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藏传佛教壁画保护修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发布时间:2016-09-21 栏目:专题 投稿:稳重的蜻蜓

哲蚌寺壁画概况

哲蚌寺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约5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山坳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最大寺院,系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弟子绛央曲杰·扎西班丹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创建,经后世不断扩增,形成现今占地约250000平方米的庞大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哲蚌寺壁画在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以独特的绘画技法及本地区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从中可以看到佛教艺术在西藏地区的流传、演变及其发展,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美术史、美学理论,以及西藏的社会、历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哲蚌寺壁画的高超绘画艺术,早为中外学者所青睐,已成为世界佛教艺术中的一处奇苑。同时,哲蚌寺壁画所具有的强烈宗教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寺院的宗教活动为稳定民族关系、加强祖国安定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难点与创新

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壁画揭取与原位复原回帖工作的难点在于该处壁画地仗层极厚、极脆,墙体变形导致壁画开裂、错位、破碎严重,且存在大量不规则裂隙。同时,受操作空间极为狭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壁画揭取过程对壁画造成的不可逆损伤,以及考虑到后期壁画的整形、复位对接画面、原位复原回贴等工作,在划分壁画切割块时尽量选择壁画已有裂隙处,以减少切割缝。但随之而来的是壁画分割块极不规则,使得壁画揭取工作难度极高,并增加了后续壁画原位复原回贴工作的难度。

哲蚌寺内转经道壁画揭取与原位回帖保护,除了必须满足一般文物保护的完整性、真实性、安全性要求之外,还涉及历史、宗教、民族、艺术等领域,即便单纯从保护技术和手段来看,也具有特殊的挑战性和复杂性。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严谨的管理。为此,工程设计人员从壁画病害调查入手,贯彻落实“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全新理念,将科学研究工作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首先,为定量描述壁画基础支撑墙体变形特征,为壁画揭取后的墙体维修加固提供依据,采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进行了测绘及信息留取工作,获得了内转经道西壁内墙壁画的三维模型、二维立剖面图、正射影像图、墙体形态分析图等多种形式的高精度数据成果,为内转经道壁画保护修复、考古研究、科学展示、后期跟踪监测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哲蚌寺壁画的主要病害为支撑体变形,地仗层大面积脱落、空鼓、裂隙,颜料层起甲、粉化、脱落,壁画表面泥渍、烟熏等十余类。对于这些类型的壁画病害,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能够满足哲蚌寺壁画修复的需要。如前所述,哲蚌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的技术难点在于内转经道壁画揭取与原位复原回帖,面对壁画存在大量不规则裂隙、极厚、极脆的地仗层,且壁画开裂、错位、破碎严重,以及操作空间狭小等等问题,围绕如何揭取揭取后的壁画怎么修复、采用什么材料回帖壁画三个技术难题,首先对内转经道壁画样品应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剖面显微、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掌握了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信息,不仅为壁画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为进一步揭示壁画的文物价值信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其次,系统整理了国内目前对于传统灰浆材料的室内实验研究结果,针对哲蚌寺壁画地仗层材料特点,借鉴本院承担的“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项目中有关地仗层加固材料的研究成果,选择与原地仗层材料成分完全相同的阿嘎土,经粉碎、淘洗、高温焙烧后作为壁画回帖,裂隙修补及空鼓灌浆加固的主要材料,进行实验研究。从阿嘎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微观结构入手,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焙烧阿嘎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并选择国内外岩土文物加固中广泛使用的欧洲水硬石灰进行比较,包括:结石体的收缩变形测试、结石体龄期强度测试、结石体不同龄期的含水率及孔隙率变化、固化温度对结石体强度的影响、结石体的水稳定性实验、结石体的安定性实验、结石体的耐碱性实验、结石体抗冻融实验、结石体的温湿度循环破坏实验、结石体的崩解实验,以及灌浆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压强度、静压受压弹性模量、剪切粘结强度。最终选择1000℃烧阿嘎土作为内转经道壁画揭取修复、回贴的主要材料,既满足了补强壁画地仗层的作用,又不会造成修复材料和原壁画地仗层材料之间的差异排斥。

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设计理念和意图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通过项目实施中的信息反馈实现动态设计,以弥补原有设计的不足与欠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将有效促进对文化遗产价值和状态的再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保护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如果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设计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总体把握保护的理念和原则,形成概念性的保护设计方案,那么信息反馈后的动态设计则是在充分了解和搜集文化遗产大量参数的基础上,深层次、全方位、更科学的深化设计。

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壁画揭取与原位复原回帖时,原方案设计时借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的援建项目——七曲山大庙壁画抢险加固工程中的思路,采用壁画揭取后固定在可移动支撑体蜂窝铝板上,然后将壁画悬挂在维修后的墙体上。由于这种方法彻底改变了壁画原有结构,但限于当时没有研发成功较为理想的壁画回帖材料,属于不得已的选择。同时,这种方法也受到哲蚌寺僧众的强烈反对,工程设计人员得到信息后,数次咨询专家,修正了原方案。

科学研究贯穿全程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一般工程不同,无论在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工程施工阶段,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在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勘察测绘、前期研究、方案制定、针对性保护技术研发,形成宏观的概念性设计,通过室内实验、现场试验,实现深化设计。哲蚌寺保护工程的性质决定了针对不同类型病害,采取相适应的保护对策,所有措施都需要大量试验分析论证其可行性。材料选取、配比、工艺、操作环境条件等都需通过不同的试验,观察各种措施的保护效果,经专家评审后,方可进行大规模施工。因此,加强现场试验研究是拓宽和延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材料研发、工艺流程、丰富措施的最有效途径和平台。

