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酒的醇美和神奇

发布时间:2017-01-23 栏目:专题 投稿:跳跃的猎豹

人们多酷爱美酒,常用美酒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激动时也常饮美酒。时间长了,在人们的脑海中便通过想像,与历史故事结合,形成了许多神话传说,来赞誉酒的醇美神奇。在庾穆之的《湖州记》中有一则关于“君山美酒,饮而不死”的传说君山传说是神仙栖息之处,松柏翠绿,泉水甘冽,山中有美酒,饮后能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水经注》三八《湘水》)据说有酒被称为“君山不死酒”。“君山有道与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汉武帝斋七日,遣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因一饮尽。帝欲杀之。朔乃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如其有验,杀亦不死。’乃赦之。”(张华:《博物志》)据说,君山僧人也承认:他们常闻到一股股酒的异香,却找不到这种美酒的藏处。东方朔是当时的太中大夫,以诙谐滑稽著名。他机智过人,见识广博,和汉武帝开了个玩笑。东方朔指出传说并不真实可信,是可贵的。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并不等于历史事实。但传说反映人们一种美好愿望,并认为它是合乎逻辑的,应是对酒由酷爱转变而来、并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的一种神圣传奇观念。另一则传说云:“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尊、玉笾,取一尊一尊复生焉,与天同依,饮此酒,人不生死。”(《神异经》)近代,考古学家在四川合川东汉画象石墓中,发现未完工的浅雕仙人象,似飞舞状,左手执三株,右手举一尊。据重庆市博物馆、合川县文化馆田野考古工作小组:《合川东汉画象石墓》一文研究,仙人右手所举之尊可能就是《神异经》中说的玉尊。再者,传说“西王母岁登希有鸟翼上,会东王公也,一侍者手执一物而分三株,疑即三株树。”(常任侠:《中国古典艺术》)浅雕的仙人象也可能就是此侍者。我国古代还有一则千日酒饮后千日醉”的故事,也很有趣。“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亦千日醉。时有州人姓玄名石,好饮酒,欲饮于希家。……旋至家,已醉死矣。家人不知,乃哭而葬之。经三年,希……乃命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即见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张目开口,引声而言曰:‘快哉醉我也。’”(干宝:《搜神记》十九)又,“刘玄石从中山沽酒,酒家予之‘千日酒’,至家而醉,其家不知,以为死矣,以棺木葬之。酒家计向千日,忆玄石醒矣,遂往其家,且发冢开棺。于是醉始醒,起坐棺中。”(《博物志》十《杂说》下)古中山国在今河北一带,其国人狄希能酿出醉人千日的高级酒,刘玄石好饮,求饮一杯便醉眠千日,即所谓“玄石饮酒,一醉千日”,在民间传为美谈。古人有诗歌颂道:“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韩偓:《玉山樵人集·江岸闲步》)此外,传说中的啖鬼之神钟馗,不仅善捉小鬼而啖之,也常醉酒。他威武神奇,左手捧爵,内装菖蒲、艾叶,以祛除瘟疫。唐、五代以来,持钟馗像以驱邪降福,渐成民间习俗。在道教、炼丹术盛行的汉魏之时,这样的传说更加丰富多彩、浪漫而神奇,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是分不开的。那以后,类似的传说还有众所周知的《白蛇传》中白娘子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而显形、《聊斋志异》中狐女醉酒显原形的故事等。以上这些传说妙趣横生,颇具想象力。虽然只是传说,但从中我们却可以领略到人们对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心理。故事广为流传,人们津津乐道,宁信其有,反映一种社会心态,既是人们酷爱美酒的表现,也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认识酒这种美食的反映。今天看起来,这也是对酒的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价值。(本文材料选自拙著:《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一书)

相关推荐:

兰溪'六月六'晒经旅游节获全国最佳经典民俗节庆称号

“中国拉萨雪顿节”有什么影响?雪顿节的开发

汉族曲艺莲花落是什么意思?曲艺莲花落表演简介

回族饮食 回族怎样传承了历史茶文化

中国历史上最牛家族,名副其实的“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