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共和国十大元帅都是什么学历 谁小学没有毕业?

发布时间:2014-11-23 栏目:专题 投稿:优雅的魔镜

在解放军1955年授予的1614名开国将帅中,只有66人受过正规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尽管他们出身不同,爱好各异,但在刻苦学习上却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而这正是他们成为解放军杰出高级将领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将帅中的代表,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学历,以飨网友。

共和国十大元帅都是什么学历

朱德:“学习好比人身上的血要流动一样,不能停息。”

朱德元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

1922年,朱德到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德国学习。组织上规定每周要学习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当时,朱德已经36岁,语言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坚持练发音,背单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饭都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房东老太太:“这个中国人啊!简直是在拼命!”就这样,朱德很快就能用德语会话和阅读,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抗日烽火中,朱德十分注重总结人民军队的经验和教训。1938年,他写出了近10万字的《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并在《前线》杂志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战斗间隙,他还抓紧时间读完了《反杜林论》等许多政治理论读物。他身边工作人员说,翻开他读过的书,最显眼的是用铅笔画的红蓝道道。因为当时朱德已年过半百,眼睛有些花,晚上在油灯下看书,书中字体小,容易串行,为了避免看错,他只好拿铅笔在书上画道道。

中国成立后,朱德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完了中央规定高级干部必读的马列著作。其中,单是《毛泽东选集》他就通读了9遍。有一天,朱德带病坐在办公桌前看《列宁选集》。护士小郭看到他读了很长时间不休息,便说:“首长,您身体不好,还发着低烧呢,该休息一会儿啦!”朱德摇摇头说:“学习好比人身上的血要流动一样,不能停息。正因为我年岁大了,更要抓紧时间学,才能革命到底不掉队啊!”小郭感动地说:“您年纪大了,眼力不好,让我念给您听吧!”说完,她拿起《列宁选集》一句句地读着,朱德专心地听了起来。

聂荣臻 留学五年改变了世界观

1922年,聂荣臻转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与刘伯坚一起负责过旅比利时支部工作,1923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副主任。1924年10月,聂荣臻奉命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学习军事。1925年,由于革命的需要,聂荣臻和中国班的同学们一起回国。

聂荣臻在国外共度过了五年多时间。五年里,聂荣臻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实业救国论”者转变为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革命论者,并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叶剑英 参与筹建黄埔军校

叶剑英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后又到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刘伯承:“人家学一遍,我就学十遍;人家学十遍,我就学百遍,总是可以学会的。”

早在少年时代,刘伯承读书时就养成了背书的习惯。在学校,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走进课堂,第一个发出背书声,许多课文都能背出来。参加护国军后,刘伯承依然没有丢掉读书背书习惯,一有空就坐下来学习。一天休息,他又捧起了《资治通鉴》。一些同事见他整天苦读,觉得不可思议,就拉他出去散散心。刘伯承回绝道:“我觉得干那些事没意思,不如看书,能学点东西。”这期间,他读了《二十四史》、《三国演义》等史书和古典名著,《孙子兵法》更不知读了多少遍,直到晚年大部分章节仍能背诵。

1927年冬,年满35岁的刘伯承被派到莫斯科红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此前他连一个俄文字母也不认识。刘伯承没有畏惧,他说:“我的基础不如别人,但是,人家学一遍,我就学十遍;人家学十遍,我就学百遍,总是可以学会的。”凭借非凡的毅力,他顺利通过了俄文关,能直接阅读俄文教材,能直接听教官讲授,并逐渐成为有很高造诣的俄文军事著作翻译家。留学期间,刘伯承系统地学习了苏联军队建设理论,广泛涉猎了拿破仑、苏沃洛夫、汉尼拔等军事家的著作,军事素养不断提升。

1930年刘伯承学成归国。在以后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不论环境多么艰苦,战事多么频繁,身体多么不好,他始终勤学不怠,放大镜、棉油灯和几箱子书伴随他度过了漫漫的戎马征程。

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次负伤,刘伯承身体一直不好,但他的学习兴致丝毫未减。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刘伯承在北戴河疗养,聂荣臻去寓所看他。刘伯承一见面就讲:“糟糕呀,昨天晚上去偷点东西吃,叫人家抓住了,到现在还没有结案呢?”听到此话,聂荣臻吃了一惊。这时,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忙出来解释:医生正对刘伯承采用饥饿疗法,食量控制得很严。昨天晚上刘伯承读书至深夜,饿得不行了,他便脱掉鞋子摸进厨房里找吃的。因为没有开灯,视力又不好,馒头摸到了,却把一只盘子弄掉地上打碎了,被闻讯赶来的工作人员当场给“捉”住。然而,这种好学精神使他赢得了“论兵新孙吴”的美誉。

陈毅 苦学精神震敌人

陈毅元帅渊博的学识和潇洒的谈吐以及文学天赋,给很多接触过他的中外人士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且不论朋友还是对手,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后,陈毅受命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在敌人重重围困、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松过读书学习。有一次,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突然包围了游击队驻地。陈毅立即命令部队钻进密林中,同敌人周旋。敌人搜来搜去,终于在陈毅隐蔽过的地方拾到一个包袱,除了一件破旧衬衣外,还有几本破书。敌军官惊讶地说:“‘赤匪’苦成这样子了,还读书呀!”在这次与敌人周旋的20多天中,陈毅写下了“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诗句。

在转战大江南北的战火硝烟中,陈毅总是人到哪里,就把书箱带到哪里。他的行李中总是有书,有他经常阅读的《联共党史》、《论中国革命的前途》、《古乐府》、《李白诗选》、《杜甫诗选》等。若有时间,他也看《桃花扇》、《搜神记》、《牡丹亭》等一类可以从中了解历史和风俗人情的书籍。因此,他的办公桌上、柜子上总是摆满了各种书籍,每天临睡前,他总要坚持看几页书,写写日记。

