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司法考试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糊涂的服饰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司法考试了吗?我爱学习网诚意整理“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一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打。甲某以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甲某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正当防卫

B.过失伤害

C.意外事件

D.故意伤害

参考答案:C

2、某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某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

A.意外事件

B.交通肇事罪

C.过失的重伤罪

D.过失杀人罪

参考答案:A

3、王某李某的领导,又是李某的邻居,因李某不务正业,经常不上班,王某李某开除,致李某怀恨在心。某日,李某故意打伤王某的妻子,王某李某理论继而发生厮打。此时,李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王某刺死,则李某行为应如何认定?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防卫过当

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D.构成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D

4、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某乙,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为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犯罪行为

参考答案:A

5、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着便衣执勤,车上遇劫匪有5人且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构成犯罪

D.不作为犯罪行为

参考答案:D

6、张某因与王某有私仇,在王某从农田回家的路上解开谢某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王某王某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锄头将狗打死。王某行为该如何定性?

A.王某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王某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王某行为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

D.王某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A

7、甲乙有仇,甲为了报复乙,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乙名字的字符烧毁,企图靠神力将其杀死。甲的行为

A.故意杀人

B.手段认识错误

C.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B,D

8、甲违反国家规定,偶尔吸食、注射毒品,则甲的行为

A.构成吸毒罪

B.非法特有毒品

C.因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D.因不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D

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罪刑法

参考答案:C

10、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参考答案:C

11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犯都是主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

参考答案:A

12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共犯的脱离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帮助犯要成立中止,必须在既遂前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所有作用和影响。甲、乙共某盗窃汽车,甲为乙提供了盗车所需钥匙这一帮助行为,后来甲尽管向表达了要退出犯罪的意思,并找乙还回钥匙,但甲却允许乙配置了一把钥匙,表明甲根本没有消除自己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成立犯罪中止。所以,当乙着手实施盗窃的实行行为,则意味着甲、乙两人都已经“着手”;当乙盗窃汽车,则甲、乙都是盗窃罪既遂的共犯。D选项正确,ABC三选项错误。


相关推荐:

2017年泸州司法考试报名入口已开通

西藏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二卷

司法考试四卷

司法考试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