:国务院印发《意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汕尾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18年)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尊重孕产妇的选择权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打破传统模式化开场白

2019年国考申论热点:香港人才计划,首年度配额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