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国学

《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殷勤的薯片

以下是我爱学习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52xx.cn/guoxue/)查看。

第二十九章

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

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质询于鬼神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

所以君于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注释

(1)王天下有三重蔫:王(Wang),作动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仪礼、制度、考文。

(2)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

(3)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

(4)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

(5)建,立。

(6)质:质询,询问。

(7)俟:待。

(8)道:通“导”,先导。

(9)望:威望。

(10)”《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振鹭》。。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早。

(11)蚤:即“早”。

相关推荐:

《梦溪笔谈》书画原文及译文

《金刚经》法身非相原文及译文

借尸还魂的典故

《六韬》豹韬·鸟云山兵原文及译文

《游山西村》原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