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面对儿子同治的寻花问柳 慈禧为什么不管不问

发布时间:2016-02-09 栏目:专题 投稿:纯情的花卷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1856年4月27日),时为懿嫔的杏贞生子载淳。

说来也怪,咸丰同志后宫守着一堆女人,却几乎颗粒不收。咸丰五年(1855年),丽嫔他他拉氏生了个闺女,这是咸丰唯一的女儿,后封荣安固伦公主,这公主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下嫁,同治十三年(1874年)就逝世了,满打满算活了20年,可怜见的。咸丰八年(1858年),玫贵人徐佳氏生下一个皇子,这孩子更可怜,没等起上名字就死了,后来被追封为悯郡王。这就越发显得载淳的宝贝了。可是该宝贝很不争气,实乃混蛋一个。

(一)不好好学习

咸丰与杏贞为了把儿子培养成理想的接班人,给他配备的师资力量阵容强大。咸丰在位的时候,给儿子配备的是李鸿藻。李博导,咸丰朝进士,名宦世家,学识渊博。知识越多越反动,这老师后来成为守旧派主要人物之一,并且是李鸿章的死对头。不过,政治立场与学术无关,李鸿藻的学业在当时属凤毛麟角的水平!

咸丰死后,同治登基。杏贞所有的希望都落到了儿子身上,遂扩充儿子的师资队伍。除了前面的李鸿藻外,另加祁寯藻、翁心存、倭仁等。

祁寯藻,嘉庆进士,少年神童,10岁能成文,2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资深教师,之前已经先后做过道光、咸丰老师;书法极佳,为大清中晚期著名书法家。

翁心存,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他死后,儿子翁同龢子承父业,做了同治帝师。

倭仁,道光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的理学大师,著有倭仁文选十三卷,同治年间顽固派领军人物。

除此之外,慈禧还专门给儿子配备了外文与体育老师:着醇郡王奕譞教习蒙语及骑射;着倭仁的哥哥爱仁教习满文。恭亲王亲任学习总监,后勤供应由惠亲王绵愉负责。

慈禧这些动作,跟现在的某些娘给儿子报补习班、请名师是一个心态。唯一的差别是,慈禧不用出学费。啧啧,有权就是好。问题是同治没心学习,既对不起他娘,还对不起这些名师。人常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差矣!

第一,由于同治他娘一心关注政事与后宫的争风吃醋,导致同治从小母爱不够,受太监们的影响,放荡野游,不安生学习,略相当于咱们现在所谓的差生。他根本不把老师们当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就是嬉笑玩乐,甚至与陪读的恭亲王之子、贝勒载澂打打闹闹,一帮子师傅在他面前成了弱势群体,无力管束,无可奈何,气到掉泪。老师掉泪后,同治用手盖住教科书上的“君子不器”之“器”字的下半部,向老师请教“君子不哭”是什么意思。学生如此调戏老师老师们既不敢罚他站,更不敢打他戒尺,只有抹眼泪的份儿了。

相形之下,大明王朝的帝师就比大清王朝的帝师剽悍多了。比如10岁登基的万历皇帝老师张居正,在学生面前就很牛,由不得他的学生调皮捣蛋。万历偶尔想淘气一下,老师就来了:“不要乱扔石头子儿嘛,砸着了小朋友怎么办?即使砸不着小朋友,砸着花花草草也不对嘛。”上课的时候,万历想翘个二郎腿儿,挪挪酸屁股蛋子,老师又来了:“为人君者,可不敬哉?”万历想赏给妃子们一点美容钱,老师还来:“君民鱼水一家亲,为人君者,应该关注百姓们的衣食才对啊。”万历书法练得极好,老师又来了:“陈后主宋徽宗,都是大艺术家啊,谁不知道艺术误国啊。”天上出星变了,老师还来:“天子德政不修,上天才警示的啊,赶紧写检查给全国人民请罪吧……”万历他娘,出身山西小农,在望子成龙方面跟咱们一般百姓一样一样的,她甚至动不动让儿子给张老师下跪。

同治帝之所以不挺老师,除了大清君主绝对专制下朝风不振、文人士大夫已沦为统治者的伶优玩偶外,慈禧太后的淫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打狗看主人面,打儿子当然也要看娘面了,何况人家慈禧太后还不是一般的娘呢!

