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散文 > 散文欣赏

西行漫笔:蜀道秋风老泪多

发布时间:2020-07-21 栏目:专题 投稿:光亮的犀牛

一个瑞雪覆盖大地的冬日,我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到天水市城南彗音山的南郭寺去凭吊诗歌巨人杜甫,沿着杜甫当年从长安到成都的路线,一路去朝拜我心中的诗圣杜甫在天宝年间走过的地方,去领略大诗人杜甫穷途潦倒之时,是怎样沿着莽莽秦岭一路奔走呼号,写下千秋不泯的瑰丽诗篇,一直是深藏在我心中的夙愿。

记得那一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我一路一路在赞美头顶的太阳,赞美它君临天下时的那份威仪和耀眼的光芒。正是隆冬季节,褐色的大地显得从未有过的空旷,山川河流奄奄一息地躺在大地母亲苍凉的怀抱里,古朴荒凉的黄土梁上积满了厚厚的积雪,枯树上的鸟儿“扑棱、扑棱”地不时从路旁的树枝上飞过。

遥远的黄土梁肃穆静默地横亘在悠远的天穹之下,那一道一道的黄土梁就像雕刻在大地母亲额头上的皱纹,充满了神秘而又苦难的气息,悠悠的籍河水在空旷的原野上,在大地母亲苍凉的怀抱里悠悠然的向前奔流着,云朵在天空的另一端慢悠悠的飘零着,明媚的阳光把整个籍河平原和秦州古城照耀的古朴而悠远。

急匆匆地过了籍河大桥,捡了一条长满荒草萋萋蜿蜒曲折的黄土路,我一步一回头地向着山顶上寂寞高远的南郭寺攀登而去。那一天的风好像特别大,北风吹的我头顶上的头发轻舞飞扬,吹在脸上有一种刺骨的寒,我下意识地裹了裹身上的羽绒服,用围巾把自己的脸裹了个严严实实。临走时忘了换旅游鞋的我,穿着高跟鞋沿着皑皑积雪覆盖的黄土路,在结着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的路上,一步一趔趄地登上了南郭寺

南郭寺顾名思义,就是城外南边的寺庙,位于天水市城南二公里的慧音山上,南郭寺始建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杜甫住在这里后,曾写下了一百余首诗。古往今来,南郭寺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无限神往的览胜之地,也是我多年就想游历朝拜的地方。南郭寺因为杜甫而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和向往。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这是杜甫当年居住在南郭寺时写下的一首描述南郭寺自然风貌的一首诗。公元744年,唐朝大诗人杜甫自从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杜甫一直未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困居长安襟怀天下的大诗人杜甫站在长安的古城墙上,东望黄河,浊浪滚滚,俯视长安,残阳夕照,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杜甫当时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有谁能够理解一个穷苦诗人渴望家园富强、渴望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呢。

公元757年3月,杜甫长安城里极度忧郁的日子里悲愤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杜甫那里看的惯因战乱饥荒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和长安城里夜夜笙歌燕舞灯红酒绿荒淫颓废的生活,心怀天下杜甫多么渴望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茅屋不为秋风所破,让普天下寒士共欢颜,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安宁幸福的家。生活贫困潦倒的杜甫在安禄山军陷长安后,一路从被安史叛军占领的长安城逃了出来,历尽艰辛到达陕西凤翔,投奔肃宗朝廷。逃至陕西凤翔后,仕途幻想破灭的杜甫又由华州弃官于公元759年,在一个万物萧杀骤雨初歇的深秋季节翻过莽莽秦岭,携家小投奔秦州他的一个远房侄子家,后又居住在位于今日天水城南的南郭寺

在逃亡秦州的日子里,杜甫共创作了一百多首“流寓”诗,其中有九十多首写于秦州南郭寺。在杜甫的一生中,759年是他最为艰苦的一年,也是杜甫创作《三吏》《三别》,其诗歌成就达到高峰的一年,当年心境凄凉的杜甫忍冻挨饿一路颠沛流离,一路奔走呼号着从长安秦州,从秦州经同谷,最后来到我居住的城市—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筑草堂于浣花溪上。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

醉生梦死

望春岁月

一束勿忘我

春节·春联

呼唤冬天冬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