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背后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2016-02-22 栏目:专题 投稿:彩色的乐曲

早些时间写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时候,就曾经想到一个题外的问题,只是当时觉得与始皇帝事情牵扯不大,就任由他飘过脑子。后来读一本有关始皇帝的书,里面也提到曾经想过的那个话题,于是想那该是陈旧的话题吧。只是把书看完,原以为是件很好玩的事情,结果却是把自己吓到。如果那个思路对头,儒家的书还真的要一把火全烧了。还是不卖关子了,直接来说那个飘过脑海的思绪。

当时这样想,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学者,为何要把本不牵连的焚书与坑方士的两件事情混为一谈,还故意用文字游戏来误导后生,把原本始皇帝处罚的方士变化为读圣贤书的儒生,真的是单为否定始皇帝还是想借始皇帝的名头,来提高儒生的地位?因为儒生们曾经抗争了暴君,还受到了活埋的酷刑。

这里还要插一句话,始皇帝还是挺讲依法治国的,秦律之所以成为后代法律之蓝本,关键还在于他的执行力,始皇帝处罚方士并不是下道圣旨了事的,即便是盛怒下,他老人家还是将那些方士交给了御史台审理,而秦律的死刑中是没有“活埋”处罚的。始皇帝时代的活埋手段只出现对付战俘上,比如秦将白起活埋四十万战国俘虏。所以是否真的活埋了方士,还是值得商榷的,假如不是而是汉代儒生的杜撰,那么真的用到那句话,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

后来读书看到这样一个话题,说是汉武帝时候,刘彻有心撇开始皇帝一统河山的功绩,想要跳过几百年,直接去继承周天子的衣钵。所以面对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华夏的事实,只得用旁门左道来抹灭,搞臭了始皇帝,别人就不敢轻易去述说他的一统江山的伟绩,时间长久后自然那头衔是他刘彻的。于是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门子弟的地位升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懂得回报皇恩的读书人自然明白该如何下笔改编。于是先从始皇帝的血统下手,否认他秦国的王族正统性,把他设定成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献有孕赵姬于秦公子”的事件,恰好赵姬当太后以后,宠养面首祸乱朝政,前后联系很能够说明始皇帝的非正统性以及他的人格扭曲,如此就容易联系上他的残暴个性。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对于秦皇朝的东西很棘手,因为缺少必要的史料,尤其始皇帝后来的宫闱中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举个简单的例子,秦国的史官居然连始皇帝的皇后是谁都没记载,公子扶苏不是皇后的嫡出,谋得帝位的二世胡亥的母亲是哪位;再有从吕不韦罢相自尽后,一直到始皇帝统一六国间,继任秦国的丞相是谁居然没有记载。所以司马迁对秦帝国的撰写中,不得不用了非史家的资料,把一些传闻或者是儒家故意而为的传说编撰入史,因此出现了前后不一的记述,比如他一方面确认嬴政是秦庄襄王子楚的嫡子,又在后面讲述了吕不韦献有孕赵姬给质子于赵国秦公子嬴楚。本来这样事情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时间越往后,当《史记》成为历史孤证时,事情就变得有点哭笑不得了。

其实始皇帝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治国手段,更不是所谓的什么非秦国皇家血统,也不是所谓的独裁自大,老实说几千年来,如果连他都不能够自大,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他老人家最大的问题还是所有帝王都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那便是接班人的事情。始皇帝因为在立嗣问题上违背祖先的一贯做法,犹豫不决,直接导致了秦皇朝的覆灭。同时也是在这个敏感问题上,看出了始皇帝眼睛的毒辣,识人准确。他的犹豫还是有道理的,也许并非后世人评判的那样,他有心废长立幼,如同汉武帝刘彻那样,老了昏了头,把那个宠妃的白痴儿子立为太子,坏了整个大汉江山。

