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我与袁世海老人

发布时间:2016-07-13 栏目:专题 投稿:还单身的热狗

惊闻袁世海老人去世,不胜感伤。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又浮现眼前。我原本与袁老素昧平生,只是出于对京剧艺术袁世海塑造的人物的喜爱,常常从媒体关注老人家的艺术活动罢了。对袁老早年从师郝寿臣,以及郝先生要他“捏碎”老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些典故,几乎耳熟能详。后来经一位友人引见,有幸去到袁老家中造访,方知这位鼎鼎大名的艺术家是一位极随和的老人。自那以后,便时常在电话中问候一下老人的健康,也利用年节去拜访过两次。每次拜访和电话都注意不占用老人太多的时间。一次父母来京小住,想到父亲做了一辈子戏迷,真想安排两位老人见上一面,没想到的是袁老未加思索就痛快地答应了。那天我们在自己家中以家常便饭招待了难得请到的贵客,两位老人谈戏谈得十分畅快。袁老的平易随和由此可见一斑。庆祝徽班进京200周年,在北展剧场演出《龙凤呈祥》时,袁老饰演张飞。时年75岁高龄的老人家唱做念打一丝不苟,但下场前的一个甩头动作甩掉了头盔。老人一声抱歉,急急回后台重新勒了头,返回场上认真地重新表演了一遍。袁老对艺术的认真执著赢得了在场包括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几千名观众的热烈掌声肯定。在静场的6分钟里,全场没有一人离席,没有一声倒好。观众表现了对老艺术家的尊重与体谅。原来,那天袁老自己的盔箱师傅病休,是另外一位没有合作过的师傅为袁老勒头。他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就没敢很用力。袁老呢,本想嘱咐一句,又怕显得对人家不够信任,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于是两方面的好心铸成了这次失误。袁老没有想到,群众事后继续以不同方式对他表示了慰问和敬仰之意。谈到这些袁老十分感慨。我把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一家报纸上,算是代袁老对关心此事的戏迷们做了一个交待。1992年9月,袁世海京剧艺术电视资料片《赤壁鏖兵》摄制完成。老人家为落实周总理关于保留京剧艺术的嘱托而付出的努力初见成效。时年76岁、向有“活曹操”美誉的袁老为此而欣然,而如释重负。为了庆贺这一梨园盛事,兼以感谢和招待对此片的摄制作出慷慨赞助的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卢院长等,以及其他京剧爱好者朋友,袁老举办了一次样片观赏会。我亦荣幸地在被邀之列。是日,袁老精神抖擞,盛装以待。片中的老人家更是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感慨系之,我以一副楹联表达了庆贺之忱:金坛拜将赤壁鏖兵一时间再起硝烟曹丞相雄风犹在青史留芳荧屏幻彩实只为弘扬国粹卢院长厚意可嘉在这前后,我还得到了一本袁老亲笔题签的、他与徐城北合著的《京剧架子花与中国文化》。后来,我每每通过媒体关注着老人家的情况,有时也通过电话他的亲属了解老人的近况。考虑到他的年龄和频繁的社会活动,觉得还是不要直接以电话打搅他的好。没想到从此再无缘闻其声见其貌。噩耗传来,我含悲写了两副挽联,表达对袁老的无尽思念。一副是:汗洒梨园艰辛不亚赤壁鏖兵誓捏碎先师再塑自我名扬环宇功业可齐青梅煮酒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另一副是:曹操之奸张飞之勇李逵之莽鸠山之阴千面一人竟成绝唱求艺以苦授业以精处世以诚谋生以俭五湖四海痛悼英灵第二副被新华社记者引用在对悼念活动的报道中。

相关推荐:

近50年以来的三次重大佛教考古发现

高山族

尼泊尔习俗:欢度尼泊尔第二大节日“灯节”

民族节日解说:畲族封龙节

绿色时尚:树叶造型的包包让你回归森林|舍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