第二,同治学习效果很差。小寡妇给儿子垂帘,用现在的话来讲,那是扶上马送一程。问题是,这儿子有些送不出手。

同治十年(1871年),16岁的同治即将大婚亲政了,但考察学业,却差得不如现在的小学生。他说话不太清楚;不会句读,读奏折都读不成句,能不能读明白也值得怀疑;他娘错别字就够多了,他比他娘还多。慈禧原本的理想,是把儿子当顺治、康熙的样子打造的。特别是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后不但一手好文章,政治能耐更是非同一般。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这孩子打的头。皇家下仔,一窝不如一窝,眼看着这儿皇帝与八辈子祖宗差远了,慈禧当然很失望。

不过,儿子没好好学,他娘却学上了。垂帘刚开始时,给事中孙楫就向两宫太后奉上了《帝鉴图说》。这书是明朝内阁大学士、万历朝首辅张居正为10岁登基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特殊教材,配着插图,将历代帝王正反面案例编成故事,可谓是图文并茂有趣生动,略相当于“妈妈给我讲故事”之类。没想到慈禧拿到这本书后,自己倒先迷上了。她将图书留下,仔细研读,收获颇多。后来,江南道监察御史徐启文又给慈禧上了一道折子,建议将“列圣实录宝训”和汉唐以来母后临朝的事实经验汇编为一册,以供两宫太后参考。慈禧很高兴,让南书房、上书房、翰林院等马上进行编写,写成后慈禧特赐名为《治平宝鉴》,并不时地安排大臣给自己进行讲解。

一句话,慈禧本是陪读的。结果却是陪读的兴趣昂然,被陪的一塌糊涂。常言说,时势造英雄。其实,时势也造寡妇的!

别看太监们生理有疾,但在他们的带动与影响下,同治的体育却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治最喜欢的事有冶游、踢球、舞剧、掼交等,尤其是后者。掼交,据说是从三黄五帝时代即起源的一种中国式的摔跤活动,有角力、角抵、相扑、善扑、掼交、摔角、博和(蒙古语)、布库(满洲语)等多种叫法。大清王朝设有摔角训练所,称为善扑营。金庸《鹿鼎记》中描写康熙皇帝为铲除权臣鳌拜,命小内监强有力者习布库摔角以为戏,练成后趁其入奏时擒之。电影《火烧圆明园》里,导演居然让僧格林沁与巴夏礼也“博和”上了,三拨拉两拨拉,巴夏礼就被咱的蒙古僧王举过了头顶,然后叭唧扔到了池塘里。

好多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看得荡气回肠的,大张我大清志气,大灭那洋鬼子威风。但是在洋鬼子那边的记载里,僧王扣押巴夏礼后,根本没跟人掼交,而是让手下摁住巴夏礼的头,让他磕了一组响头而已。看来导演让僧格林沁与巴夏礼玩掼交,并且把人玩成落汤鸡,其艺术功能,略等于慰安,安慰中华民族那颗受伤的、稚嫩的、脆弱的心!

同治玩的这掼交不是慰安,但很要命。初练时,同治发明了一种新的玩法,他让小太监(这玩艺儿跟体操似的,年龄较大的就没法练了)横卧在板凳上,然后他用手摁住人家的腹部,一圈一圈地旋转。小太监们哪里受得起这样的胡折腾,所以不时地闹出人命来。

太监不是东西,可以理解,为了给皇家服务,做人的硬件都拆卸掉了,软件也就运行不良,导致整个系统有问题。有些翰林院侍读,居然也不是东西,就不好理解了。

有一个叫王庆祺的,提前开发小同治男女方面的情趣,给他提供淫秽画册,小皇帝看得乐此不疲“心神不宁”,并且心中逐渐有了一座“断背山”,据说此后与长得“丰美仪”的王庆祺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总之,这个学习上的差生又变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少年!

光在宫里低俗,不够过瘾。同治帝就经常微服出游。这方面的导师是恭亲王儿子载澂。是载澂让同治明白,宫外的生活很精彩。两人喜欢同时穿上黑衣,茶坊酒肆妓院,无所不至,昏天黑地。经常去的地方是八大胡同,与民(女)同乐。

亲王慈禧太后都或多或少地知道同治与载澂的这些“性趣”。对恭亲王来讲,他没法管束同治,因为他管不住自己的儿子。这是天朝的高干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而对慈禧太后来讲,姐弄的不是权,是寂寞。儿子不争气,不大喜欢管理朝政,正好给做娘的提供机会与舞台,所以对儿子闲游放荡、寻花问柳也就睁眼闭眼的,这叫各司其职,母水不犯子水。

相关推荐: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

乾隆皇帝为什么能活八十九岁? 乾隆皇帝长寿的原因

解密世纪会面:毛主席会见尼克松过程全纪实

李陵为何不肯回归汉朝?他在匈奴成家生子了吗

孙中山革命经费的六个来源:孙中山革命的钱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