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俞大猷:文武双全的抗倭名将 功绩不亚于戚继光 他为何没有戚继光有名?

发布时间:2014-09-06 栏目:专题 投稿:仁爱的黑米

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一生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率领“俞家军”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少年英雄文武兼修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洛江河市。俞大猷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其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世袭泉州百户官,到他的父亲俞元赞已经是第五代了。俞大猷喜欢读书。当时泉州盛行闽学学派,俞大猷先后拜泉州名儒蔡清之门徒王宣,军事家赵本学、林福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20岁时,他向精通荆楚长剑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剑术、棍术和骑射。尤其是他的骑射,几乎到了百发百中的境界。父亲去世后,俞大猷承袭百户官世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俞大猷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嘉靖十四年中武进士,他由承袭百户世职,升署正千户,守御金门,后四为参将,七为总兵,累功至都督,但是“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他戎马生涯47年,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明史·俞大猷传》记载:“大猷负奇书”,“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明史·戚继光传》把戚继光与他比较,说戚继光“果毅过之而操行不如”。

保国抗倭功勋卓越

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扰浙东,北窜苏南。他配合戚继光、邓城等将领,用福建楼船在浙东、苏南大败倭寇,歼灭敌军五千多人,击沉敌船140多艘,彻底平定了苏浙倭患。他抗倭有功,被提升为苏浙副总兵,后任浙江总兵兼署浙江都督同知。

倭寇在苏浙惨败后,南窜至闽粤,嘉靖四十一年冬攻陷兴化城。福建巡抚奏请朝廷,提升俞大猷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后,隶属闽浙总督谭纶指挥,会同剿倭。谭纶命令戚继光、刘显、俞大猷分别率领中、左、右三路大军,会攻倭寇于平海卫。戚继光部首先登陆,刘显、俞大猷率部紧跟其后,这一战歼敌两千两百多人。官兵还救回三千多名被劫的居民,胜利地光复了兴化城。在抗倭作战中,俞大猷与戚继光同样英勇善战,但两者给人的印象又有所不同,俞大猷侧重军事谋略,戚继光则更多地表现为骁勇过人,所以,世人称之“俞龙戚虎”。

后来,俞大猷奉命镇压西南瑶族、壮族,海南黎族,闽粤赣边境峒民的民变,俞大猷并不单纯使用武力,他首先严明军纪,做到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坚持“爱民如子,以抚为主”的方针。因此,俞大猷虽然是奉命前来镇压民变的朝廷将领,但却深得民心,被尊称为“俞佛”。俞大猷直至78岁时还领兵训练,病死在任上。其好友黄吾野的挽诗,概述了他悲壮传奇的一生:“大星落东海,涕泣满城哀。百战功徒在,千秋梦不回。云销天地气,世绝古今才。寂寞廉颇馆,空余吊客来。”

一代儒将博学多才

俞大猷精通六经,继承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优良传统,为发展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俞大猷一生还勤于写诗。他的《舟师》诗写道:“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净,天外旌旗上下冲。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夕阳影里归蓬近,背水阵奇战士功!”成为我国古代最早描写海战的佳篇。

此后,他的主要作品连同其他诗文杂著汇编为《正气堂集》30卷,另有《正气堂近稿附议稿》、《正气堂续集》、《正气堂余集》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俞大猷还是武术家、兵器发明家。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参加全国武举会试,因武艺超群,又写了一篇《安国全军之道》的策论,深受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荣获第5名武进士,授任守卫金门、同安一带。

嘉靖年间,他亲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教僧人练习少林棍法,使少林棍法得以继传,将南少林武术回传到北方。他还创造了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发明了陆战用的“独轮车”等兵器。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这个男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倭寇作斗争。在当时他带领的“俞家军”立下赫赫战功,闯下威名,让敌人一听见“俞家军”的名字,便望风而逃。岁月是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再坚硬而强的东西在他的摧残下,都会逐渐被岁月磨平。尽管俞大猷这样一个军功卓著的将领也抵不住岁月的摧残,到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此人。就算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俞大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已经很少有人会去探析。

首先不可多说的是,俞大猷绝对是一个具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在还没有参加武举考试的时候,俞大猷就已经开始涉及军事武学。他先是学习易学,随后又学习通过《易》来推演兵法,然后提高自身武力。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参加武举考试,并且中武举举人,后被授千户,守御金门。在当值期间,倭寇为患,侵扰沿海百姓,俞大猷上书上司请求清剿倭寇

俞大猷的上书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同意,而且被罢职。后来蒙古族侵犯山西,皇帝诏令天下勇士。此刻的俞大猷正在野,当即像巡按御史递交了自荐书,请求前往抵御蒙古。若是一般人,得到朝廷的不甘对待,一般都会心灰意冷,并不想再涉足朝政,但是俞大猷却在听见外族进犯的时候,递交自荐书,绝对是一位铁血汉子。

俞大猷并不是冲动的男人,虽然满腔热血,但是难得的是他还有一个极为冷静的头脑。俞大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他极懂兵法谋略,许多次叛乱都用智计战败敌人。公元1547年,谭元清在新兴、恩平一带屡次叛乱。当时的总督欧阳必进调令俞大前往镇压,俞大猷也是有勇有谋。他并没有贸然的带兵前去,在研究了叛乱内部情况之后,他先是让百姓各自守卫自己的地方,随后自己带几个随从亲自去拜访各个首领。

他去拜访首领也不是乱说一通,先是跟他们晓明厉害,随后又让人见识了他的武艺。在叛乱内部人员中,有一个叫苏青蛇的人,能与猛虎格斗,俞大猷单凭自己的个人武技将他斩杀,并且让首领何老猫归还抢夺的民田。正所谓先礼后兵,这一遭极为有效,俞大猷招降许多首领。最终这场叛乱,被俞大猷不费一兵一卒平定。

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成就,俞大猷甚至在吏治方面也极有想法。嘉靖二十八年,琼州五指山黎民那燕串通感恩、昌化黎民诸部共同反叛。俞大猷被授为崖州参将,再次接受调令前往镇压。俞大猷于广西副将沈希仪前往征讨,斩首五千三百多人,招降三千七百人,取得了战争的重大胜利。在获得战斗胜利后,俞大猷并没有就这样结束。对于此次事件,是少数民族的叛乱,为了朝政的安稳统治。俞大猷在取得上司的同意下,一个前往黎民领地,与黎民达成一致,建立市镇,用治理汉人的方法治理黎民。正是因为俞大猷这一做法,使得海南一带得到安定。

俞大猷是一个铁血汉子,拥有极为广阔的胸襟。他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前去战斗,而是为了心中的坚持,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抗倭寇的战斗中,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明朝倭寇祸乱严重,在嘉靖年间涌现出两位抗倭名将,一位是俞大猷,另一位就是戚继光。两人在当时被称为“俞龙戚虎”,两人在当时名声相同,甚至隐隐的俞大猷在民间的名声比戚继光还要有名一些,但是为什么后人却熟知戚继光而对俞大猷感到陌生呢?许多人都说那是因为戚继光本人会做人,为人圆滑,很能讨好上司,因而时常得到升迁的举荐。但是俞大猷却时常遭到上司打压,久而久之戚继光的名声自然比俞大猷要传播的更为迅速,熟知的人也更多。

相关推荐:

李傕杀戮成性最后却尸首异处 李傕是怎么死的

揭秘:唐朝大将尉迟敬德亲手干掉李世民弟弟?

揭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四大共同嗜好

古代最荒淫皇帝:天生痴呆一夜却能召30后妃

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汉献帝的二任皇后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