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能自在
第一次去青岩寺已是五、六年前了吧?那次和几个同学,手足并用爬了无数台阶,才到了“歪脖老母”的脚下,闭上眼睛想许个愿,肃穆的佛像远我而去,大脑无端的一片空白,可是,总不能就这么回去,最后的一闪念:愿好人都能一生平安!也许这才是自己最真实的祈祷。
听说,拜碣“老母”,要连去三年,才可以灵验。第二年,我却再无从想起去完成这“听说”。
这次,是有朋友招集了一些人,又要去青岩寺,我也想出去走走,浸泡红尘太久,入深山探古寺寻一时的清静,也沉淀一下人间烟火熏染的心情!
及目处,群山环绕,车在公路上疾行,却久久跑不出山的怀抱,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似乎目标近了,真地奔过去,它却总似在那样的不近不远处,不疾不徐地等你靠近,让人舍而不甘欲罢不能。
心中的灵山近了,近了,望过去,“老母”安身的山岫,明显地比其他的地方多了一曾淡淡的烟雾,那是人间香火搭建的通向佛心的路吗?
即便是佛家圣地,也少不了人为的利益熏染。一座高高的山门挡住了去路,门里门外,商贩、香客,嘈杂混乱,门票这时也似乎成为接近神灵的凭证,来到入口处,一群香客,每个人抗了一捆金箍棒似的香,前拥后挤地堵在入口处。
等在山门的外面,我看着手中门票后面的介绍:“青岩寺始建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一千五百余年香火绵延,终日不断。最为上院的“歪脖老母”名闻天下。据《东北古迹*闻》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从容移入,萧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歪,故至今尚歪。”“歪脖老母”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
进得山门,抬眼望,人间四月天,依然满目萧疏,香客如织,比起五、六年前,这里热闹了许多。我却担心,这遥不可及的目的地,我的体力能行吗?上次来,勉强爬到云中古洞,已是耗尽了力气,回来很多天,肌肉和骨骼锲而不舍地用疼痛抗议我超负荷的奴役。
不管怎么说,低头,只看脚下的台阶,抬头,只寻眼前的方向。
山,要一步步攀,沿途的庙宇,我已无从去知道供奉着哪个佛祖,单就那些挤挤捱捱的香客,挥舞着一把把的香,争先恐后旁若无人地四面膜拜,星火和烟雾里,那些或虔诚或迷茫或隐晦的面孔,已经让我眼花缭乱。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滑逝。”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理由作践自己,空寻烦恼,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许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吧?
可是,这个唾手可得的秘密,总是迷失在红尘的烟雨里。
临行前,对爱人说我去青岩寺,去求得一份清净的心情。爱人对我说:你生活得多清闲多省心啊,哪像我,一天忙的腿生风,还要应对那么多刁难,知足吧你。我说:我一直很知足,因为有你和儿子,可是你比我快乐!他得意地辩解:那是我心态好,会调整自己,你要在我这位置,还活不起了呢!
是啊,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处牢狱荒野,一样可以悠然自得。
突然释然,过了这个庙,还有下一程的山路任我攀。环视满目狼籍的香火和烟雾里迷茫的面孔,我只想尽快赶路。
有时候,几尊石膏的佛陀或坐或卧闲散地在路边休憩,也有诸多的香客低首抱拳,虔诚膜拜。只是那佛陀视而不见地自顾笑看人间。
这么多的香客,怀着各自的心事和愿望,寄希望于一次次的叩拜和祈求,祭奠心中的佛,求他保佑自己种种俗尘的欲念。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