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号称民主的英国,为何“霸占”东晋“国宝”,不愿归还中国?

发布时间:2017-09-20 栏目:专题 投稿:友好的棒棒糖

天下的藏品就像变魔术,前几个世纪,一个国度保存;后几百年,或许落到财大气粗、兵强马壮的势力手上。乍听,这似乎是一种“文化逻辑”,其实,逃不过弱肉强食的“强盗法则”。现在,正遭受这种“霸道法则”的驱使,尤其跟举世最大的抢夺受益者——大英博物馆,侵略战争之后,英国人根本就感觉不到欠下了受害国——中国,多少虐债。英国人由衷地揣着一句话:抢来的宝贝,也是我的。绝不奉还。

2006年,联合国曾公布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战乱,或者侵略,中国先后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全球总共有47家博物馆,大大方方地作了博物收藏者。说是收藏,却暗含着抢夺、略取等非法渠道,在伦敦,极为著名的“大英博物馆”,就是非法窝藏中国文物最多的一处风水宝地。哪怕欧洲人都不相信,中国人的看家宝贝,怎么会那么众多、那么高档、那么毫无理由地跑到遥远而陌生的大英帝国?细细考问的观众肯定清楚,这还是和平时代追捧的强盗逻辑在起作用。

跨进伦敦市中心罗素街的这家著名博物馆,人们都会被顶级而大量的中国文物所震慑,平心而论,“中国馆”长年陈列的展品不过两千多件,和埃及馆、罗马馆等相比都要少,并且“中国馆”的面积在大英博物馆当中,也只能算是中等。那么大英博物馆里的大量中国珍品究竟藏在哪儿了呢?当地官员解释说:“大约九成的中国文物,都被封闭收藏了。”说白了,就是不方便公开,面儿上的展品,不过是走走样子,打个前站。

2008年2月,“大英博物馆”干了一件极为难得的事,那就是,向公众公开展示了馆内珍藏的中国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据了解,斯坦因密室约20平方米,而且常年恒温、恒湿,并存有数百件中国古画。其实,“大英博物馆”共有10座储藏室存放中国文物,当然,很少请外人参观瞻仰了。

那么,“大英博物馆”抢掠最著名的“中国文化国宝”是什么呢?仍旧可以抬出那一部《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

女史箴图》原作创作于东晋时代。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大权尽落皇后贾氏之手。贾氏为人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正在这种朝纲紊乱的时期,著名文人——张华,收集历代先贤圣女的事迹,著成《女史箴》,以示劝诫和警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随即根据文章分段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虽然《女史箴图》来自张华的《女史箴》,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名气要大得多,这是由顾恺之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决定的。

可惜,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早已遗失,传世的摹本还有两大版本:其一,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代摹本”,水平稍逊。其二,“大英博物馆”抢掠并收藏的“唐代摹本”,质量更高。据说,“唐代摹本”原有十二段,因年代久远,现在仅剩九段。绢本,设色。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落到英国人手里。

中国人正竭尽全力追索国宝文物,可是,英国人却不希望战争之后,权衡得失,于是,罩在古代文艺作品保护的大旗下,东躲西藏,其实,就是回避文物的合法、真实来源。除此之外,四处奔走的受害国家还很多,比如,土耳其、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希腊等等,都曾经要求“大英博物馆”送还属于自己国家的文物;很遗憾,都没有达到目的。

2002年,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过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馆发表了所谓的“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反对把包括战争中用掠夺等非正常手段获得的文物和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

相关推荐:

西藏万件文物首获“电子身份证”

佛教思想家竺道生

中秋偷菜不算偷 奇特的摸秋习俗

壮族民歌:壮族的“歌节” “歌圩”是怎样形成的

茶与诗词有什么关系