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绍兴酒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31 栏目:专题 投稿:高挑的金针菇

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而且最富民族特色,黄酒的黄,不仅仅是指酒的颜色,其内涵也是相当广泛:黄酒的黄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的黄,是生养炎黄子孙的大地—黄土地的黄,是中国人的肤色的黄。可以说,黄酒是伴随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酒。而黄酒中最有名的当数绍兴酒,它以选料上乘,工艺独特,酒精度低,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养身健体之功效而著称于世。一般人们所说的中国酒,就是黄酒,就是绍兴酒。

绍兴酒起源于何时已很难查考,目前只能靠文物考古进行推断,初步认为位于余姚河姆渡文化和杭州良渚文化中间的绍兴,酒的起源应于之同步。其证据是河姆渡文化出土大量的粮食(水稻)和类似酒器的陶器。这样推测绍兴酒应起源于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期。

绍兴有酒的文字记载当推《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左丘明所作,书中记载有越王为增加国家人口补充兵力和劳力,曾采用过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内中有“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即生儿子,奖励二壶酒,一条狗;生女儿,奖励二壶酒,一头猪。以酒奖励生育体现两方面的作用,一作为国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国君,听从国君;二作为对产妇的一种保健用品,帮助催奶和恢复产妇的体能,有利于优育。因此,以黄酒作为产妇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吕氏春秋》是秦国宰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综合性史书,在“卷九季秋纪第九顺民”这一篇中,有“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的记载。说的是越王句践出师伐吴时,越城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迎流共饮,于是士气大振……。由此可见,2500多年前的越人已将酒融入政治经济活动中。

绍兴酒至少有2500多年历史的说法,就是从以上两部《春秋》中来的。

绍兴酒正式定名始于宋代,并开始大量输入皇宫。明清时期,是绍兴发展的第一高峰,不光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而且产量高,确立了中国黄酒之冠的地位。当时绍兴生产的酒就直呼绍兴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越酒行天下”,即是当时盛况的最好的写照。

绍兴酒与历史同在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也是陆游毕生最爱之一。

在如今的绍兴沈园,正南断垣上,陆游的千古绝唱《钗头凤》刻痕依旧。相传陆游与表妹唐琬儿婚后琴瑟甚和,只可惜陆母不喜欢唐琬儿,最终陆游迫于孝道而与唐琬儿分袂。但思念之情岂是说断就断的,10年后在沈园二人相遇,彼此怀念旧事,潸然泪下,陆游无限悲戚,饮罢几盏绍兴酒后,写下了饱含自己对唐琬儿一片深情的《钗头凤》。

其实在陆游之前,痛饮绍兴酒已蔚然成风,酒里融入的是精神,是斗志。

2500年前的《吕氏春秋.顺民篇》有载:越王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句践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战气百倍,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句践为了雪耻想到了增加兵力和劳动力,于是颁昭奖励生育,并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西汉开始对酒类实行了专卖,这也是后来历代酒类专卖和征收酒税的起源。

魏晋之际,司马懿和曹操争权,氏族中很多人为了回避矛盾尖锐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当时会稽为大郡,名士云集,风气所及,酿酒、饮酒之风盛起。《晋书》中有载,有山阴人孔群,“性嗜酒,……尝与亲友书云:‘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蘖事。’”一年收了700石糯米,还不够他酿酒喝呢。这自然是比较突出的例子,但当时饮酒之风气可见一斑。

唐宋时期绍兴酒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唐时,绍兴称越州,又是浙东道道治所在。经济的发展,山水的清秀使绍兴成为人们向往之地,文人好酒对绍兴酒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朝把酒税作为重要的财政收入,在官府的倡导下绍兴酿酒事业更上层楼,绍兴酿酒行业所缴税收也名列前矛。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达官贵人云集西湖,“直把杭州作汴州”,酒的消费量大涨,卖酒成了一个十分挣钱的行业。绍兴离杭州尺尺之遥,城内也酒肆林立,正如陆游诗云,“城中酒垆千百家”,酿酒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大量酿酒,原料糯米价格上涨,南宋初绍兴糯米价格比粳米高出一倍。糯米贵了,农民就纷纷改种糯稻了。当时绍兴农田种糯米的竟占3/5,到了连吃饭的粮食都置于不顾的地步。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沿续到明朝,以致出现了“酿日行而炊日阻”的形势。

到了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开始允许私营酿酒业的存在,绍兴因此“春来无处不酒家”,可见当时的酒店之多。绍兴酒的花色品种也有了增加,有用绿豆为曲酿制的豆酒,还有地黄酒、鲫鱼酒等。明中叶以后大酿坊陆续出现,绍兴县东浦镇的“孝贞”,湖塘乡的“叶万源”、“田德润”等酒坊,都创设于明代。“孝贞”所产的竹叶青酒,因着色较淡,色如竹叶而得名,其味甘鲜爽口。湖塘乡还有“章万润”酒坊很有名,坊主原是“叶万源”的开耙技工,以后设坊自酿,具有相当规模。入清以后,东浦的“王宝和”创设于清初,城内的“沈永和”创设于康熙年间。

乾隆以后,东浦有“越明”、“贤良”、“诚实”、“汤元元”、“陈忠义”、“中山”、“云集”等,阮社乡有“章东明”、“高长兴”、“善元泰”、“茅万茂”等,双梅乡有“萧忠义”、“潘大兴”等,马山镇有“谦豫萃”,马安乡有“言茂元”等。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酒坊,资金雄厚,有宽大的作场,集中的技术力量,又有称为“水客”的推销人员,还通过水路向苏南丹阳、无锡等产粮区大批收购糯米作为原料,以扩大生产。因而无论从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营方法等方面,都是过去一家一户的家酿和零星小作坊所望尘莫及的。在清朝初期,绍兴酒的行销范围已遍及全国各地。康熙《会稽县志》有“越酒行天下”之说。

相关推荐:

客家人如何猜拳和行令

秋分是什么时候,2015年秋分是哪天

皮蛋是怎么制成的?皮蛋由来简介

沈阳故宫:我国仅存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2)

以武士训条做现代企业:日本三菱、三井雄霸商界的秘密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