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七大元帅、两百将军参加,毛主席的这一关键之仗却打糟了

发布时间:2014-12-01 栏目:专题 投稿:受伤的未来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毛泽东重新请回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层,虽然他进了常委,但仍是“周恩来军事上的帮助者”,而实际上他已成为红军军事上的决策者。日本上智大学教授蜡山道雄说:毛泽东“从1935年在遵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立了领导权以来,长达41年一直领导着党,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确实,遵义会议之后,历史又开始拐弯了。

因为毛泽东上台,红军改变了厄运,遵义会议后来也因此名闻中外。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尤其是每一个大的转变,在起步时候,可能更加艰难,更加曲折,更加耐人寻味。

毛泽东回到红军领导层后,众人满怀希望,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红军从此脱离眼前的不利和逆境。孰知他指挥的第一仗就打糟了,偏偏似乎验证凯丰那句“毛泽东不会打仗”“断言”。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红军召开遵义会议期间,蒋介石忙不迭对围堵红军进行新的部署,调集40万兵力企图将3万红军围歼在乌江西北一带。遵义会议一结束,红军四周的局势骤然变得更加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原来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的计划,红军逐次向北转移,在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然后进入川西北去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等人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与他们一起去创建新的根据地

这是一个新的策略性的转变。

红四方面军是由湖北黄麻等地农民暴动组建起来的红1军在鄂豫皖建立根据地而发展起来的一支红色武装。1931年初,张国焘从苏联回国后,以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来到鄂豫皖苏区,出任该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并很快成为苏区各部队合编组建起来的红四方面军的实际控制者。1932年7月,蒋介石发起第四次“围剿”时,派出30万大军进攻鄂豫皖。10月12日,张国焘等人抵敌不住,率主力离开苏区,进行转战。12月,转移到达四川、陕西边界,以四川通江县为中心创建川陕根据地。张国焘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历来主张红军要有根据地,要有“屁股”。中央红军若去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一则可以获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解决以红一方面军为主题的中央红军的粮草等难题;二则可以实现合兵,联合对敌。虽然此去路途漫长,但继续北上川陕,无疑是中央红军一个最佳的选择。因此,毛泽东的主张获得了中央政治局的同意。

1935年1月19日,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率领红军主力从遵义出发,经板桥、娄山关去贵州桐梓。在毛泽东的指令下,部队终于丢掉了原来的坛坛罐罐,变得轻快了,分为左、中、右三路,沿着大娄山脉前进。到达桐梓后,经绍水向川黔两省边界的重要水道——赤水河挺进。

红军北上,吓得贵州各地大小军阀望风而逃。贵州省政府主席王家烈的手下大将、第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侯之担纠集三个团企图在土城一带阻截红军。在行军途中,毛泽东见大路两边均是山谷地带,认为如敌军孤军深入,可以集中兵力打它一下。到达土城后,他获知川军两个旅四个团正在向土城急进尾追,于是决定由红三、五军团和军委干部团在习水县土城镇的青杠坡设伏,歼灭尾追最急的川军郭琪勋师。

1月28日凌晨,川军浩浩荡荡进入青杠坡。红三、五军团发起进攻。战斗一打响就异常激烈。枪林弹雨中,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占领敌主要阵地——银盆岭,随后继续向前挺进,攻打土城

毛泽东赶紧赶去前线。此时红五军团阵地已经被敌军突破。眼看战局紧急,朱德说:“我到最前线去指挥。”

毛泽东不答应,劝止说:“太危险了。”

“得啰,老伙计,不要考虑我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了,只要遵义会议开出新天地,区区我一个朱德又何足惜!”朱德把帽子一甩,大无畏地说,“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

战况危急万分,来不及争辩了。毛泽东只好点头,同意他上火线。

朱德提着花机枪要走。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人闻讯前来送行,朱德激动地说:“不必兴师动众,礼重了!”

“理应如此。”毛泽东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昆仲手足情。总司令多抓俘虏,多打胜仗!”

