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言默戒_原文_翻译-无名氏

发布时间:2011-02-06 栏目:专题 投稿:无情的水蜜桃

原文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②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③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解释/注释/译文

注释
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wù):厌恶。
⑥祥:吉祥
⑦欤(yú):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翻译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己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注释
(1)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
(2)欲:想要。
(3)去:离开。
(4)顾:回头看。
(5)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6)因:于是,就。
(7)焉:于之
(8)以余浆:用多余的水。以:用。
(9)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
(10)豚:小猪 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拜谢。
(11)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亦,也。愈,病好了,此指痊愈。行,不久。
(12)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
(13)得:能够。
(14)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15)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16)间:事隔。
(17)就斫:跑去砍了。就,接近。斫,砍。
(17)谢,感谢
全文翻译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患有眼睛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随声传闻,李树因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所以远近闻名。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有什么神奇的?这是我种的李树罢了。”于是砍掉了它。

相关推荐:

罗伦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吊古战场文_原文_翻译-李华

解州盐池_原文_翻译-沈括

《吕氏春秋·贵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