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有一种抗日叫做“逼蒋抗日”?蒋介石的“被动”抗日史

发布时间:2015-06-12 栏目:专题 投稿:玩命的小馒头

一种抗日叫做“逼蒋抗日”,这句话现在读起来真是感觉说得太到位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再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而当时任中华民国元首的蒋介石却在抗战中做了被动的角色,几乎是被大家逼着抗日的。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小编就给各位好好讲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开始侵占东北三省。东北军在不许抵抗的命令下未能有效还击,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在举国的声讨下,蒋介石抛出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幌子,企图先打内战消灭掉共产党,再来谈抗日。在这种荒谬理念的支配下,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非但不抗日,还把枪口指向了共产党的红军队伍。

1936年12月,当了很多年流亡者的张学良再也不想打内战了,于是他和杨虎城将军一道,对蒋介石发起了“兵谏”。这是蒋介石第一次“被逼抗日”。

很快,在共产党人的努力和协调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当时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出,“只要蒋介石同意抗日,那么我们就尽量配合他。”

就这样,蒋介石终于看到继续内战已经不能为人民所容忍了,所以他这才决定一致对外,开始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而在这之间,蒋介石还有几次想重走回头路,继续“排共”“防共”“限共”,甚至想干脆放弃抗日,重打内战

当然这样的念头都被共产党人及时发觉,且都无一例外地“逼了蒋一把”,使得老蒋继续扛起抗日的大旗。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几乎丢了大半个中国,而此时他们正龟缩在大西南。蒋介石在连续丢了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后,已经抗日前途产生了悲观思想。

据说当时蒋介石已经在秘密地接触日本人,打算做出某种妥协。而恰在此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发起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给予了华北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蒋介石看到这一“新”情况后,不得不暂停了与日本人的秘密接触,重新被拉回到了抗日的阵线上。这可以说是老蒋第二次“被逼抗日”了。

时间又到了1941年,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反共高潮”。他们先是强令皖南的新四军北上,移防到黄河以北,接着就趁新四军转移时,对其发动了突然袭击。

结果新四军英勇抵抗了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少数人突围外,其余大多壮烈牺牲。新四军军长、北伐名将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在突围中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抗战时期发起的“反共的最高峰”,其目的就是企图瓦解当时的民族统一阵线,重新走回内战的老路子。对此共产党人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粉碎了蒋介石等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

首先是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其次中共中央军委还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的声明。使得蒋介石在政治和舆论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不得不收敛了反共活动。

1941年2月,蒋介石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这算是老蒋第三次“被逼抗日”。

此后虽然蒋介石也发起了几次反共、破坏抗日的活动,但基本上都没有得逞。最终,中国人民打赢了抗日战争。

相关推荐:

她是王昭君的女儿,也是汉朝与匈奴和平的纽带

董卓掌握政权之后为什么偏偏不提升自己部下的人?

元朝为何尊儒重文:元朝尊儒重文的局面是由谁开创?

蒋介石五个孙子不同的人生际遇 蒋介石孙子简介

楚汉之争看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有勇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