中国成立后,陈毅先后担任上海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等职。繁忙工作之余,他读起书来仍达到忘我的境地。有一次,陈毅一个亲戚家做客。进门后立即被一本书吸引住了,就埋头读了起来。到吃饭时,亲戚见陈毅还不出屋,就把蒸熟的糍粑给他送过去,让他趁热吃了再看。陈毅随便答应了一声,就边看边吃。可是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书上,结果把本应蘸糖吃的糍粑误蘸向墨汁,弄得满嘴黑糊糊的都没有觉察出来。过了一会儿,亲戚进来看见这一幕,忍不住笑出声来。陈毅这才发现自己闹出了笑话,于是解嘲地说:“喝点墨水没有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贺龙学习比吃饭、睡觉重要

刘伯承陈毅不同的是,贺龙元帅的求学道路十分独特。他出身贫苦,从小务农,后来赶骡子贩盐。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他“两把菜刀闹革命”,靠着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护国军的团长、旅长。然而,由于不识字,作战时,他只能在副官的手掌上写上“贺龙”二字,口授命令,然后让副官到部队去,将手掌张开让大家看,再高声宣布命令。这种由人代言的方式,一直维持到1927年。

南昌起义后,宋庆龄发表了宣言。起义的第二天,派驻贺龙部队的党代表周逸群将宋庆龄发表的宣言念给贺龙听,贺龙听后要周逸群再念三遍,周逸群又连续念了三遍,贺龙说:“这篇文章真好。你周逸群是知识分子,念了四遍。我不识字,听了四遍。现在我们两人比比看,看哪个背得出来。”结果,贺龙一口气将宣言背诵出来,一字不差,周逸群反倒背不完全。贺龙哈哈大笑起来,说:“知识分子不如大老粗啊!”

周逸群看到贺龙流利背宣言很是惊喜,于是他诚挚地说:“你的聪明我五体投地地佩服,但是光听人家念文章,自己不能亲自读,那是不好的,倘若别人将重要的地方有意念错,你也不知道,那岂不坏了大事?”贺龙沉吟了一下,豪爽地说:“你真是说出了肺腑之言。我诚心地接受你的忠告,从现在起,我要抓紧学习,请你做我的老师。我决心每天学会认字20个。我说这话是算数的!……”

果然,贺龙开始像小学生一样勤奋学习。不管工作多忙,也不管酷暑寒冬,他每天坚持学习,不是读就是写,不会就问别人,从不间断。有一回,他指挥部队打仗,紧张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虽然48小时未合眼,但他仍抓紧战斗空隙争分夺秒地学习。身边工作人员见状,称赞说:“贺老总真是把学习看成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由于贺龙的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记忆力好,再加上勤奋,很快在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红军长征时,他已能熟练地阅读马列著作和中央的文电,掌握了各种文体的写作,并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彭德怀 两年私塾闯世界

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可以说小学没有毕业就出来闯世界了,当兵后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

林彪 黄埔学校的精英

9岁入私塾,13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等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15岁转入武昌共进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中,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共进图书社”,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在陈潭秋等指导下创办“共进月刊”。后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同年秋于共进中学毕业后返回林家大湾,父母要他就近谋一个教师职业,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但他说服父母,决心弃教从戎。后经当地中共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同时改名为林彪。

罗荣桓 一边上大学一边闯革命

1927年4月到武汉中山大学理学院就读,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委组织干事。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被中共湖北省委派往鄂南通城县从事农民运动。8月20日组织通城秋收暴动,任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党代表。8月底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100余人到达江西修水县,与没赶上南昌起义而来修水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合编,不久该团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9月29日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改编,罗荣桓任特务连党代表。10月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宁冈古城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团结争取井冈山王佐、袁文才两支农民武装。

向前 黄埔一期高才生

少年时的徐向前读了3年多的私塾,《诗经》还未读完,就有了不读“五经”的学校。1914年,他被送到东冶镇陀阳高等小学校去读书。他非常喜爱这所学校,在那里,开始接受新事物。因家境不济,两年后徐向前又回到本村读私塾。即便如此,徐向前的学业也未能继续,一年后徐向前便结束了少年时期的学校生活。这对于一个渴望读书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辍学在家的徐向前在无奈之中过早地承担起了成人的重担。16岁至18岁,徐向前在河北省阜平县书店里当学徒,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份社会职业。两年艰辛的学徒生涯,磨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善于忍耐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他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小说,萌生了为国捐躯的雄心壮志,激发了学军习武的浓厚兴趣。

1919年3月,徐向前考入了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学习,可以说这是他一生中“时来运转”的第一步。给他带来这次机遇的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即辛亥革命后开始兴办贫民教育,也是与他一河之隔的“五台老乡”阎锡山提倡“民智”,大办教育时无意中把他网了进来。他在这里不仅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智力教育,而且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24年,在黑暗中求索的徐向前终于探出一条光明的大道来——成为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的第一批优秀学生,在革命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期,徐向前接受了正规军事训练。按学程规定,一个月入伍教育,六个月正式教育,七个月后毕业。课程按典范论、各种条令外还有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和交通通信五大教程。七个月的学习,为徐向前后来在海陆丰、鄂豫皖、川陕以及以后战争中发挥军事才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王翱:公正廉明 一生为官 坦荡做人 上不愧知识教养 中不愧天子重用 下不愧黎民百姓

历史上的万贞儿是怎样的 万贞儿什么时候册封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以及他的影响

西门豹最后为何含冤而死呢?

才子纪晓岚为何从未受到重用:或因为其长得太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