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用150年建立的强大帝国,拥有百万大军,被人用三年就给灭了

发布时间:2014-12-28 栏目:专题 投稿:年轻的毛豆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位皇帝,他的雄韬伟略再加上祖辈百余年的积累才让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让百姓远离了战乱的纷扰,统一从此成为了中国的常态。始皇帝生前所建立的秦帝国虽然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力的使用过度,导致了民怨沸腾,国家的统治始终没有能够深入人心,但是秦始皇所创立的一整套官僚制度以及国家体制却延续了下来,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曾经强极一时号称虎狼的军队不可能万年长存,终究有一天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崩殂,真正能够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留存下来的唯有那些当初被人不屑一顾的案牍文书。

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统一霸业,秦国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秦孝公的时代,秦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岌岌可危的边陲弱国,国家的军队甚至来保卫自己的安全都够呛,但是随着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法实施之后,国家的整个面貌都焕然一新,因为其为全民提供了一条晋升之路,在别国尚且不尊重平民甚至还处在奴隶制的社会中时,秦国已经率先完成了蜕变。转身之后的秦国不仅国力日益强盛,兵员配伍也日盛一日。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叱咤风云的能力,大多数青壮年男子还是要作为军队的一份子来在疆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秦国特殊的战时法度也决定了只要士兵在战场上作战勇猛并且有所斩获,就一定能够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切实的利益,有时甚至还能一跃而成为有爵位的大人。在这样的机制下,秦国军队自然变得悍不畏死,而且军队越来越壮大,到了秦始皇的时期,秦国军队人数已经激增到百万。

自从秦孝公从西陲开始发力之时到秦始皇定鼎天下,总共花去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这一百五十年中,战争从没有停过,或者说整个战国时代就是战争的主场,唯有不断地战斗才能够为自己争夺一线生存的机会。秦国就是在不断地战斗之中磨砺出了一支如同虎狼般的雄师。百余场战争让所有人都疲于奔命,人们渴望这样纷乱局面的终结,对于统一的诉求已经为了每个人心中最大的愿望。

公元前237年,嬴政成为了帝国的掌舵者,他明白此时的统一的时机已经成熟,紧锣密鼓的开始着手训练麾下的大军帝国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将们也都期待着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六国已然势弱的局面下还是不肯抛弃前嫌合作,他们依旧为了之前的恩恩怨怨而斤斤计较,丝毫没有考虑到危机就在眼前。于是,秦国以势不可挡的锋芒迅速将六国一一扫清,如同黑色大潮一般的秦国军队席卷古老的华夏大地,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彻底拉到了大众身边。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统治已经稳固的嬴政着手一一消灭六国,在帝国君主的一道命令之后,秦国迅速集结起了百万雄兵,整整十年时间秦国已经消灭了曾经自以为中华正统的山东六国。战争初期,与秦国接壤的燕赵韩魏四国都没能抵挡得住如狼似虎一般的秦国军队,只剩下南方的楚国和东方的齐国还在苟延残喘。但是因为楚国从来就是独立于中原文化之外的一个单独个体,而且有着天然的山河作为屏障,一时间还真的难以下手。

帝国的年轻将军李信带着二十万大军攻伐楚国都没能取到意想之中的效果。直到公元前224年,帝国抽调出了所有能够派往前线的士兵凑成了六十万大军,在老成持重的将军王翦的运筹之下才将楚国打的落花流水,负隅顽抗的楚国将军项燕最终挥剑自刎。一直独身事外的齐国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冷眼旁观此刻终于尝到了苦果,独身事外的齐国此时竟然连与秦国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不战而降。公元前221年,天下百姓盼望的统一终于到来,战争似乎即将远离饱受困扰的天下黎民。

但是和平并没有到来,成为皇帝后的嬴政并没有停止扩张帝国版图的行为。精力旺盛的始皇帝在批阅数百斤案牍文书的同时还要时时刻刻担心旧六国的起义,当然嬴政的心还没有满足,帝国的北方和南方还都没能安定下来。北方的胡人日趋强大,已经开始有了南下的心思,帝国必须要派兵驻守北疆。南越更是时时刻刻都不消停,为了消除这些威胁到帝国安全的巨大隐患,也为了转移国家内部的矛盾,秦始皇不得不让士兵们分散开来,分散到全国各地。

