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凤凰城
(四)“文人”之旅一直说,此次组团到凤凰是为了圆“文人”的梦,故称心灵之约、“文人”之旅,到了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我们这伙所谓的假“文人”少不得要去探访沈先生的故居,瞻仰沈先生的墓地了。稍作打听,得知先生的墓地就在江边的听涛山上,离我们所住客栈不远,步行过去也就七分钟左右的路程,于是,队长决定,先往听涛山。时近傍晚,天空不时地落下几滴雨,走在江边,大家也都懒得撑伞了,江面上浮着蒙蒙的一层烟雾,像是江水的上面铺就了厚厚的一层白纱,风吹拂不去。听别人说,吊脚楼的建成,是关于此地的湿气、瘴气的缘故,此时此地亲眼所见,方知这湿气、瘴气是如此这般了,想到当地人吃辣也必是跟这气候有着莫大的干系。这一段路,靠左边是沱江,路的右边是稀落的依山而建的民居,惬意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不时地有游人戴着花环迎面走来,还有那拉着客人的人力车不时地从身边窜过,我们倒是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观察四周,正在我们诧异那游客头上漂亮的花环出自哪里时,就有几个乡下孩子围了过来,手上挽着山花编成的花环,年纪略小些的手执几只蔑草编的蝴蝶、蚱蚂,稚嫩的声音怯怯地向我们兜售:“阿姨,买一个嘛,买一个花环给小妹妹戴嘛……”我被女孩的声音吸引了,小宇却不是很感兴趣,阿霞早已伸手上前,选了一个最漂亮的花环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由绿草与开得粉紫姹艳的山花集结而成的花环,此时戴在阿霞头上衬托着阿霞一头瀑布般的秀发,立在江边的阿霞宛若花仙子一般,美得让人眩目了。小宇只选了一只草结的蚱蚂,包花环一共才付了四元钱,却买得了一份好心情。看着这些孩子凭借自己的巧手来挣些费用很是难得,顺便的,也教育了一下小宇。走到一处黑色的石崖边,意外地发现有一株开着嫩嫩粉红色花儿的指甲花,楚楚地立在石缝之间,这可是小时候在部队军区大院里经常可以见到的花啊,小的时候,我们总爱把它摘来,挤出花瓣的汁液涂抹在十个指甲上,不光是小女孩喜欢它,小男孩也喜欢。多少年不见了,此时,在这里见到这花儿却是万分的惊喜,急急地与小宇、阿霞轮番地走上前给那“一株独秀”的指甲花儿拍了许多的照片 。待走到听涛山下,天色已微微的入了黑,沿着石阶登山而上,却寻不到从文先生的墓地所在,这时,山下走上来一位身着笠帽、穿蓑衣的老伯,指点着我们往右边的那条石阶路上走,抬脚走了几步,就看到了一块五彩石,石头的顶上和石头的底下都摆放着一簇簇的山花,这里,也就是从文先生的墓地了,从文先生的骨灰被安放在石下。据说,先生的骨灰分作了三份,一份留在了北京的香山,一份撒入了陀江,一份就安放在此五彩石下,石的正面刻着先生的话:“照我思索,可认识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先生的妻妹张充和女士为先生题的词:“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暗扣了“从文让人”之意。五彩石的旁边还有黄永玉夫妇立的碑石,上书:“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从山上走下来,才留意到石阶旁有个书亭子,在卖沈先生的书,辉姐买了两本《边城》,送了一本与帅兄,我与阿霞选了一套凤凰古城的明信片,要在回去之前把它写上文字寄给自己,好让自己在回到家后还能美美地回味这次旅程,最喜欢的就是那张披着雪的凤凰城的图片了。对自己说:下雪时,还要来。下得山来,我们急急地招来几辆人力车,欲赶在天黑前去到从文先生的故居,小宇见到又有人力车坐,早已高兴地跳上了车坐好了。等我们去到从文先生的故居,已是大门紧锁了,我们得以在门前合影了一张,也算是对此次行程有了交待,要不,怎么说是“文人”之旅呢,笑煞众人了。(待续)2006.9.10草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