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告别的“烟文化”
我,在抽烟45周年以后,陡然悯心发掘,猛格丁的在2007年1月1日元旦这一天,成功地把烟戒掉了。大年过后,朋友串门拜年,彬彬有礼的给我递烟打火。我把手一摆,婉言谢绝,笑道:“戒烟了”。一听,一个个瞠目结舌。有人讪笑道:“戒烟?噢!你老是……改正归邪了!”
哈哈!戒烟不是改邪归正,居然是“改正归邪”?你说怪不怪?不过,这真也不是奇谈怪论,而是生活的常态。一切所谓“常态”生活,都是一种文化。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烟,当然就有烟文化。不过,十分厌恶抽烟的人们,可能不同意使用“烟文化”这个词语,觉得抽烟的恶习,不配加上带有光辉色彩的“文化”一词。但是,烟文化是客观存在,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是很多人非常真实的生活习惯,怎么能不是一种文化呢?尽管这种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我们读历史,从“夏商周战秦,两汉三国晋,南北隋唐五”,到宋元明朝和清朝前期,都没有古人抽烟的记载。你看,文武周公,诸子百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么一大堆历史巨人,没有一个是烟民。就是说前清之前,我们的祖先是从来不抽烟的。抽烟,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有的。烟草,是同鸦片一样的舶来品。当年,以英国殖民者为领头狼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生硬地轰开我们的国门之后,烟草便作为“洋货”强行进入我国,所以可以说,烟草是列强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耻。
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入的烟草,并不是欧洲固有的,而是来自于遥远的北美洲。公元1492年,葡萄牙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向西方远航,发现了“新大陆”,他和他的船队认为已经绕地球半圈,这地方可能就是靠近中国的印度,所以管这里的土著民叫“印第安人”。(从此,历史以误传误的把该词语固定下来,至今也没改变“印第安”的称谓。)他发现印第安人把一些烟草扔在火上点燃,用嘴叼着一根长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火焰的上方,把烟吸入口中。他感到很奇怪,回到西班牙后就向人们说起此事。在人们的怂恿下,哥伦布再次去新大陆时,就把那里的烟草带回到欧洲来,烟草便在欧洲安家落户。大约在1560年,一个叫让?尼科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对美洲的所有植物都很感兴趣,最感兴趣的是就烟草,他和他的朋友希望用这种烟草作止痛剂,便从中提炼出一种物质。什么物质?“尼古丁”。其实,“尼古丁”,就是用它的名字来命名的。人们逐渐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用来治疗马的疾病。有时马病得很厉害,连路都走不稳,就将烟草的烟吹入马的鼻腔,马的病似乎就会好一些;英国的雷利爵士在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很有名望,他周游各国,试验着抽烟,成为最早吸烟的欧洲人。他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抽上两袋。有人进来时,就很快地将烟灭死并将烟斗藏起来。但是,有一天他的灭烟动作不够快,一个人忽然进来发现房间里烟雾腾腾,雷利的口里也正冒烟。这个人吓慌了,以为雷利的身上着火了,拿起水桶来就往雷利身上泼水,并且跑出房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经过雷利解释,人们方才明白过来。从此以后,吸烟就不再是秘密了。雷利把这件事告诉了伊丽莎白女王,被女王首肯。于是,抽烟,便在全欧洲的上层社会逐渐流行起来,多年以后,烟草的种植和抽烟的习惯,几乎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了存在,并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烟卷儿不带过滤嘴,高贵的抽烟者对每支香烟,只是抽去大半,就把长长的剩余烟蒂随意扔在地上以摆阔气、显排场。于是,一个“拾烟巴”的职业应运而生。据说,有一双讨饭的孤儿,兄弟二人就是靠拾烟巴发家的。他们把拾来的烟巴拆开,抖出烟丝,买来卷烟纸,用手工重新卷制“二手烟”。开始时,用赚来的钱糊口,慢慢的扩大生产,淘汰手工,用机器卷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如此火爆的烟草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头换面,政府就借机征收高额的税金,商家便推出“有奖抽烟”的种种举措,后来,卷烟,就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与此相适应的是,抽烟,变成了享受上流社会待遇、显示地位高贵、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其精彩镜头,被电影界看重。于是,一些老电影里,就有了上流社会的贵人们喷云吐雾、潇洒自如、飘然若仙的抽烟镜头,有的吐出烟雾大圈套小圈,有的则可吐出直直的、神仙棍棒,有的香烟缭绕于榻前椅侧,有的雾霭朦胧于霓虹灯下,不论是男男女女,公子少爷、大家闺秀,青楼娼妓,都成为当时资产阶级中时髦的抽烟贵族或者假贵族。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