朱德健步走了。

结果,他提着花机枪来到火线,战士们见状,立即士气大增,开始和敌兵拼起了刺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刀光血雨中,敌我双方均有伤亡,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硬是击退了敌军多次的疯狂进攻,把一拨拨冲上来的敌兵,又像赶鸭子一般赶了下去。

但是,敌兵还是打不退,并且越打越多。激战到中午时分,敌军居然打到了军委指挥部前沿,战况更危急了。毛泽东立即下令干部团团长陈赓率领全团投入战斗

“杀啊!”战士们发起反冲锋,顽强地阻击着敌军的进攻。

下午两点多钟,红一军团第2师终于赶到了白马山阵地,与干部团协同作战,这一下局面改变了,敌军不得不退却。

阵地得到巩固后,毛泽东从俘虏口中得知原来的情报有误。本以为川军只是两个旅四个团,约六七千人,而实际上,战斗打响后,敌军为四个旅八个团,共1万多人,且川军战斗力比黔军强得多。毛泽东权衡局势,认为不应与川军继续恋战,应立即轻装撤离,于是建议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对策。

在会上,毛泽东说:“土城战役不能打了。一地形不利于我们,河流多;二、敌人的援军已快要赶到,敌人的兵力都集中到这里来了;三,这一仗再打下去,就是一个消耗战,会使我军损失太大。”

有人提出说:“仗都打成这样了,骑虎难下,下一步怎么办?”

“我们不应与郭师(勋祺)继续恋战。”毛泽东说,“为了打乱敌人的尾击计划,变被动为主动,作战部队与军委纵队应立即轻装,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西进。”

经过一阵急促的讨论,与会者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于是,毛泽东提出分工意见:“朱德、刘伯承二同志仍留前线指挥;恩来同志负责天亮前组织架好浮桥;陈云同志负责安置伤员和处理军委纵队的笨重物资。”

与会者同意这样的分工。会议于是决定放弃在赤水城北渡赤水河、从四川省泸州处渡过长江的计划,改为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从宜宾处渡江北上。

29日凌晨,朱德令各军团于拂晓前与敌脱离接触,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西进。

谁知毛泽东等人要离开战场时,朱德还没撤离下来。他立即下令吴烈率领保卫大队占领山坡,担任战斗警戒,掩护朱德撤离。吴烈带人赶过去后,远远看见身穿灰布军服的朱德还在赤水河用望远镜观察敌情,马上下令战士们:“在山下进行掩护。”

过了十几分钟,朱德不慌不忙撤下来了。吴烈迎上去,大声说:“总司令,我们在掩护你,请快走吧。”

“急什么,诸葛亮还摆过空城计呢!”朱德风趣地说。

朱德撤下来了,保卫大队立即离开土城附近的阵地,赶去河边渡口,站立在浮桥两旁,保卫中央纵队抢渡赤水河

红军大队人马开过来后,纷纷将笨重难带的物资扔进河中,趁夜雾尚未散去,兵分三路,在猿猴、土城一带进行强渡,拂晓时分,就胜利地渡过了赤水河,向四川叙永、古蔺方向快速推进。

当后面的敌人尾追到河边时,担任阻击的红2师第4团官兵立即砍断浮桥的缆绳,点上一把火,浮桥在烈火中焚烧。敌兵望着熊熊烈火和滚滚江水,终于被大江拦住,被阻断在赤水河东岸。红军再一次暂时摆脱了敌军的追击。

此为一渡赤水。

青杠坡这一场恶战,双方各伤亡3000余人。有趣的是,这一仗后来被一些网友称为是“我军级别最高的一次战斗”。有人盘算了一下,共和国的三任主席、十大元帅的七位都参加了这场战斗,参战人员包括: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彪、张爱萍;十大元帅中的七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还有陈云、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共和国元勋和200余名将军。

这一仗是毛泽东遵义会议复出后的第一战,却以大撤离而结束。后来,萧华回忆说,土城战斗这一仗没有打好,部队伤亡较大。”毛泽东为何在土城失败?是“歇”了一年多,不会大仗了?是偶尔失误,阴沟里翻了船?还是宝刀已老,真的不行了,抑或是他打仗真如一些人所言本来就不行?历史总是给人不少的悬念。

“万事开头难”这句古语如老人的谶言,在青杠坡这场恶战中,得到了实打实的应验,毛泽东开头没开好,下一步会峰回路转,会“好”吗?

这仍是一个待揭开谜底的悬念。

哪知随后毛泽东接着又来一个“三渡赤水”,共总四渡赤水,毛泽东指挥红军绕个大圈,终于妙笔生花,一下子跳出了蒋介石亲自布下的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蒋介石防不胜防之中完全跳出包围圈。(52xx.cn原创,禁止转载和复制)

相关推荐: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盾简介 赵盾弑君了吗

他是唯一一个把曹操当猴耍的人,他真实身份竟是曹操的房事教练

慈禧、袁世凯、李宗仁、傅作义都在这儿待过,慈禧至死都念念不忘

后周世宗柴荣简介 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上的武三思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