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2017三伏天从什么时候结束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傻傻的篮球

2017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三伏天有什么养生妙招?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结束】

2017年三伏天将于2017年8月20日结束。

2017三伏什么时候最热?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的中伏最热

【2017年三伏天时间】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三伏最热阶段:中伏

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那么为什么在三伏里是中伏最热呢?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三养生常识】

为什么三伏天要补阳

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乘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从中医的角度讲,疾病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而在三伏天补阳气,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达到其他季节达不到的双重功效。一旦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但疾病能更好地治愈,而且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会闷热、烦躁的。

阳虚气虚之人最适合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吴焕林指出,还是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如果你是以上这两种体质的人,别忘记抓住机会补补阳气。这类人在医院里常表现为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风湿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妇产科病证。

如果你不是这种体质的人,特别是热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过分的补阳

“热养生”重在养阳

中医补阳法:贴天灸

三伏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医院里三伏天天灸是运用得最广泛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据了解,这几年来各大医院都在贴天灸,不少人就是因为坚持天天贴而治好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顽疾。像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

日常补阳法:热养生

夏天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冷风、邪气的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广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顾玉潜表示,夏天里大家要学着“热养生”,所谓“热养生”其目的是为了“养阳”。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的生活小细节,便能慢慢把阳气养起来。

热水泡脚:大多人以为冬天才泡脚,其实民间早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因为夏季雨水多,湿气重,人感觉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摄氏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洗温水澡:大热天最好洗温水澡。温水澡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温水冲洗可以清洁和按摩皮肤,扩张体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凉水澡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内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尤其是夏天,人的阳气蒸腾在外,毛孔开放的时候冲冷水澡,最容易伤阳气

解暑喝热茶:夏天最解渴的不是冰饮而是热茶。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要提醒的是,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对肠胃亦无益。

运动不可少:《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是指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顾玉潜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排汗。另外,运动还可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增强体质。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等方式。

饮食补阳法:夏吃姜

补阳宜用温阳的食材。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它是生活中最方便使用的补阳食材,用生姜红枣和红糖一起煮水,每天上午喝一次,也是三伏补阳的有效方法。还有韭菜是非常好的温补阳气的蔬菜,能补肝肾不足,祛风除寒。肉类则建议羊肉、鸡肉等。

另外,不是所有的水果都是寒凉的,民间有“一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虚寒体质的人,夏季可以适当的多吃温热水果,如荔枝、桃子、龙眼、番石榴、樱桃、榴莲、杏等,也是补阳的好办法。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夏主心,心主火,食用酸苦食物易致体内过寒,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更应少吃酸苦的食物。此外,肾阳虚的人则可以多吃核桃。所以三伏天养生应注意宜温补阳气利驱散寒邪。

相关推荐:

怎样让学生拥有最喜爱的书

海洋中的精灵——海天使

夏季吃什么下饭

《光的反射》物理教学反思

早上问候语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