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北京话与京味儿小说

发布时间:2016-10-11 栏目:专题 投稿:谨慎的猫咪

如果说有哪个城市拥有着一种精神品质,能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施加强大而无形的影响,这个城市莫过于北京。“京味儿”,则是在人与城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北京人对其“嘣响溜脆”的京片子自有其说不出的优越感。“侃”-“神侃”-“神吹海哨”,似乎北京人嘴里,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生活趣味。京味儿小说,则不仅塑造了活脱脱的北京人,也让人品味出地地道道的北京话。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舍小说北京方言的运用,使得文学创作的语言出现一种“陌生化”,带来一种新鲜的活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幽默、利落的说话神韵,又渗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儿”的重要表现。

20世纪80年代初,当代京味儿小说勃兴,邓友梅的《那五》、刘心武的《钟鼓楼》、韩少华的《红点颜儿》、汪曾祺的《受戒》、陈建功的《找乐》等,都可看出作家们对“京味儿语言的精心设计与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朔等一批北京话“玩儿得更转”的作家似乎吸引了不少眼球。他们的小说,用新北京话写新北京生活,不同于以往京味儿作家追求的正统的叙述方式和写作姿态。因而北京话的“贫”和“油”也跃然纸上,让人品味北京话的另一番滋味。

味儿小说的文学品质不论,语言的魅力却不可阻挡,用北京话拍摄的一些影视剧如《那五》、《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没事儿偷着乐》、《甲方乙方》等,之所以给人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京片子”功不可没。(刘倩)

相关推荐:

王志强《禅修》僧侣系列作品欣赏

日本节日大全之札幌冰雪节

西夏铠甲及戎服特色和设计是怎样的?西夏铠甲及戎服介绍

4.23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与简介

咱们的祖宗是这样过春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