原本的百万大军很快就因为皇帝的指挥而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皇帝此时仍旧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功绩,壮怀激烈的嬴政为了支援这两处战场,又开始征发民夫建造超出帝国正常承受能力的超级工程,这样的巨大工程自然会导致民怨沸腾。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帝国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绷紧弦不停的来回奔波工作。要说始皇帝还是幸运的,黔首虽然已经因为劳役而怨声载道,却还是没有暴起反抗,所以即使是在暴毙之前,帝国都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下的,始皇帝幸运的躲过了自己建造出的帝国的崩塌。

继位的秦二世是一个及其昏庸残暴的皇帝,他完全没有皇帝万分之一的才华,终日沉迷酒色之中,国家的政事日渐疲敝,法度自然也开始松弛,原本不敢露头的贪腐之风也渐渐抬头,百姓再一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大秦帝国刚刚在统治天下的十五年之后,各地的起义接踵而至。滞留在北方边疆的大秦军团由于主帅蒙恬被奸臣害死,处在群龙无首的境地之中皇帝也无法信任原本属于他哥哥的心腹的这支部队,所以剿灭叛军的任务没有交给长城军团。而是匆匆调集了二十万奴隶组成的临时军队抵御已经形成规模的义军。掌握天下最高权势的皇帝直到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依旧没有真正的紧张起来,他还是沉迷在大秦不可战胜的神话之中无法自拔。

然而大将章邯所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武力盖世的项羽面前显得有些难以抵挡。悍不畏死的楚军让临时拼凑出来的秦军心胆具颤。而此时曾经帝国建立了盖世功勋的百万雄兵却没能阻止即将敲响秦国丧钟的项羽。北方军团被搁置不用、南方军团被困在了百越瘴气丛生的密林之中,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脱身。这些百战余生的士兵帝国垂危之际,没能挽救帝国的败局,章邯也出于无奈而被迫投降。在摇摇欲坠的秦国濒死之际,百越军团的赵佗却突然起了异心,他没有选择解救垂危的帝国,而是选择在百越安营扎寨当起了一方诸侯。

如此一来,雪上加霜的秦帝国最后一道曙光也消失了。公元前206年,崛起沛县的布衣刘邦率领大军进入了曾经帝国的心脏咸阳城,这座秦国的首善之地现在彻底蒙上了浓重的哀伤,秦王子婴开门投降了刘邦。项羽也来到了咸阳城,愤怒中的项羽将秦始皇耗费了巨资营造起来的宫殿焚烧殆尽,华美的宫室与曾经的王图霸业一起化作了飞灰。秦国五百年之长的国祚终于走到了尽头。

秦人用了一百五十年兢兢业业才完成的大业,仅仅花费了三年时间就成了烟云。曾经让天下人胆寒的大秦虎狼之师在帝国如同夕阳残照之时却好似销声匿迹一般,迅速瓦解。收集了天下兵器而铸造了十二金人的秦国没有在北方胡人的铁蹄之下衰亡,也没有因为百越乱民的滋事而衰亡,反而是在自己的百姓手中一点点瓦解崩溃。

究其原因,这不是百姓的过错也不是六国余孽的兴风作浪的本事有多大,同样也不是因为帝国士兵被安逸的生活泡软了腰肢无法作战,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统治阶层役民力过甚,导致百姓无法和统治阶层勠力同心,没有基础的建筑只要外人轻轻一推自然就会顺势崩塌。这是帝国养多少精兵强将都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因为无论士兵多么强悍他们都是有家人的,他们的家人大多数还都是帝国治下的平头百姓。既然百姓已经与国家政府离心离德,怎么能指望士兵们能够继续为帝国忠心耿耿的效力呢?

文|山川

相关推荐:

超一流的表演大师刘邦,成就千秋大业

三国戏之《戰宛城》

揭秘:一生中两次跨海攻打日本的中国皇帝是谁?

唐朝白敏中作品赏析:《如石投水赋》《息夫人不言赋》

嘉靖皇帝晚年发生了一件事 被后人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