公子扶苏他老人家的看法还是非常精准的,此子没有帝王的气度和手段,所以他对这个长子又爱又恨,最后不得不下狠心放到军队里去锻炼。从这个决定看得出始皇帝公子扶苏还是较其他儿子更偏爱一点,也是有心将帝位传给他的,只是他觉得扶苏离开他的要求还远了些。当然这是始皇帝的眼界问题,谁也没有办法改变,也许这世上的人都离开的希望很远。于是作为父亲的他把儿子丢进了军队,一来是锻炼意志,增加点帝王应该有的血腥,二来是以防万一,一旦出现变故,还没人可以把手握天下军队指挥权的人给谋害了。

一直到这里,始皇帝的处事行为很实际,也非常明显地表露了自己的意图,起码他认为公子扶苏是能够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的。至于幼子胡亥,他虽喜欢加宠爱,但他也知道这个儿子跟白痴一样,典型的腐化的纨绔子弟,除了享乐没有掌管天下的能力。有个听话的儿子盘绕在脚边,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也是需要的,只是不代表他会把衣钵传给这个儿子,因为他是始皇帝,他不是大汉天子刘彻。

在人生最后一刻,始皇帝遗诏公子扶苏回咸阳办他的后事。这也许是始皇帝公子扶苏最后的扶助了,不要认为始皇帝没有想到有人会搞事情,在这样的风尖浪口,他的心明镜一般。

通看始皇帝嬴政的一生,他经过了太多的多腥风血雨的权力争夺,他的父亲子楚运用特别的计谋和手段,才从一个被丢在异国当人质的皇子成为帝位继承人,而他自己自小就在异国逃亡中成长,回到秦国后虽然很快被确立太子,但是他的背后有着三个女人,以及属于她们势力的权力争斗,千难百难,屠杀手足,灭绝亲情,他才坐稳了帝国的皇位。此刻他岂不会不知道身边人的心思,在这样的紧要当口,不知有多少个吕不韦,想做成一桩天下最大的买卖。只是他已经没办法来控制了,也许那一刻他有点后悔,应该先立了太子扶苏,然后再把他丢到军队里磨练的。没有鲜血是无法得到皇帝的宝座的,幸好的他给了公子扶苏足够的杀人武器,所以胜券应该在他手中,他的儿子应该是可以做到这点的。

大明天子朱元璋在身前为给自己的后代扫除执政的障碍,大开杀戒,把他认为有威胁的东西统统灭绝,虽然他遗漏了最大的一点,他的子孙们手足间的残杀。也许他还不是遗漏,而是真下不了那样的黑手,或者他是把这样的黑手留给自己的皇孙去做,一个不杀人的皇帝是坐不稳江山的。

皇帝在亲政之后,总结了自己父亲和自己经验教训后,也开始为自己的子孙扫除障碍,他的对象不但有功臣权贵,更有把持秦王朝数百年朝政的各派外戚势力。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如何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但从史料中没有记载他的女人,以及所有王子公主没有母亲的现象来看,这个事实是的确存在的。或者认为因为母亲赵姬的事情,让他对皇后这样的女人异常反感,所以没有给予自己的女人这样的名份。不过这只是我们现代人以自己的思维去揣摩几千年前的古人,那个时代秦楚两地对于这样事情不是我们今天人那么顾忌,秦王朝的兴起中,宣太后的面首情节甚至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所以这个概念基本是可以否定的。剩下的完全可以理解为始皇帝为改变外戚专权而故意做的改变。

只是所有的改变都是双刃剑,大秦帝国了没有第一夫人的影子,减少了外戚专权的可能,先不说这点与已经习惯的秦国的政权体系不合,权力平衡打破后出现的新一轮争夺将直接扰乱政权运行,而最重要的一点,外戚虽然是国家统治中的一个重大弊端,但是这股力量在维持王权的稳定,尤其是在新老帝王交替过程中,其作用和意义还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其实始皇帝一方面在削减外戚对国家统治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宠信同姓宗族子弟,赵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也许是所以帝王的一个心病,他们不信任任何异姓臣子。

