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悲士不遇赋_原文_翻译-司马迁

发布时间:2011-02-07 栏目:专题 投稿:漂亮的过客

原文

悲夫!士生之不辰⑵,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⑶。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⑷。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⑸。何穷达之易惑⑹,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⑺。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⑻。天道微哉,吁嗟阔兮⑼;人理显然,相倾夺兮⑽。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⑾。炤炤洞达,胸中豁也⑿;昏昏罔觉,内生毒也⒀。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⒁。没世无闻,古人唯耻⒂;朝闻夕死,孰云其否⒃!逆顺还周,乍没乍起⒄。理不可据,智不可恃⒅。无造福先,无触祸始⒆。委之自然⒇,终归一矣!

解释/注释/译文

此赋是汉代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八篇重要赋作中迄今唯一留存的一篇,全文共四十四句,倾述了“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的悲愤心情,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人世的倾夺和道德的堕落。短小精悍的《悲士不遇赋》沉实而有锋芒,矛头直指整个封建地主官僚及其统治下的时世,表白了作者的理想与志节,同时体现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一代有理想、有才能而遭遇不幸的正直士人的悲哀与愤慨。
这篇赋是司马迁因李陵事件罹祸后写的,作者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对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昏昏罔觉”表示极大的愤慨,控诉他们善恶不分,公私不明,揭露统治集团的互相倾夺、贪生恶死、好贵夷贱。篇末“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和“委之自然,终归一矣”等语,表露了司马迁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与《报任安书》中的“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相对照。
西汉辞赋表现为大赋,颂扬着帝王功德,润色着帝王鸿业,作者身处被人称颂的“汉武盛世”,控诉着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批判着他们美恶不分、公私不明、互相倾夺、贪生怕死、好贵夷贱之种种丑行、恶行,可谓逆世之道第一人。也正因为此,所以虽克己复礼,仍“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司马迁不以赋见称,但他生当大赋盛行的时代,流风所及,其赋作也能达到一定水平。这篇短赋在名气上虽不如一些名赋,但也还是颇具特色的。其中的反复铺陈、排比对偶,正是司马相如以来汉赋的主要特征;句式的规整与有节奏的变化比司马相如似乎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它对后来的抒情小赋,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都有一定的影响。
《青衣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所作的一首抒情赋。该赋细致地刻画了一出身卑微,但容貌美丽端庄,心灵高尚纯洁的青衣女子形象,以细腻的笔触、真挚坦白的言辞、自身亲历的口吻追叙自己的一段恋情,寄托了对出身低微之青衣婢女的赞赏爱慕。全篇文辞清丽,感情真挚,摹写女子形象尤传神动人。
《青衣赋》是蔡邕于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进入司徒桥玄幕府后,“出补河平长”(《后汉书》本传)之时,根据其亲身经历的一段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首爱情赋。

相关推荐:

淮阴侯列传_原文_翻译-司马迁

常梦锡传_原文_翻译-陆游

张觷传_原文_翻译-脱脱

邹应龙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旧唐书·孔述睿传》原文及翻译

推荐专题内容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