长期文物保护实践的经验积累,培养、练就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即从事任何一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绝不仅仅将其看做是简单的技术工作,而是对保护对象的一次全面再认识过程。以哲蚌寺壁画保护项目为例,在全面总结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实验室和保存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行了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并针对性地进行现场适用性试验。在现场施工工作结束后,针对措钦大殿内转经道自乾隆年间封闭,鲜有人员对其壁画进行系统考证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积极组织故宫博物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数次赴藏现场调研。同时,对壁画进行了高清晰度摄影记录,一方面为壁画留存一份完整的数字档案,另一方面,为今后便于研究、实现数字化展示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可以避免因人员频繁出入内转经道而改变壁画保存的微环境。

对《威尼斯宪章》的探讨

1964年制定颁布的《威尼斯宪章》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国际性协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可再处理原则、修复材料兼容性原则以及可识别原则等均是威尼斯宪章原则结合我国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哲蚌寺是历代达赖喇嘛的本寺,尤其是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执政后,这里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的中心,它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整个藏区最知名的寺庙之一,即使在工作日,哲蚌寺里仍然人流如织。在藏香袅绕的大殿里,念经的低语声、游人的交流声、导游的介绍声不绝于耳,如果碰上雪顿节等藏传佛教重大节日,哲蚌寺更是人山人海。对于这样一处正在使用的、每年接待大量藏区佛教信众和国内外慕名而至的游客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对其壁画保护修复时,如何最大限度尊重、满足广大僧众以及游客的情感价值需求。

对此,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例如,在修复措钦大殿龙布拉康殿壁画时,有一幅佛像的绝大部分已脱落,仅残存下部莲花座,如果按照通常内地的壁画修复方法,仅做边缘加固以防止壁画地仗层进一步脱落即可,但这样的修复不可能得到僧众的认可。为此,保护人员对地仗层大面积脱落处全部进行了修补,但修补处低于原壁画0.5毫米,然后请寺院高僧及当地壁画绘制传统艺人现场考证,依据相邻佛像和佛教宗教仪轨确定了脱落处的壁画内容,据此进行补绘,既保证了壁画修复后的“可识别”性,又满足了广大僧众的情感需求。再如,揭取壁画的原位回帖、使用原材料工艺加固壁画地仗层、应用与原壁画绘画颜料一致的矿物颜料补色、保持回帖后的壁画原结构不变等等,都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壁画而言,揭取时的切割操作很容易造成画面的破损,应尽可能减少切割缝。经过对壁画内容相关关系以及变形、错位、裂隙分布的详细观察,壁画揭取切割缝尽可能利用壁画本身已存在的裂缝,避免了过多切割给壁画造成新的损伤。揭取后的壁画地仗层厚重、脆弱且凹凸不平,且部分壁画存在变形错位。为了修复变形错位壁画,增加壁画地仗层强度,对揭取后的壁画进行了地仗层减薄后加固、校正。修复揭取后的壁画时制作的过渡层,既能起到补强原壁画地仗层的作用,又能在壁画回贴后墙体或者壁画再次出现问题需要揭取时,作为切割分离层面,不会对壁画颜料层和保留的原地仗层造成损伤,满足了可再处理原则。经过取样分析,内转经道壁画地仗层为阿嘎土层,在揭取地仗层减薄时作为原壁画结构留存。因为原始采集的阿嘎土不具备化学胶凝特性,强度很低,将阿嘎土焙烧到1000℃可完全转化为具有气硬和水硬两种成分的胶凝材料,此种材料在使用后可以与空气中的co2和使用过程中添加的h2o反应继续生成原始阿嘎土中caco3和硅酸盐成分,与原壁画地仗层阿嘎土之间不会产生物理化学性能上的任何排斥,且此种材料由于气硬和水硬两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形成的结石体在抗冻融和力学强度上都优于原始阿嘎土。本着文物修复最少引入新材料的原则,以及避免过多使用不同的材料在干燥收缩过程中的应力破坏,哲蚌寺内转经道壁画修复过程中制作地仗过渡层、修补裂隙、灌浆材料的选用均使用了高温焙烧阿嘎土、黄土、红土,只因需求的不同进行水土比例的调整。在地仗过渡层制作时加入少量麻刀,适当的增强了壁画地仗层的柔韧性,使得修复材料与原壁画材料具有最大的兼容性。

锻炼培养保护修复人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一贯坚持在为本院培养人才的同时,为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培养人才。承担西藏大昭寺和哲蚌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后,在美国普利兹克先生的资助下,以壁画修复项目为依托,在西藏自治区各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拔了15名学员,举办“西藏壁画保护修复培训班”,学员经过一年时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壁画修复实践培训,基本能够独立承担西藏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时,以该项目为依托,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了两名壁画保护方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已在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公司就职,业已成为该单位的技术骨干。

最终,在自治区以及拉萨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哲蚌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在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壁画全部安全地揭取下来,并最终实现了原位复原回帖,得到了哲蚌寺广大僧侣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在保护了大量珍贵壁画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今后西藏地区此类壁画的修复提供了范例。

相关推荐:

腊八节祝福短信大全

文明礼仪_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秋节的节日习俗

瑶族传统的丧葬习俗都是啥 瑶族丧葬习俗简介

邓小平一生没有回故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