有关赵高与始皇帝同姓的问题,有必要噜苏几句的。事情还得要从先秦说起。那时候姓氏的意思与今天姓名还是有相当区别的,就如始皇帝“嬴”这个姓,因为分封的原因分化成若干个以国为姓的氏,按现在存在的史书记载,“嬴”姓因为这原因大致分化为十四个氏,始皇帝的先祖分封与赵城,所以他应该是嬴姓中的赵氏,按照先秦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习俗,始皇帝应该叫做赵政,而不是如今习惯中的嬴政。

明白这个常识,才能够知道为什么说赵高与始皇帝同族,他们之间有着一种说不清楚的远方三千里的亲戚关系。赵高原本是没有机会进入权力中心的,假如没有商鞅变法,像他这样的没落的还是罪犯的后代,也许一辈子就窝在市井之中,做些不为人知的低贱事情。所谓时势造英雄,秦国的变法让他有了翻身的机会,他可以读书习史,并凭借优异的成绩入仕为官,渐而在全国性的考核中拔得头筹,有幸得到始皇帝的亲睐,成为类似今天秘书样的心腹之人。

赵高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得到重用,起码在职位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始皇帝把小儿子胡亥的启蒙教育交给了他,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当年吕不韦一样,他同样想借胡亥这个皇子,做成人生最大一笔买卖。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明白,赵高不是太监,他的女婿正是后来逼死二世胡亥的那个阎乐。有关这个问题还是蛮重要的,首先宦官专权的风气在先秦时代还不流行,那时流行外戚把持朝政,直到汉代外戚专权还是主要的行政特色,做太监基本就是倒夜壶的事情;第二,始皇帝连外戚都忌讳,怎么可能让一个断了做男人根本的阉人当自己儿子的老师;第三,赵高是以才学让胡亥这个纨绔子弟所折服,并在排除所有异己后,当上了大秦帝国的丞相,似乎还没有一个宦官正儿八经地成为一国之相的。

当然这些还都不是赵高的根本,他最厉害是能够看透一个人的心理。公子扶苏是什么的状态他就一清二楚,丞相李斯是什么的心态他也一清二楚,于是他才敢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阴了大秦帝国一把。但是他也有弱智的所在,他对于国家大事毕竟是门外汉,搞点阴谋诡计很在行的人,面对军国大政一般都很弱智,原因是他没有那样的大气度。他原本以为搞定公子扶苏,铲除异己李斯,那么他就可以一手遮天,指鹿为马。很多时候人都会因为某种特定状态而得意忘记根本,赵高那一刻真的以为别人见鹿说马,并不是因为二世胡亥,而是因为他这头狐假虎威的狐狸。

不过他料定李斯那贼经不起蛊惑,会与他同流合污,他更料定公子扶苏没有杀人的胆量,虽然他的父亲给足了他杀人的武器。

可惜朱洪武的爱孙建文帝没有做到灭绝人性,他的一丝仁慈不忍心,最后害死了自己;公子扶苏没有做到,他把君王的仁爱孝道摆错了地方,一份难以分辨真假的遗诏让他自刎于军中,如同手里拿着装满子弹的勃朗宁手枪,却让一个赤手空拳的人活活打死。只是他断送的不仅仅是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大秦帝国的万里河山,以及即将到来的又一场血腥屠杀,生灵涂炭。总之他这样的人确实难成大器,即便坐了江山也将是个庸碌迂腐的君主。

也许始皇帝的一生杀戮过重,所以老天要惩罚他,这辈子都没有一个可以继承他衣钵的子孙。命运或者才是人生总最无常的,也是最公平的东西,没有人可以例外。

相关推荐:

古人为什么要请奶娘?奶娘除了奶孩子还需要做什么?

古埃及如何制作木乃伊?至今让人望尘莫及

悲催大帝海昏侯的人生ab面

元代皇帝伪装陵墓的超级秘籍

名妓李师师晚年境况众说纷纭:她的晚年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