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端午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7-01-13 栏目:专题 投稿:生动的楼房

汩罗江上祭屈原。林娜摄

屈原雕像。林娜摄

母亲包了粽子给我送来,我把粽子带到单位,让同事们品尝。小张边吃边讲了个笑话:有个外国人吃到中国人送的粽子,很感激地说:你们的点心很好吃,就是外面的青菜有点硬!大家笑喷。

我想,如果让外国人到中国,真正感受一下中国人过端午的气氛,他们一定会更加眼花缭乱,说不定还会笑料百出呢。他们一定纳闷,中国人这是干嘛呢?用粽子龙舟、菖蒲、蒿草、艾草等,把个端午节过得如此风生水起。

作家汪曾祺说,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体抒情诗。我以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比喻。一个人,不管平日里多么单调和乏味,到了某一个节日,他就会变得优雅和浪漫起来,连脚步都会放慢许多。我们中国节日,多得像春花,此开彼落,点缀着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日子便活色生香了。端午节,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智慧和想象,这首抒情诗,深情而真挚,丰富而浪漫,热烈而温馨。

端午节的习俗各地不一,但是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各地相同。吃粽子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诗人的屈原,是中国文人精神血脉的源头。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水,使锦绣中华的璀璨诗篇,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有着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习俗。唐代文秀《端午》诗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一边粽子一边我们屈原的故事。小半天工夫,粽子熟了,剥开一个尝尝,粽香四溢,绵软可口。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还感动着屈原的故事。其实,很多故事和民俗,都是在厨房里,被母亲们代代相传的。

粽子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演绎出了异彩纷呈的“粽子文化”,现在的粽子花样翻新,做法各异。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粽子源头的解读。这里面,有我们民族最为真挚的爱国情感,也是我们民族善良、坚韧和重情、重义的体现。自古以来,我们就把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作为我们的精神向导,这一点体现在很多民俗的细节里,我们的心灵也因此纯净而丰盈。

另外,端午节时很多地方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的地方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记得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中写道:“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读到这里,我的口水就下来一大串。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端午,留下了多少美好诗意的记忆啊!

端午节,有的地方要插“五端”。“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用来驱毒祈福。儿童们要佩戴香囊,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脖项、手腕或足踝上,里面装着芳香药物,以祛五毒。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艾草摇曳,粽叶飘香,龙舟待发……端午节,从两千多年前的岁月之河上款款而来,抒情诗一般深情热烈。行走在生活的韵脚上,让美好的主题绵延而去,留下一页页难忘的篇章。

相关推荐:

仓央嘉措散落在阿拉善的足迹

爆笑版12星座如何一句话模仿台湾方言

遂川方言俗语集锦

职场交际如何胜出

江西名酒有哪些?盘点江西的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